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产邪方 保温箱

在赵煦的敲打下。

新旧两党的争斗从明争改为暗斗,至少在表面上表现出了相安无事,共同为朝堂出力的局面。

“范爱卿,此策甚妙!”

赵煦看到朝堂的变化,不由松了一口气。

在范正提议公开评判功过是非,以及将文正的谥号一分为二,分别给王安石和司马光,明确表明了赵煦的态度。

那就是让新旧两党倾力合作,共同振兴大宋。

范正点头道:“历朝历代变法皆阻力重重,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变法损坏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则是变法本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如同一人涉水渡过河流,人无法看清河水多深,向前一步或许就会溺水而亡,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方是最稳妥的方法。”

“摸着石头过河?”

赵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哪怕有熙宁变法的前车之鉴,他在推行变法的时候,依旧感觉到步履维艰。

好在有范正的邪方在,他刚刚亲政不到一年,大宋目前已经推行摊役入亩、青苗法、改良保马法,已经算是进展顺利。

再加上大宋已经废除了辽夏岁币,又有震天雷在手,大宋复兴计日可待。

“启禀官家?胡婕妤要生了。”

忽然,童贯匆匆来报!”

“这么快?”

赵煦惊喜道。

作为一个男人,听到要当父亲了自然激动不已,更别说赵煦还是一个帝王,作为帝王,有后更是国之大事。

“要生了?”

范正不由眉头一皱。

自从他给孟皇后出了种猪计划的邪方后,一晃才八个多月了,而胡婕妤应该是最晚受孕,根本不到生产的时间。

“早产!”范正想到一种可能,惊呼道。

“早产?”

赵煦顿时如遭雷击,刚才准备当父亲的兴奋早已经不翼而飞,在大宋的医疗条件下,早产儿的夭折风险极高。

“来人,快去请张女医来!”范正毫不犹豫的下令道。

“对!对!立即去请张女医!”赵煦连忙附和道。

如今女医张幼娘已经是大宋妇产科的第一把刀,经其手中治愈的产妇数不胜数,剖腹产,还是产后出血,皆是已经难不倒女医张幼娘。

很快,张幼娘脸色凝重匆匆而来,直接奔赴胡婕妤的宫殿。

赵煦和范正被挡在宫外,焦急的等待。

而刘婕妤和孟皇后也闻讯挺着大肚子赶来,不由担忧的看着胡婕妤的紧闭的宫殿,她们身为女子,自然知道女子早产的危害,大人或许没事,恐怕孩子就难保住了。

“皇家本就子嗣不昌,这该如何是好?…………。”孟皇后不由一叹道。

孟皇后隐蔽和范正对视一眼,她可是亲自实施的种猪计划,近三十个适孕宫女,最终只怀上了三个,其后更是从无后宫嫔妃怀孕,可见棉毒对赵煦的身体已经影响很大了。

幸亏提前推行种猪计划,要是再晚一些时间,恐怕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又出了胡婕妤早产一事。

“官家莫要着急,胡妹妹吉人自有天相,定然会平安无事的。”刘婕妤轻声劝道,哪怕是大着肚子,刘婕妤依旧打扮的花枝招展,不忘争宠。

孟皇后却脸色沉重,早产对胎儿有极大地风险,可不是一句吉人自有天相能够解决的。

她作为皇后,本就担任皇家子嗣传承之事,她和胡婕妤刘婕妤同时怀孕,原本三次希望,如今又要失去一个了。

早产通常很顺利,不到半天的时间,宫殿大门打开,里面传来微弱的婴儿哭声。

张幼娘走出宫殿大门,一脸凝重对着赵煦道:“启禀官家,胡婕妤早产产下一女,其重不过四斤。”

“四斤?”赵煦眉头一皱。

自从后宫妃子怀孕之后,赵煦也了解一些婴儿的知识,寻常的婴儿大多六到八斤。四斤的婴儿实在是太小了,而且越小的婴儿越难以养活。

他好不容易破解了皇家子嗣不昌的阴谋,却没有想到自己第一个孩子早产,恐怕难易保全。

“张女医,你乃当世女医圣手,请你务必治好这个孩子。”赵煦急切道。

张幼娘脸色浮现出一丝为难!早产儿乃是最难养活的,一来身体发育还未完全,二来则是身体虚弱无法用药。夭折率极为惊人,哪怕是女医医术大进,目前也对早产儿束手无策。

“官家见谅!老身恐怕也无能为力。”张幼娘叹息道。

“医家变法至今,医术大进难道也治不好早产儿么?”

