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审视着李不凡,似乎已揣测到了一些端倪。
李不凡眉毛微挑,这老狐狸公孙术,果然厉害,能猜到他的身份也属正常!
“公孙大人为何有此一问?”
他反问公孙术,同时留意到公孙术频频瞥向不远处的右相。
公孙术捋须一笑,示意李不凡随他避开右相。
李不凡心中生疑,公孙术此举,像是防备右相一般。
待二人远离右相后,公孙术语重心长地对李不凡说:“殿下,如今东宫后宫之主的位置,可以说是暂且搁置!”
“你难道没有什么想法吗?比如我们公孙家的女子,都很不一般!”
听到这话,李不凡愕然失笑。
公孙术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暗示他应选择他们公孙世家的女子为妻!
就是镇国公之女!
而放眼整个朝廷,没有比公孙术家更符合如今李不凡的!
毕竟,镇国公给太子撑腰,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左相!
李不凡看着满脸温和笑意的公孙术,心中暗想!
这是准备给自己找后路了啊!
不过,李不凡对此倒是颇为欣赏。
“咳!”他轻咳一声,稳住心神,面对公孙术的坦然,反而有种不好意思的感觉。
“公孙大人……”他故意装作不明所以。
“不知您为何突然提及此事?”
公孙术淡然扫了李不凡一眼!
李不凡的正宫乃是夏玲霜,谁都知道她是左相的人,基本可以说不作数!
之前李不凡的平平无奇导致所有人并不看好他,所以压根都不想跟李不凡有所关系!
甚至之前楚王有说过给太子李不凡挑选太子妃,但是这些世家全都避之不及!
而现在,自从西域太子宴会上回来后,镇国公的女儿对李不凡的态度有所改观,既然可能是段良缘,不如顺水推舟!
“殿下适婚之龄,老夫也是替陛下分忧。”
公孙术缓缓说道。
李不凡撇嘴,心想公孙术的意图岂止如此简单?
未等李不凡多言,公孙术又问起天下第一诗王的身份问题,目光犀利,似要洞穿李不凡的心思。
李不凡耸肩回应:“公孙大人何须多问?”
“李默然不是说了吗?”
“最多三日内就会查明真相。”
公孙术闻言微微一笑,不再追问,转身离开。
如今,连他也愈发琢磨不透李不凡了。
若天下第一诗王真是李不凡,那些诗词从何而来?
总不能真来自古册吧?
公孙术摇摇头,暂且按下疑虑。
既然李不凡并不急于澄清,他也无需操之过急。
与此同时,公孙术想起右相的女儿来,而且似乎他还有一个侄子!
侄子商无归与李不凡关系密切,女儿司马蕊更是为天下第一诗王发声反驳清渊先生。
那自己的侄女,恐怕得需要加油了!
……
一日后!
皇后寝宫中,十皇子李如歌疾步踏入,向皇后林玉柔恭敬行礼。
“母后,一切已准备就绪!”
“明日,定叫李不凡名誉扫地!”
林玉柔凤眼微眯,嘴角勾勒出一抹深意的笑容:
“清渊先生这次做得很好,他入京动静颇大。”
“待解决了李不凡后,你便招揽他至麾下。”
“借助他的声威,你在朝中的地位将无人能撼动!”
十皇子李如歌点了点头,眼神中闪烁着一丝冷漠来。
“母后,我们这样帮殿下,那之后……”李如歌露出一抹担忧来来。
因为这功劳,他可不想被人抢走!
林玉柔古怪一笑:
“放心吧!我的皇儿!”
“棒打出头鸟!活到最后的,才是王!”
……
东宫内,李不凡从外刚一回来,王天胜便立刻跪地拜谢,情绪真挚而沉重。
“殿下之恩,末将永生难忘!”
李不凡迅速扶起他,笑容和煦道:“想必你已经收到朝廷的旨意了吧?”
昨日,楚王就已经下达了旨意。
对于粮草被毁的重大罪责,王天胜心中深知其严重性。
这段时间,李不凡为他四处奔波,他从大牢走出,本欲为李不凡竭尽全力,对赦免之恩并未抱有太大希望!
然而此刻,他不仅官复原职,更被派往边境征战,这一结果让他内心深深震撼。
李不凡语重心长地嘱咐:“你此去边境,一定要记住本宫的话,首要任务是保全自身。”
“其他事情,放手去做即可,有什么后果,本宫来承担!”
“末将铭记于心!”
很快!
送走王天胜不久,司马无错匆匆赶来,喘息未定便急报消息。
“殿下,有消息!”
“清渊先生明日要在天盛书院公开讲学!”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对此,李不凡平静地点点头,“这个本宫已经知晓。”
昨日在朝堂之上,李默然曾扬言三日内能找到天下第一诗王的真实身份,其用心李不凡一眼看穿。
这明显是要把他逼入死路。
明日,若他露面,清渊先生早已备好古册以正视听!
若他不出面,则坐实欺世盗名之名。
不论如何,李默然与清渊先生等人都已设好圈套,等待他的将是无法逃脱的困境!
司马无错看着镇定自若的李不凡,满是惊讶。
京城上下,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街头巷尾的百姓,都在热议天下第一诗王之事,事态发展速度超乎预料!
“看样子,背后有人在煽风点火啊!”李不凡意味深长地道。
司马无错愁眉苦脸地问:“那明天清渊先生那边,殿下你去吗?”
“现在整个京城都盯着呢,要是被证实天下第一诗王是假的,那殿下你可就身败名裂了!”
面对司马无错的询问,李不凡却笑起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当然你要去!”
他反问道:“对方如此大费周章,若是不去,岂不是辜负了他们一番美意?”
……
竖日!
李不凡悠然地坐在马车里面,徐徐穿行于熙熙攘攘的街道。
四周人潮如织,纵使有士兵开道,前行速度仍不甚快捷。
他留意着周围人群的动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周围人群中,几乎每三五个人中就有一人手持一卷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