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要出海捕鱼

“我这不是怕你还有事情叫我吗?”李晞儿脸上一红,有些心虚的解释道。

“赶紧下班吧,这都十点多了,还能有什么事,又没有加班费。”陈伟东白了她一眼,径直回到了电脑前,准备思考接下来的计划。

“那你不下班?”

李晞儿眨了眨眼,问道。

“对于老板来说,上班跟下班有区别吗?”陈伟东盯着电脑屏幕,头也不回的说道。

“嘻嘻。”

“好像是这样诶。”

见陈伟东不搭理自己,李晞儿趴在办公桌上,好奇的问道:“你说的金融危机是真的吗?”

“信就有,不信就没有。”

思绪被打断,陈伟东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

“我家在泰国可是有很多产业的,如果按照你说的,那肯定要赶紧撤离了。”

“是这样的,你赶紧下班吧,否则我真的要扣你工资了。”陈伟东敷衍了几句,脸上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了。

“行行行,你忙,那我先走了。”

李晞儿见势不妙,赶紧麻溜的跑了,连自己办公室的门都忘记锁。

直到出了鹿角大厦,她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陈伟东和自己说话的时候,总是有些不耐烦的样子,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难道,是自己太丑了?

陈伟东并不知道自己的无心之举,导致某个妹子胡思乱想。

他对女人流露出来的这种“厌恶”,纯粹只不过是多年的“习惯”而已。

在原来的时空。

曾经有人对他说,金融界的男女关系,只不过是利益驱使,逢场作戏罢了。

当时的陈伟东少年得志,并不相信这句话。

后来,他因为涉嫌操控股价,被介入调查。

当法院清点名下财产的时候,他才发现妻子早已暗中转移了大部分财产,并且成功逃到了枫叶国。

从那以后,陈伟东对女人就一直抱有警惕、防范的的心理,除了必要的工作,都不想和她们多说一句话。

特别是长得漂亮的女人,在他眼里更是十分危险。

想到那道身影,想到过往的种种。

陈伟东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

隔壁大厦的外墙玻璃,将阳光反射进了办公室,照射的金光灿灿。

陈伟东从沙发上迷迷糊糊的醒来,还真有些不习惯。

自从三叔去搞房地产之后,他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听说他现在跟那个叫做什么霍总的人,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叫什么“恒泰”来着,势头非常猛,接连拿下了几块地皮,短时间就在地产界闯出了不小的名声。

陈伟东看了看时间,已经九点多了,坐在电脑前,还是感到有些疲倦。

“李会计!人呢?给我冲一杯咖啡!”

“好了,知道了”

办公室外传来了应答声。

没一会,李晞儿就端着咖啡走进了办公室。

陈伟东喝了一口,瞥见她的脸似乎有些憔悴,语重心长的说道:“年轻人,不要熬夜,对身体不好。”

“哦哦。”李晞儿随口应道。

陈伟东想了想,接着说道:“你去看看那个名单,找找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再招几个操盘手进来。”

想到接下来要做的事,陈伟东觉得现在公司的人手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能招几个优秀的苗子进来,应该会轻松不少。

把这件事交给李晞儿之后,陈伟东就专心研究起了泰国股市。

今年三月份,第一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曼谷召开。

会场内外的人民都在高谈阔论,东盟作为国际社会重要一极的目标仿佛越来越近。

泰国作为东道主更是喜气洋洋,曼谷的国际声望无疑随着这次会议再次远播。

美中不足的是,泰国股市上个月刚刚又遭遇了一轮大跌,这给当地人的心情蒙上了少许阴影。

其实股市从去年的7月份就已经开始下跌,眼看着2月份即将收复失地,但股指一个掉头就又向下去了。

不过,泰国的经济已经高速发展很多年了,人民已经习惯增长,所以仍然对未来报以信心。

现在是1996年10月初,曼谷泰证指数还处于1100点的“高位”。

按照陈伟东的记忆,泰证指数接下来就会一路狂跌,大约只需要六个月的时间,就会从1100点的位置,跌至240点。

直接缩水几倍,十分恐怖。

这期间,甚至不会有任何像样的反弹。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泰国的金融和实体经济已经开始严重背离。

在八十年代末,“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

升值后的日元,虽然不利于出口,但对外投资却是极大的利好。

打个比方,过去日元对当地货币的兑换比例是1:5。

大幅度升值后就变成了1:10。

由于对外投资,要兑换成被投资国的当地货币,用来买原材料,支付工人工资。

那么1日元,在当地,就从5块钱变成了10块钱。

所以日元升值后,对外投资,就非常划算了。

就这样,岛国企业开始迫切的对外进行投资,产业转移。

而东南亚,就是岛国首选的投资地。

这些国家,距离岛国很近,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

不仅如此,这些国家也迫切需要引进外资,来发展本国经济。

为此,他们采取了许多招商引资的措施,取消了很多外资投资限制,并且放开了本国金融市场,外资可以随意自由的进出,不受限制。

其中泰国,就是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最彻底的国家。

在大量外资的推动下,许多东南亚国家以大量的出口作为带动引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泰国也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国家,在19901995年,泰国的年均GDP增幅始终保持在811的高位。

然而,随着实体经济的投资繁荣,在贪婪和逐利的驱使下,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越发兴盛。

“广场协议”后,岛国为了遏制日元的过快升值,采取了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

最低的时候,利率不到1。

而相反的是,泰国由于大量货币的涌入,为了防止通货膨胀,采取了高利率的政策。

九十年代初的那几年,年利率都超过了10。

就这样,在岛国和泰国之间,就产生了一个极大的利率差。

因为泰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完全放开,资本流动不受限制。

这个时候,如果你在岛国借一笔日元,汇到泰国,换成泰铢,存进账户。

那么,躺着都能赚钱。

由此,大量的金融资本涌入泰国。

不过,这些钱的目的,不是为了来投资实体经济的,而是希望在金融市场上捞一笔就走人。

大量热钱的涌入,导致泰国银行有的是钱,简直多的没地方花了。

这个时候如果有企业要贷款,就非常容易了。

于是,在表面繁荣的浮躁氛围下,无数企业开始盲目贷款,扩大投资生产。

而更多的人,则是去银行贷款,把这些钱,投入到了房地产、股票以及各种金融产品当中。

这样的后果,就是不断推高了很多资产的价格,泡沫也随之越来越大。

1995年4月,当日元兑换美元达到了80:1的峰值后,日元开始持续回调,不断贬值。

到了1997年的时候,甚至贬值到了130日元才能兑换成1美元。

升值有利于对外投资,贬值意味着撤资有利。

由此,岛国开始从东南亚的八个经济体开始大量撤资。

撤走的资金,占到了这些经济体同期GDP的10。

大量外资撤走,对经济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

这悄然发生的一切,都被一个神秘人物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