赵煦不由如遭雷击,他好不容易初为人父,却要承受丧子之痛。

“早产儿并非疾病,而是过早出生如同揠苗助长,老身医术不精让官家失望了。”张幼娘无奈道,早产乃是妇产科之痛,张幼娘又何尝不想攻克此难关。

范正在一旁提点道:“这世间任何疾病皆可医,只要你找到病根?”

赵煦豁然惊喜的看着范正,他险些忘了范正的邪方从未一败,如果范正能够再出邪方,她的女儿或许能够保住。

“范爱卿,你可有良方?”赵煦连忙问道。

范正郑重点头道:“回官家,微臣有些许思绪。”

“还请范太丞指点!”女医张幼娘郑重道。

范正问道:“早产儿为何难以养活,因为其提早离开产妇子宫的保护。如果医家能够在外界模拟人体子宫环境,人为打造一个温暖、安全、无病源的类似环境,直到成长到足月婴儿大小,未尝不能健康成长。”

“模拟人体子宫环境?”

赵煦等宫中众人听着范正毫不避讳的谈论产妇子宫,不由心中怪异至极。

而张幼娘却犹如醍醐灌顶,如果医家真的能够模拟子宫环境,那早产儿未尝不能健康成长。

张幼娘点头道:“子宫可以隔绝诸病源,确保胎儿健康成长,小公主必须单独在一个独处封闭的空间,而且需要时刻观察其状况。”

范正欣慰的点头道:“医家已经研究出透明玻璃,既可以为早产儿安排独处空间,又可以时刻观察早产儿的状况。”

“来人,立即传令玻璃作坊,朕需要三个两寸方圆的玻璃箱子,让其以最快的速度制造出来。”赵煦立即毫不犹豫的下令道。

童贯微微示意,一个太监立即前去传旨。

张幼娘微微点头,总算解决了早产儿成长最重要的一步——体外子宫。

“子宫在人体之内,而早产儿需要人来照顾,不可能做到完全杜绝诸病源。”范正再次提点道。

张幼娘毫不犹豫道:“早产儿所用之物全部都要高温消毒,所有和早产儿接触之人必须身体健康,而且佩戴药棉口罩,进出用酒精消毒,包括其亲生父母也不例外,。”

范正点了点头道:“如今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温度,人体乃是恒温,子宫亦然,模拟子宫温度,那就必须让玻璃箱子内的温度和人体相差无几,确保早产儿健康成长。”

张幼娘皱眉思索,忽然看到胡婕妤宫中的玻璃水杯,心中一动道:“玻璃防水,我等只需将玻璃箱子,放置于温水之中,只需时刻关注水温适当添加热水,,就能让玻璃器皿的温度和体温一致。”

张幼娘不由一愣,她这才发现在范正的提点下,她竟然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子宫环境的模拟。

范正摊摊手道:“怎么样,我就说只要找到病源,天下之疾皆有方可医。”

赵煦深深的看了范正一眼,朝堂百官皆不满他对范正言听计从,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在在世人看来束手无策的难题,在范正用医家抽丝剥茧之法,总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他不相信范正,难道要相信争议不断的新党新法,还是相信只会一味反对的旧党之论?

赵煦亲自下令,关乎官家小公主的生死存亡,玻璃作坊不敢怠慢,立即用最快的速度制造出玻璃箱子送了过来。

与此同时,按照张幼娘的吩咐,小公主所有的用品皆用高温消毒,并且所有人员皆佩戴药棉口罩,包括赵煦也不例外。

看着透明的玻璃保温箱熟睡的女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有模拟人体子宫环境的玻璃保温箱在,早产的小公主存活率大大增加。

“妾身多谢范太丞神方?”

