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瑞担心的“男女大防”问题,村里人连提都没提,似乎谁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和夏明祥在旁边打下手的时候,人家大娘牵着自家丫头来报名,只问能不能报,是不是真的可以带着弟弟妹妹一起上学。
夏明瑞表示:可以,只要不影响上课,哥哥姐姐都可以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入学。正好年纪小一点的,也能跟着学一点东西。
“那敢情好,他们来学东西,小的也有人照顾,还不影响我们大人干活,给我家丫头报一个。”
“行,我给她记上,到时候开学的时候,让她带弟弟一起过来。”
“好。”
……
夏明清望着大娘怀里明显还不能下地的小朋友,一脸疑惑。
他对夏明瑞说道:“这么小,也让她带?这么小,连话都不会说,学什么啊?”男女混合就已经够叫他震惊了,怎么还要大的带小的,全部都给捎上?
这哪里上课啊,分明是带小孩。
“她要是不带,你觉得她父母会让她带上学吗?”夏明瑞一脸淡定,说道,“在农村,弟弟妹妹都是由哥哥姐姐带大的。”
“你们也是?”
夏明祥说道:“是啊,我和三弟从小身体不好,我们就是大哥和大堂姐带大的。后来大哥大了一点,就和爹娘下地干活,大堂姐和二堂姐带我们……”
哥哥姐姐也是劳动力,在他们还不能下地干活前,他们的任务就是带
他们吃的每一口饭都不是白吃的。
农家,也养不起吃白食的人。
慢慢看到的报名的人多了,夏明清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穷人”。身上衣衫破烂,皮肤粗糙,手一伸出来全是皴裂的伤口。
有的人躺在还带着泥,一眼就是刚从地里赶来的,有的人身上沾着锅灰,应该是从灶头前临时拉过来的,年纪小一点的孩子身体不合体,鼻涕邋遢的都是常事。
夏明祥、夏明瑞习以为常,没有露出任何反感,还会叔叔婶婶地喊着,那些人看到他俩如此,脸上也会露出局促的笑容:“我娃也能报名吧?”
“我没指望他学到什么本事,就是想让他们进村学沾沾你们的福气,以后有个奔头。”
“对对,沾沾你们的福气就好了。”
“你翠花姐明年就要嫁人了,她能进村学吗?要是能进,俺也能跟人说,她也是跟秀才老爷认过字的,以后到了婆家那边也好听些。”
……
甚至有的,就是冲着夏明祥、夏明瑞二人的功名来的。觉得跟翠花一样,能够在出嫁前进村学镀镀金,婆家那边也会高看一眼。
姑娘家本来就难,婆家那边能够高看一眼,她们以后的日子也好过些。
夏明清:“……”
这也收?!
夏明祥注意到他的目光,在别人走了以后,说道:“能让别人高看一眼,为什么不做?要是我,为了让大堂姐、二堂姐她们出嫁后被人高看一眼,我也会想办法在她们嫁人之前把她们塞进村学镀镀金。”
将心比心,他不觉得收下翠花这样的学生有任何问题。
同时他也十分庆幸,还好自己的两个堂姐不用走这样的路子,否则他们家的日子得多差了,要会想靠这种方法给堂姐镀金。
“以后村学是要交给你的,你要习惯。”夏明祥语重心长地说道,“底层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可以,他们愿意抓住任何一个让自家人过得更好的机会。或许他们重男轻女,有很多让你看不惯的地方,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心,不知道心疼家人。
只是有的时候,家里是那个条件,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们就以为那样是对的。认知,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举止,所作所为……”
除了宁山村的人积极,就是附近其他村子的人听了,也忍不住心动起来。
“真的?隔壁村子真要办村学?!”
“真的!房子都在建了,就在夏家屋子后面。好像用那个什么泥……对,就是泥,一浇上去,很快就好了。”
“那是水泥。”
“我知道,我这不是一时没想起来嘛。”
“那水泥,真的那么神奇?”
“真的,我亲眼看到的。”
……
瓦匠师傅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宁山村了,前几次夏家建房子也好,村里其他人建房子也好,也都是他带着徒弟过来的。
他还在这里学会了“盘炕”。
两个徒弟迅速扩张成了十几个,把炕盘到了十里八乡,造福了好多户人家。也让他狠狠赚了一笔,留下了一些名气。
这次一听夏家还要盖房子,二话不说就带了徒弟过来。
水泥这东西,他之前没用过。
但在给夏家造暖墙的时候,他用过糯米胶,那东西可就贵了。成本在那儿摆着,他想便宜都便宜不了。
没想到再来宁山村时,人家就拿出了一个相当于糯米胶,但比糯米胶好用又便宜的东西。
一开始他是不信的,就这么一个灰不溜秋的东西,浇点水就能粘起来?
不太可能吧?
可事实证明,它确实可以。
浇点水,和着泥沙,抹平了,它能变成平整地的面。
用木头做了模子,倒进模子里,干了以后,它能变成平整的“砖头”。这些砖头还能用来砌墙,用来粘黏的还是它。
另一种更细的,叫“石灰”的东西,还能用来涂墙,让墙壁变得更加细腻平整。
瓦匠师傅一上手,就喜欢得不行。
“这东西,也太好用了!它真的这么便宜?!”
“就是这么便宜,镇上有专门的水泥店铺,到时候你去那边下单就好了。两个鸡蛋的价钱,就能买一斤,你要买得多的话,一贯钱大约在可以买200-300斤。”
瓦匠师傅算了一下,水泥还是很划算的。
建房子的材料,哪样不需要花钱?
除非材料自备,否则没个百八十两银子,都别想成。
就是你垒个泥砖,那泥砖师傅一天也要一二十个铜板,全屋下来一两贯钱肯定是要的。还要屋顶、梁棚、买泥的钱……
七七八八加起来,也是不少钱。
大部分人家为了省钱,都是各种准备,这里攒那里攒,尽量自己把盖房子的材料给省出来,然后再请个瓦匠师傅,再加村里人帮忙。
即使如此,也要花五六十两银子才能摆平。少了,房子小一点或者差一点。加点钱,就建好一点,或者大一点。
若是想更好,弄个青瓦房,没个几百上千两银子,别想摆平。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水泥,同样是上百两银子,那盖出来的房子即使比不上青瓦房,那也能打个对折。
如此一个省钱又实惠的东西,简直叫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