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徐大龙,阎贵武很有好感,而且很佩服。有徐大龙在这里跟他配合,小日子过得一向舒坦安稳。没有了徐大龙他们,阎贵武一切又得全看鬼子的脸色,想想都感到有些憋屈。
他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在关键的时刻会配合徐大龙他们的行动,尽可能保全徐大龙的游击队。
正在这时,他接到了徐大龙发的电报,说游击队的骑兵从他的防区经过,让他给予安排,避免被日军发现。
阎贵武马上就安排王树怀前往阳县城方向,具体负责这件事情。
王树怀来到了阳城县黄协军
这天夜间,孙德胜和魏和尚率领着骑兵大队和特战中队就穿过了黄协军
黑灯瞎火的,躲在据点里的伪军们已经接到了通知,让他们不要外出,因此也没有人关心这件事情。孙德胜等人就顺利地跳出了日伪军的包围圈。
这天上午,王三强等人从虞城方向发来了电报,说日军的机场已经快完工了,他们挖掘的地道也很快就要挖到敌人的机场
徐大龙给他们回电,让他们密切监视日军的动静,如果有日军的飞机在机场上降落,立刻向他报告。
孙德胜和魏和尚率领着部队昼伏夜行,暂时在阳城县西北方向隐藏了起来,准备等到日军的大队人马包围马武山根据地之后,再从背后出击,切断他们的运输补给线。
3月5日,日军
马武山根据地反扫荡作战正式打响了。
为了尽可能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新一旅的官兵们在平安县城周围一共挖了18道战壕,每六道战壕为一道防线,各条战壕以及各个防线之间都有交通壕与之相连,便于部队随时的进行机动。
守在
他很有作战经验,为了减少敌人炮火造成的伤亡,
马武山根据地已经经过了长期的战备,由于有战壕挖掘机,工程量就小了许多。战壕也挖掘得十分讲究,在战壕里,每隔一段距离都挖了猫耳洞,只要战士们躲进猫耳洞里,以目前日军火炮的威力,拿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
官兵们也都跟楚云飞学来了对付鬼子的办法,战壕挖得很深。他们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小板凳,打枪的时候就站上去,撤退的时候会把小板凳带走,就算是鬼子占领了战壕,他们也没办法利用。
在六道战壕的后面,还挖了很多的炮兵阵地。这些阵地也是半地下的,周围都用沙袋构筑了掩体。如果日军的火炮不能够直接命中,基本上就对游击队的炮兵构不成什么威胁。
日军的进攻开始了,首先发起进攻的是
战壕里负责监视的值班员看到日军上来了,就吹起了小喇叭。
躲在猫耳洞里的官兵们听到了警报的声音,纷纷从猫耳洞里钻了出来,踩在小板凳上将枪伸了出去。
鬼子兵们越来越近了,新一旅的官兵们都很沉得住气,直到鬼子兵们进入了80米的范围,才朝着他们猛烈地开火。
鬼子兵们刚才用大炮轰了那么长时间,认为新一旅的官兵肯定有很大的伤亡,搞不好阵地上已经剩不下多少人了。
没想到新一旅的官兵们的火力这么猛烈,双方刚一交火,几十个鬼子兵就丢了性命。
鬼子兵们极其悍勇,不顾伤亡迅速向前猛攻,他们还是老一套,要跑到距离战壕50米的地方,然后匍匐前进,再投掷手雷。
他们的战术早就被新一旅的官兵们摸得透透的,在挖掘战壕的时候,挖出来的土是堆在前面的,因此官兵们的射击位置是高于平地的,就算是鬼子趴在地上,官兵们瞄准他们也丝毫没有阻碍,官兵们早就提前做了准备,他们三人一组,瞄准一个趴在地上的鬼子兵,
后面的鬼子兵又冲上来,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没有多少人能够进入50的范围。少量的鬼子兵们趴在地上继续往前爬,他们太紧张了,目光只盯着前方,没有注意到在他们的背后早已经没有人了。
十几个鬼子兵拼命地往前爬,最终有三个活着的鬼子兵爬到了30米的距离,他们拿出了手雷,向前面的战壕投了过去,其中有两枚手雷落进了战壕里。
对于这种情况,新一旅的官兵们也有对付的办法,他们在每两个射击位置之间,在
官兵们看到手雷落进了战壕里,急忙跳下小板凳,一脚将手雷踢进了那个土坑,然后躲向一边。
