六月十八日,上午。
苏良较为闲暇,便与曹护一起奔向了汴京城北的火器作坊。
火器作坊隶属百家学院,但为保密,地点则是设在一座禁军军营内。
苏良自去年十一月去过一趟,提出了一个“发明一火器,可敌辽夏骑兵耳”的要求后,便再未去过。
曹护将与三司甲胄案(主管研制兵器的衙门)多次沟通,要了一些火器和方子后,便将此事全都交给了曹佾曹国舅。
二人也未曾通知曹佾,便直接奔向了火器作坊。
……
约一个时辰后。
苏良和曹护进入军营,来到一处用高高的石砖垒砌的院落前。
门前站有两名护卫。
他们看到苏良和曹护后,立即打开了院门。
院落门并不大,但里面却非常深。
除了日常居住和匠人研制火器的房屋外,还有地窖、沙场、仓库,以及一个火器甲胄陈列室。
此事若不是官家默许。
给苏良、曹佾和曹护三人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整出这么一个地方。
当即,二人便大步走了进去。
作坊内的各种摆设,与苏良去年见到的并没有什么变化。
苏良知晓,曹佾没有向他汇报,便意味着还未曾研制出新式火器。
他也未着急,这种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打磨,也需要一丝丝运气。
苏良与曹护在作坊内闲逛着,不时与熟识的匠人们打招呼。
片刻后。
二人来到作坊的居住区域。
苏良突然看到不远处的一处房门前,竟然站立着两个道童,而在房门前还挂着一个牌匾,上面写着三个大字:玉阳阁。
依照百家学院院规,这个时刻,居住区是禁止留人的。
苏良和曹护不由得大步走了过去。
二人还未走到门前,一名小道童便呵斥道:“我家道长正在修炼,闲杂人等,不得靠近此处,请速速离去!”
苏良微微皱眉,还未曾说话,便见一个小厮跑过来。
小厮向一名道童递过一张单子,道:“小道长,山泉水两缸、岩石洞穴内细土百斤,还有鼎器、蜡球皆已备好,放在了后院。”
小道童点了点头后,那小厮便迅速离开了。
此刻,苏良已明白,这个地方住着一个炼制丹药的道长。
苏良再次向前,又被小道童拦了下来。
“除了国舅爷,谁能不能进,不要搅扰我家道长的清静!”
“哎,你个小兔子崽子!你可知这位是……”
就在曹护准备将这两个道童驱赶到一旁,直接入内时,被苏良拦了下来。
“与他们起争端无用,这都是曹景休做出的事情。”
苏良转身便走,一边走一边说道:“这个曹景休,我让他监管火器作坊,他竟然偷养个道士在此炼丹,他还真想着能成仙啊!他私下炼制,我不管,但在火器作坊中炼制,必须要骂他一顿!”
曹护鲜有见苏良如此恼怒,当即道:“我……我这就将国舅爷唤来。”
当即,曹护便朝着外面走去。
他已知曹佾就在百家学院,而百家学院距离此处并不远。
……
半个时辰后。
曹佾气喘吁吁、一脸笑容地出现在苏良的面前。
苏良根本无视对方“国舅爷”的身份,张口便骂。
“曹景休,建火器作坊,乃是朝廷强军的重要一环,也是展现百家学院实力的最重要一环。上次因反宋图谶的事情,百家学院差点儿倒闭,咱们全要靠这个火器作坊挽回脸面呢!”
“你做的什么?伱竟在里面养个道士炼丹。你若是养个女人也就罢了,最多多吃几顿饭。但你养个道士,还专门为他提供山泉水、细土,鼎器,你是拿我苏良当冤大头了吗?走,咱们找你堂叔说理去!”
曹佾被苏良臭骂一顿后,不但没有丝毫恼怒或愧疚,反而依旧面带笑容。
“曹景休,你……怎么还没脸没皮了,你信不信我到官家那里告你的状!”
苏良顿时恼了,拿起茶杯就要朝着曹佾身上砸去。
曹佾连忙阻拦道:“景明老弟,你……你听我解释,我完全是按照你的指示做的。”
“放屁!我……我让你修仙呢?你若修,滚回家修,你不知大多数丹药都有毒吗?你不是在修仙,你是找死!”
……
曹佾被苏良骂得根本插不上嘴。
最后,在苏良气得叹气时,他才说了一句话。
“二位,跟我来看一样东西,看过之后,你们便明白了。”
当即。
苏良和曹护半信半疑地跟着曹佾朝着外面走去,然后行至一处房屋。
曹佾用腰间钥匙打开库门。
房屋内,放置着许多铁制货架,货架上有许多火器,这些火器皆是大宋禁军士兵制作出来的。
动静大,但杀伤力弱,大多数都是助燃的火器。
而在最前方的架子上,则是盖着一块巨大的黑色绒布。
唰!
曹佾将绒布掀开。
苏良的眼睛顿时亮了,喃喃道:“这……这是管状火器?”
曾经,苏良与曹佾讲过管状火器的设想。
与弓弩相似,单人发射,但杀伤力更大,速度也更快,不但能在百步外杀人,造成的响声还能吓得战马奔逃。
就在苏良准备上前摸一把时,曹佾连忙道:“莫动,里面存有火药,容易炸膛!”
当即,苏良连忙停了下来。
曹佾看向苏良,说道:“这位炼丹士名为玉阳子,这种火器就是他研制出来的。去年年底你告诉我,只要能搞出新型火器者,皆可如菩萨一般供着。这个玉阳子今年已经九十五岁了,最大的爱好就是炼丹,我不满足他,他就罢工,我做错了吗?”
“没错,是我错了,景休兄,见谅见谅,我就知兄甚有能耐!”苏良朝着曹佾重重拱手,变脸比翻书都要快。
这位玉阳子有如此能耐,苏良自然愿意满足他的一切需求。
曹佾下巴一抬,略带骄傲地说道:“走,咱们去沙场,我让你们看一看这种新型火器的威力!”
……
注:古时,炼丹方士用硝、硫、炭三类原料炼制合成丹药时,意外引爆造成火灾,而后便有了火药。此外,据一些史料记载,最早的管形火器的发明者为南宋文臣陈规,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