胡婕妤不顾身体虚弱,对着范正郑重一礼道。

她本是最低级的御侍,突然间怀有龙种,可谓是一步登天,正当她意气风发时候,却突然早产,让她如遭雷击。。

就在她万念俱灰之时,范正竟然再出邪方。

不!再出神方。

让她的女儿重获生的希望。

“娘娘客气了!”范正侧身让开道,“微臣不过是尽一个医者的本分罢了!当不得娘娘大礼。”

胡婕妤郑重一礼,对范正来说,他的确是尽一个医者的本分,而对于胡婕妤来说,却是如同再造之恩。

果然,在玻璃保温箱中,小公主肉眼可见的健康成长,哪怕是早产,依旧再无夭折的风险。

“恭喜官家喜得公主!”

百官纷纷祝贺道。

虽然胡婕妤所生的乃是公主,凡是毕竟代表皇家有后,更别说后宫还有孟皇后和刘婕妤还怀有身孕,只要有一人诞下皇子,那就代表皇位传承有序,这可是国之大事。

“传旨,胡婕妤为朕诞下公主,升胡婕妤为德妃,封公主为德康公主,传令天下。”赵煦大悦道。

直接升胡婕妤为妃子,将女儿封为德康公主。

按照惯例,以防婴儿夭折,公主皇子大多都是三岁的时候才会封号赐名,更别说德康公主乃是早产,夭折几率更大。

而如今医家变法医术大进,赵煦却对医家的医术大有信心,直接当即为女儿封号。

杨畏趁机道:“官家有后,实乃天大的喜事,臣请官家大赦天下,为德康公主祈福。”

“大赦天下?”

百官不由眉头一皱,自从范正直接揭露大赦天下为恶政的时候,赵煦亲政以来,并无大赦天下,而作为臣子,本也不赞同大赦天下之策。

“当然,微臣提议的正是大赦天下还是三犯之策,只赦免轻犯和首犯。”杨畏补充道。

这一次,就连一直和旧党暗斗的新党也并没有反驳,毕竟大赦天下的确是历代帝王惯用的手段,更别说有三犯之策作为准则,大赦天下已经不再是恶政。

赵煦思索片刻,摇了摇头道:“德康早产,之所以幸存,最大的功劳乃是医家,朕又岂能舍本逐末去大赦天下!”

“医家?”百官不由将目光投向范正,他们可是听说范正弄出了一个玻璃保温箱,能够模拟子宫环境,让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增。

“传旨,令女医张幼娘传承其祖母张小娘子‘女医圣’之称号,令其效仿中医院和太医院在大宋诸城开设妇幼分院,各地官员予以配合,以利天下产妇婴儿。”赵煦朗声道。

范正不由一愣,他没想到赵煦竟然主动封赏女医一脉,

医家其实也在一直培养女医一脉,然而女医的根基实在是太弱了,天下根本没有多少女子行医,如今有了赵煦旨意,相信女医一脉定然在短时间内崛起。

“臣代女医一脉,多谢官家隆恩。”范正上前躬身道。

新旧两党心中眉头一皱,官家似乎对医家太过于宠幸,不过医家刚刚救回德康公主,风头正盛,新旧两党识趣的并未多说。

而随即百官开始处理政事,表面上一片和谐,而暗中却极尽交锋。

随着新旧两党暗中交锋加剧,不断的拉拢中立派,尤其是中立派的领袖苏辙更是夹在新党和旧党之中,左右为难。

“启禀官家,微臣恐难胜任尚书右丞一职,祈求外任!”

苏辙上书出列,顿时在朝堂一片哗然。

朝堂三巨头之一,竟然主动上书祈求外任,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赵煦眼神一闪,他和范正商议,就是利用苏辙的中立派身份来调和新旧两党的矛盾,又岂能轻易放走苏辙!

“苏爱卿劳苦功高,乃是国之栋梁,出京外任实乃大材小用。”赵煦极力挽留道。

而苏辙则铁了心离开朝堂这个是非之地,连上四折,请求外任,上一次,苏辙这么铁心,还是为了救哥哥。

而如今苏轼主政礼部尚书,掌管大宋邸报,可谓是风生水起,苏辙却主动要求离京。

当第五封折子递到赵煦面前的时候,赵煦终于明白,苏辙去意已决。

而一旦失去了中立派作为调和,恐怕新旧两党的矛盾将会彻底被激化,他苦心保持的新旧两党相辅相成的局面将会毁于一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