手雷在土坑里爆炸,威力全都被土坑给吸收了,根本伤不到新一旅的官兵们。
三个活着的鬼子听到手雷爆炸声,就跳了起来,准备发起冲锋。
在他们的正面,数十名新一旅的官兵朝着他们一起开火,三个鬼子兵直接就倒在了地上。
鬼子兵
在前沿阵地上指挥的是日军的一个联队长,他气得火冒三丈,立刻组织炮兵继续向新一旅的阵地进行炮轰。
新一旅官兵们还是老一套,留下了一两名观察员,其他的人都钻进了猫耳洞里。他们丝毫也不紧张,在那里说笑、聊天,耐心地等着鬼子们再次发动进攻。
日军狂轰滥炸,随后以一个步兵大队的兵力冲了上来。
战士们同样不慌不忙,等到日军进入150米的范围,才钻出了猫耳洞,进入了阵地。
新一旅的武器装备经过不断地改善,完全不亚于日军。他们在前沿阵地投入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火力的密度相当大。当日军进入了100米的范围,新一旅的官兵们机枪、步枪一起开火,打得日军官兵人仰马翻。
经过一番激战之后,
日军的联队长十分恼怒,向旅团长汇报,要求调更多的火炮前来支援。
旅团长看到进攻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就同意了联队长的请求,将旅团部直属的炮兵部队调了上来。
对于日军接连两次炮击,新一旅的火炮都没有还击,因此日军认为新一旅缺乏火炮。他们胆子很大,把大量的火炮摆放在了阵地上,准备集中火炮摧毁新一旅的前沿阵地。
新一旅的炮兵之所以一直隐藏实力,等的就是这一刻。看到日军的火炮排列在阵地上,新一旅的火炮突然开火,成群的炮弹直接就覆盖了日军的炮兵阵地。
有马武山根据地的兵工厂做后盾,再加上平时大量的缴获,新一旅的炮兵不缺炮弹。这一轮猛烈的炮击,直接将日军给打懵了,炮兵阵地被炸得乱七八糟。
等到新一旅的炮兵停止炮击之后,日军的炮兵指挥官看了看自己的火炮,脸色苍白,一辟谷就坐在了地上。
日军的炮兵投入的火炮是一个步兵联队自身的火炮,再加上旅团部直属炮兵大队的九二式步兵炮和迫击炮,加起来有70多门。等到炮击结束后,炮兵指挥官发现完整的、还能够使用的火炮剩下不到10门了。
他瘫坐在地上,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流。
新一旅的炮兵的突然打击,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心里恐慌。他们这才发现,低估了眼前的这些地下党抗日武装。
旅团长只好把其他联队的炮兵也调了过来,不过这次他们使用炮兵可小心多了,将火炮远离了前沿阵地,火炮的密度与射击精度都大打折扣。
接下来,日军再次组织进攻,仍然被新一旅的官兵们给打了回去。
前方的战报不断地传到了平安县城,李云龙对自己部队的表现十分满意。
他对张大彪说道:“小鬼子们打了这么半天,连劳子的
张大彪高兴地说道:“在马武山这里打仗就是不一样,武器、弹药、给养什么都不缺,防御工事又这么给力,仗打起来真是轻松。”
日军的旅团长站在一处小高地上,用炮队镜向敌军的阵地进行观察。
他看不到敌方的一名士兵,但是能够清晰可见前方有六道战壕,自己手下的部队发动了三次进攻都没有拿下敌军的一道战壕。步兵连同炮兵在内,人员伤亡就已经达到了四百余人,这里还远离平安县城,除了眼前这六道战壕之外,不知道后面还会有多少敌军的防御阵地。
他不由得感到有些发愁,他环顾四周,命令部下到其他的地方去进行侦察。
他就不相信,敌军的战壕能够围着平安县城挖一圈,那得有多大的工程量?他希望能够找到其他的地方作为突破口,不跟敌军硬抗。
日军的侦察分队奉命前去侦察,过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才跑了回来。他们说凡是比较平坦的地方都有敌军的战壕,地势较高、无法挖掘战壕的地方,上面也有敌军在把守。
在远离县城的地方,倒是有两处地方没有发现敌军的踪迹,旅团长决定正面继续发动进攻,以吸引敌军的注意力,然后组织了两个步兵大队,从两处没有敌军防卫的地方进行迂回包抄。
这一次,担负正面进攻任务的日军,发动进攻时,不集中在正面的狭小地域,三个步兵中队分别间隔500米的距离向守军的防御阵地发动进攻。
日军就不相信,每一处的地下党抗日武装的兵力火力都有这么强?
