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云建明的急智

云建明想得很美好,只需要跳出新学设定框架来发问,不就能展示传儒的独一无二了吗?

于是乎,在这个口号下,大约有七八十个士子先后花钱去张贴自己认为最为紧要的传儒问题。

结果是花了半个月时间,一个话题都没张贴成功。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问题本身与问题描述的歧义问题。由于歧义罚款制度,甚至还倒贴了一千两的语法罚款。

儒学是强调微言大义的。结果是一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习惯了这种最终解释权归我的发言后,一碰到天涯知道阁的强制语法规则限制就立马水土不服了。

“凭什么我们儒学要遵守语法的规则呢?新学所谓语法,不过是小学训诂罢了,蒙童之学。儒学博大精深,怎么能被蒙童之学限制住?”

云建明看着对面大有“儒学不吃语言学这一套”的架势,不自觉第后退了一步。

儒学不能被新学的话题设定限制与儒学不能被语言学限制,这能类比吗?

已经粗看过一遍《新编洗冤录》的云建明后后面注释的类比禁忌还是有些印象的。

奈何到现在这份上了,自己也不得不被拱着走下去。

当时邹应龙正好刚刚得了王命旗牌,消息灵通的云建明瞬间带着其他士子去邹应龙的驿站请愿。

邹应龙在杭州预备幼军集训军营调查,一回来就遇到想干大事的云建明一伙人。哪里不知道,这群人的心思。说好听点就是要给自己的说法找个官方背书。说不好听点就是想推邹应龙来替他们扛雷。

什么儒学不该受语法约束。这话说出来,自己二十多年苦读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反新学,这谁都不反对,但想让自己当出头鸟,那就爱莫能助了。

在邹应龙托词去华亭县问徐家意见后,事情又原本地回到了云建明手里。

作为被架在火上的蚂蚁,云建明思考了很久都没什么头绪。

就在被逼着正式宣战的那天,云建明却是灵机一动,说了句:“新学的主力是高大人,及其几位研究所的亲传弟子。”

“现在来天涯知道阁楼留言的,基本都是非亲传弟子,甚至压根就不是新学弟子。最权威的还是两个罪官之子”这个罪官之子就是郑大何二。

“所以,新学领袖不敢直面争议,让手下跟新学不太沾边或者身份有缺陷的来回复,那只能说明,新学之人自己也无能为力,自己也心虚无能”

“如此无能无胆之人,怎么配谈论儒学,怎么配成为一代宗室。”

云建明的思路相当取巧了,要证明自己传儒很好,这着实有些难了。因为传儒靠的是信仰,跟实际可不沾边。只有信的人才会越来越信。

虽然儒学没办法证明自己,但儒学出生好啊。出了那么多名人大儒的。比身份的话,新学又该怎么证明自己呢?把这个问题抛给对方就好了。如果回答得不好,正好一拥而上批倒批臭。如果回答得好,不也正好照猫画虎,把里面的主题词新学替换成儒学就行了。

儒学是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儒学必须赢,否则作为外地传统士人将永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