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发现真相

马车近了书院,还隔着几步远,便听到了学子们的咿呀诵读。

小糯宝一想到有群小哥哥们,正排排坐好,摇头晃脑地背着书,就无聊得想打瞌睡。

“娘,你带着糯宝进去吧,我去买参,买好了就回来接你们。”姜丰年停稳马车,要扶她俩下来。

冯氏“嗯”了声。

这时一垂眼,就看见闺女在捂耳朵。

“捂什么捂,才听几声就嫌烦了?”冯氏故意捏她鼻子,“等你再长大点,也得像他们一样,认字读书的,别想能躲过去!”

小糯宝转转眼睛,忙把耳朵捂更紧了。

不听不听,娘在念经!

这会儿,门内的小童认出了冯氏声音,抱上一个汤婆子,就喜盈盈跑来开门。

“是姜家夫人和糯宝,快进快进!”小门童才十二岁大,但还是把汤婆子让了过去,“天儿冷着呢,糯宝妹妹快抱着吧!”

小糯宝把脸探出风帽,收下暖手的好东西,又指指娘手里的包子,嘻嘻笑出小白牙。

门童心领神会,知道又能跟院长享口福了,这便兴奋地在前面带路,引他们往书房去。

今日无经义课,也就不用韦院长亲自上阵,他正得了清闲,在书房里逗猫玩呢。

一听是小糯宝来了,韦院长神色惊喜,门一开就伸出大手。

“可是有些日子没见了,快来让韦叔叔抱抱。”韦院长搂住怀里小人儿,颠了两下就笑,“别说,好似又沉了些呢。”

小糯宝害怕被说长肉,赶忙抱住他脖颈,胡乱吧唧两下。

“嗯嗯~糯宝也想院长叔叔啦~”

韦院长被哄得心花怒放,给她找补,“沉了也正常,天冷了嘛,定是穿太多的缘故。”

说罢,他这就打开匣子。

拿出两个油皮纸包,里头装的是前两日,同窗拜访他时,带的渤城特产虾饼。

冯氏坐下来,也掰了一点尝尝,又说笑道,“有了好吃的她就老实了,韦院长是不知道,方才刚到门口,才听了几阵读书声,这小丫头就直抱头呢。”

知道小糯宝怕什么,韦院长轻笑起来。

“厌学可不行,书中自有黄金屋呢,世人谁不向往。”

小糯宝惊讶了下,立马吐出虾饼,趴到案桌上就连翻了好几本书。

“书里有黄金屋?是真金做的吗?”

“哪呢哪呢??”

“啊?糯宝怎么没看到!”小胖丫找来找去,理直气壮问道。

看着这小家伙,急得抓耳挠腮,像是真要找金子似的,冯氏和韦院长都哭笑不得了。

就连小门童都怔了一下。

随即便抱着肚子,哈哈个不停,从门里乐得摔到了门外去。

“你可快老实吃虾饼吧,要是让书院小子们知道,丰景的妹妹以为书里有真金屋,只怕连你四哥都得被笑话。”韦院长抓住胖丫小手,给拘在了怀里。

冯氏也拍了她两下。

“可别耍宝了你,逗得娘差点忘了正事,娘还有话想跟院长说呢。”冯氏挤了下眼睛。

想起毕萝春的事,小糯宝立马又正色起来,坐回韦院长的腿上,当个乖宝宝了。

韦院长让门童去端了壶茶水。

“我同窗新送的碧螺春,尝尝看,咱们边喝边唠。”

冯氏呷了口,觉得喝不来绿茶,又给放下了。

她看似随意道,“对了韦院长,咱们相识这么久,只知你一直没成家,可好像也没听你提起过,旁的家人或是爹娘什么的。”

韦院长顿了顿,便摇了头,“我爹娘早亡,所以少提他们,至于家里其他……算了,不提也罢。”

冯氏看出不对,又迂回了下。

“那你老家是哪里的,应当不是云城本地的吧。”

