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知行合一

杨论的要求,一下子就是孙医师陷入了两难。

保住百姓,固然是他能够豁出性命一直硬挺到现在的重要原因。

但同样,把那个曾经给自己开阔过不同视野的那位姓胡的小子给保下来,也是孙医师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胡轲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在医术方面更广阔的视角,更为重要的是,孙医师这一辈子看人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告诉他,这个姓胡的小子,身上有一种他从未在其他人身上看见过的,对于天下百姓的慈悯之心。

甚至于这份悲悯之心,连行善一辈子的孙医师都自觉有些不如。

他能够清楚地感觉得到胡轲所表达出来的那些思想与态度里边,所追求的是一种完完全全人与人之间彻底平等的情况。

虽然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觉得十分大胆。

但孙医师有一点与旁人不一样,那边是治了一辈子病的他对于封建礼教下的那些条条框框,看的比其他所有人都要淡。

毕竟救死扶伤的他,在这个过程当中见证过无数的生老病死。

当每个人,无论是赤条条的来,还是最终魂归地下的时候,这生死之道并不会因为他生前所处的级别之高而有所不同。

无论官居何位,无论家里的财富有多少,当你病倒的那一刻躺在那里,那副痛苦的模样也与其他人别无二致。

也正是因为见证过那么多的生老病死,使得孙医师对于胡轲那些大胆且张扬的想法,不但能够理解,同时也充满了向往。

虽然因为这一辈子,终究还是处在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之间,使得孙医师并不能完全摆脱这套体系的束缚。

可是胡轲带给他的这份向往,却使得他看到了一条对天下苍生来说更加合理,更加光明的未来。

而胡轲带给孙医师的震惊远远不止于此,除了这人人平等的世界观之外,另外一套名曰知行合一的心法,同样也对修习了一辈子,医学之道的孙医师以极大的震撼。

中医之道,与道家经典密切相关。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边,所以是在研究医学的同时,也对道家经典倒背如流。

在这一过程当中,他也曾尝试去思考过,人活在这天地之间,到底应该以一个怎样的姿态去摆正自己的位置。

也思考过,当遇到事情的时候,自己应该选取什么样的方式去执行内心的想法。

少年时,读遍四书五经专注于儒学一道。

中年时,读遍道家经典,与最古老的中华哲学体系当中,思考着自己这一生究竟该行往何处。

然而这种禁锢与自然的双重哲理在脑海之中来回击荡,并且酝酿久了之后所形成的那种冲击,最终使得孙医师整个人充满了一种无力感。

他并不清楚自己接下来到底该如何去做,只是依靠着本能尽可能的去选择用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过上比先前好的日子。

哪怕这种好做的再多,也只不过是自己作为一个修补匠,略微在他们困苦的生活之中带去一抹抹不起眼的光。

可这小小烛光虽远不能与日月争辉,却也足够在黑暗之中给予那些陷入绝境的家庭带去欢笑与希望。

然而这样的事情做的久了,也终归只是行为上机械的麻木罢了。

所以是内心里的那份纠结并没有因为这份麻木就此消散,反倒因为岁月的拉长而变得更加痛苦。

他这一辈子是救了无数的人,可是在救人的同时,他也看到了这天涯还有无穷尽的百姓正在受苦受难。

同时作为一个同样从贫困之家里面成长起来的医师,他那一套并没有受过完整训练的艺术,也并不是多么高明。

无数次,当孙医师看见有些百姓的症状,明明是他依稀记着从一本书中瞧到过的。

可是当自己真正下手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病症与自己曾经记忆中的书里的记载还是不甚相同。

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并不是一次两次,而每一次的出现都会让当年的孙银是心里的那份迷茫更深一层。

他是想凭借着自己个人的力量,来给这个天下带去一片更大的光。

可是人力终归还是有限的,他这一辈子意识的人越多,见过的人越多,就越会感受到自己的那种无力感。

无论是出自于医术的不精,还是面对的苦难越来越多。

随时都只觉得自己活在这一世究竟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始终不能被解决。

直到胡轲的到来,才知道孙医师能够用一种不一样的角度来正视过去,带给自己困难的那些症结。

而在解决掉自己一定程度的麻烦之后,孙医师现在更想做的,是要让这一份力量普救济到更多的百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