日军这样的战术,李云龙和张大彪提前早都研究了不知道有多少种方案,早就有相应的对策。
日军开始调动的时候,新一旅二团团长就命令部队利用战壕相应的进行机动,无论日军从哪一个地点发动进攻,迎接他们的都是猛烈的火力打击,日军的三个中队的进攻无一例外地被挫败了,又白白损失了上百号人。
日军的两个步兵大队进行迂回包抄,其中的一个步兵大队看准了敌军阵地的一处结合部,就朝着那里穿插了进去。
他们竟然真的越过了新一旅防御阵地形成的防御圈,而且没有遭到抗日武装的阻击,日军的大队长十分高兴,就准备带着部队去包抄新一旅防御阵地的后路。
李云龙打仗猴精猴精的,小鬼子的招数他算得准准的。日军的大队长带领部队穿越的,虽然是地形复杂的地区,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里离公路却不远。
李云龙接到了前沿哨兵的报告之后,就立刻组织两个团的兵力,乘坐徐大龙给他们提供的大量的卡车,沿着公路,对进入根据地的日军的步兵大队进行包抄。
日军所经过的地区都是地形相对复杂的,他们又是步行,行进的速度很慢,新一旅的官兵们乘坐着卡车,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提前赶到了预定的地点,对日军的步兵大队设置了埋伏。
日军的大队长一路走来,没有遭遇打击,正在得意洋洋地向平安县城方向包抄,准备配合正面进攻的部队,夺取新一旅前面的防御阵地,为大部队开辟通道。
不得不说,日军十分顽强,他们走了这么远的路,已经十分疲惫了,但是为了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在军官们的指挥下,他们依然保持着急行军的速度,准备新一旅的阵地进行包抄。
突然,日军的先头部队发现了前方有抗日武装出现,双方随即展开了激战,接着日军行军大队的左翼和右翼都出现了大量的抗日武装,并且直接向日军发起了攻击。
抗日武装的兵力众多,炮火十分猛烈,迅速就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日军的大队长这才发现自己竟然中了敌军的埋伏,他迅速地评估了一下战场上的形势,看到敌军无论兵力,火力都占了绝对的优势,于是果断地命令立刻原路返回。
然而李云龙费了这么大力气设置了这个口袋阵,哪里还能够让日军逃走?
日军后队变前队,跑出了不到几百米,迎面出现了大批的抗日武装,机枪火炮一起打了过来。
日军已经被团团包围住了,日军大队长看到自己的部队所处的位置相对平坦,无险可守,挖工事根本来不及,他知道不能在这里停留下去。于是果断地命令部队朝着来时的道路全力出击,希望能够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去。
然而李云龙把敌人的想法料得死死的,猜到了日军一旦遭遇包围,会把突围的注意力集中在来时的道路上。
这很容易判断,日军对于根据地其他的地方根本不熟悉,而且他们来时的路上并没有遭到袭击,因此最大的可能就是沿着原路返回,因此李云龙特地在这个方向上加强了兵力。
日军拼命地冲锋,然而在密集的机枪火力和火炮的打击下,一切都是徒劳的。
新一旅的装备精良,一个团的火力就远远的超过了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两个团的兵力伏击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兵力、火力更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