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宋濂和李增枝

最终在李文忠的坚持之下,李增枝也不好再说什么。

毕竟他自己贸然递上辞呈一事,本来就已经惹得父亲极度不开心。

虽然这件事情上,他李增枝本人并没有受到皇帝的直接责罚,但他心里清楚,那是因为自己所作出的这种冒犯天威的行为,后果全让自己父亲给挡了下来。

也因此现在眼看着父亲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李增枝虽然不是十分乐意,但最终还是选择乖乖的去任下这个千户的位置。

不过虽然他名义上是码头驻军的千户,可由于这个驻军的地位本来就不太重要,再加上他这个千户也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管理着一千人的重要人物。

因此李增枝平日里并不常往码头这边跑,其余更多的时间还是投入到了他原先所说的要去读书一道。

江浦县码头驻军这里,虽然名义上派了一个千户过来负责,但实际上手下管理的士兵也不过就一百来号。

毕竟江浦县处在大明王朝心脏的位置,江防固然重要,但如今这种天下承平的时间显然不需要把士兵都堆在这个地方。

再加上在采石矶一带本就驻扎着大明的精锐禁军,若真的有动乱,也轮不到去去码头上的驻军来这里挑大梁。

更何况此地本来就有江浦县以及由中书省派出来稽查税务的官员负责,码头上的一应事物本就和驻军没有太大的关系。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李增枝便果断做起了甩手掌柜。

今日当他收到江浦县那边骤然出现了百姓聚众的事情之后,李增枝正在宋濂家里,跟着这位大学士求学。

甚至于一开始当他听到这只是一场普通百姓聚集起来,跟县衙之间有矛盾的时候,李增枝甚至都没有跟着来报信的手下回去一看的想法。

此刻他正跟宋学士讨论到学问精妙的地方,这种求学的好时机,又怎么能够为了地方上的些许事物而浪费掉。

毕竟对于李增枝这样一位千户来说,只要老百姓不真真正正的干出了杀官这种事情,那根本就轮不到他手底下的人去负责。

要知道江浦县县衙原本就有一套自己的暴力机关,虽然表面看上去,这位杨论县令平日里使用的衙役并不多。

不过实际上除却杨论平日里总爱关照的那几名心腹手下之外,县衙的衙役总体人数也在二十上下。

同时江浦县作为一个拥有完整城郭的县城,本身也是有一定的数量守军。

地方上发生了乱子之后,首先便是县令手里的衙役和城里守军发挥作用的时候。

在对方的行动还没有宣告失败,或者没有主动向自己发出求援的信号之前,李增枝清楚他这个时候插手非但不会博得人家的感谢,反倒可能会让别人记恨于自己。

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那便是出了百姓聚众闹事的这种事情与当地的主官来说,本就是一件极为棘手的事情。

若是在整件事情扩散处理之前,他们先行把百姓们镇压了下去,那么今后就算是被捅到了府衙里边,那他们到时候也好为自己辩解一下。

可若是代表着军队势力的李增枝直接下场的话,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便直接上升了一个台阶。

可是还不等李增枝跟手下人交代完,一定不要自作主张插手此次乱局,宋濂家的门房就又急匆匆的过来通禀,说是又有一个士兵来找李增枝。

而这个人带来的消息直接让李增枝以及坐在上手位置的宋濂,一下子表情都凝重了起来。

“学生之下不严,让老师看了笑话。”

听闻自己手下的一个百户,竟然直接带着兵赶去了事发现场,李增枝黑着脸站起身来对自己老师行了一礼。

“虽说此事最终究责下来,你这个千户必然会被牵连其中。但谁都清楚,你小子也不过是临时安排过去的,这码头守军被渗透成这般模样,也终归不能算是你的过错。”

自从被燕王殿下气的吐血之后,宋濂便没有再往国子监去讲过学。

原本太子殿下还在中间请了一回,让宋濂继续回宫里给年幼的皇子们讲学。

可这个已经被朱棣伤透脑筋的老头,这个时候虽是太子相邀,但终究还是有几分脾气在,最终还是拒绝了朱标的好意。

宋濂说了,只要燕王殿下还在京城一日,那么他便决然不会出门一步。

面对宋大学士这般理由,朱标在无奈的同时,也觉得不太好再说些什么。

所幸念在宋濂年龄一大的份上,就当是给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头,放上几个月的假。

不过尽管得到了太子殿下给批的假的,本来就是赌气的宋濂却并没有真的要去休假的打算。

在他的假条获批的第一瞬间,这位倔强的老头便向京中的权贵们放了话。

他宋濂最近有些无聊,想找满朝诸公家里思维比较敏捷的子弟们,探讨一下学问。

然而这一回,宋濂却也是判断错了局势。

他前一阵对太子殿下的那种婉拒的故事,不知道被谁给传播了出去。

这个时候就是大家伙再看中宋濂的名声,却也不敢把自家孩子贸然的送过来。

你宋濂跟皇子们闹的那般矛盾,自己消化就好,现如今却想着通过这种方式把大家伙一同拉下水,这不是害人吗?

不过就在宋濂以为自己年龄大了,金字招牌都不像以往那般好使的时候,此刻又一个同样因为燕王殿下而受到折磨的家伙,主动送上了自己门来。

对于这样给了自己十足面子的学生,宋濂自然是不吝啬自己心中任何一点智慧。

再加上李增枝自从拜会了宋濂之后,所表现出的那种机敏与干练,直让宋濂觉着他算是给自己找到了,这一辈子最值得教习的学生。

也因此在后面的日子里,宋濂对自己的这个极为看重学生可以说是倾囊相授。

上一回,他宋濂表现出如此真挚的教习态度,还是当年送东阳马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