韦院长神色缓和许多,“嗯,我祖籍原在京城,只是幼年随爹娘在府城办学堂,我便也算是半个府城人,再后来……”

说起往事,韦院长的目光飘忽起来。

“再后来,我考取功名,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当上了探花郎,又回了祖地京城,一时风光无限。”

“只可惜,再之后便是宦海浮沉,终是不能放下文人气节,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就隐退来了云城,开了这间书院。”韦院长闪过一抹遗憾,神色又淡然了。

小糯宝抓着虾饼,乖巧地窝在韦院长怀里,能感受到他心绪变动。

尤其是提及官场时,他的胸腔更是起伏急促。

想必,那定是一段隐痛过往。

能使一个探花郎退了仕途,也不娶妻生子,反倒来了北地偏居一隅,想来背后应藏了不少事。

冯氏也有些惋惜,“你的事我家从没细问过,不过想来你那些年,肯定不容易极了。”

“要是你能有个兄弟,或是姐妹陪在身边,起码算是一份疏解,总好过你独自过着。”冯氏又把话茬拉回来。

韦院长苦笑一下,“其实,我倒是有个兄长的……只是我俩交恶已久,多年没来往了……”

冯氏立马接话,“那不知,你兄长家住何处?可有娶妻生子啊,这些年当真一点音讯没有?”

提起兄长的妻子,韦院长顿时攥紧衣角,眸底露出一抹逃避。

他缓了缓,才嗓子发紧道,“当年,在我退出官场时,兄长就迎娶了嫂嫂,后来,听说他们搬去了长白城,同我一样,开起了书院糊口……”

剩下的话,哽在他喉咙里,就再也说不出了……

他说不出当年,自己入仕之后,兄长曾不顾他的反对,借着他探花郎的名头,在京城大开生意,广交权贵,赚了不少黑心钱。

更说不出,他的嫂嫂,原本是自己的青梅未婚妻子。

却在他决意退出朝堂,要来北地教书时,那女子因不肯放弃京城繁华,竟转投了兄长怀抱,才成了他的嫂嫂……

这也是为何,韦家兄弟成了陌路人。

只可惜,世事无常。

回到北地后,韦院长还是靠着学识,从一个教书夫子,做到了云城第一书院的院长。

倒是他那兄长,没了他这探花郎的名头,后来又错入了行当,生意一落千丈,直至京城混不下去,去了长白城开书院,但也无甚起色。

韦院长又倒了杯茶,品了品,声音酸涩,“这碧螺春虽好,只是,不复最初喝时的意境了。”

看得出冯氏今日前来,是另有深意。

于是韦院长放下杯子,浅笑道,“今日一来,你就问起我家事,知你不是爱闲打听的人,应当是有什么要紧事吧。”

冯氏本是想探探口风,但既韦院长都问了,那她也该说了。

“那我就跟你直说吧。”她点了头,“昨日流民分到我们村时,有一妇人说是你的嫂子,不敢单独来见你,非要托我们帮忙,我才想来问问你的意思。”

“嫂……”韦院长脸色立马大变,急问道,“那妇人名叫什么?!”

“毕萝春!”冯氏和小糯宝齐口同声。

话音一落,一股难以名状的动容,出现在韦院长的脸上。

他一个激动,差点推倒茶壶,还把茶水洒了些在小糯宝脸上。

冯氏惊讶极了,何故反应这般大?

她边给闺女擦着,边问道,“这么说,那人还真的是你的嫂子。”

韦院长声音颤抖,“前几日,施粥时我就恍惚看到个人,很是像她,可喊她她不肯应,我又到处都没再寻到过她,本以为是看错了,没想到,原来真的是她!”

“那她现在还在大柳村吗?”

“在,好像还带了一儿一女,应当就是你的侄子侄女。”冯氏立马回道。

韦院长急忙起了身,发抖的双手,还掩在衣袖之中。

“那请赶紧带我去见吧!”

冯氏满脸惊诧,想不到,韦院长居然这般乐意看到嫂子。

既是如此,那毕萝春又何必多此一举,非要过姜家这一道门呢。

怪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