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既说出他的反对,却又没有指责朱元璋的意思,甚至还处处透露出他对朱元璋的关心。
这就是齐泰的聪明之处,没有让自己落下干涉朝政的罪名。
而且还把锅甩给了历朝历代,既然没有这个先例,朱元璋身体又不是处理不了朝政,那就没有必要让大明破这个例。
更难得的是,齐泰提议让内阁和六部分担国事,既合情合理,也没有越权。
况且内阁和六部官员也只是先审核,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朱元璋手里。
不得不说,齐泰这番话挑不出毛病,也不会让朱元璋听了不舒服。
齐泰说完后,黄子澄也站了出来。
“皇上,臣知道朝臣不得妄议皇权之事,但是让藩王打理政事,确实不妥。”
“如果藩王心存异心,再跟朝臣内外勾结,大明就危险了。”
“燕王殿下是皇上至亲骨肉没错,但是燕王殿下已经是一国之君了,岂能由一人同时处理两国朝政?”
朱元璋被齐泰和黄子澄这两人的一唱一和搞得没脾气。
他们的话听起来,处处都是替大明安危着想,言语中还真挑不出毛
病。
朱元璋眸中精光一闪,旋即看向宋隐。
“宋隐,这事儿你怎么看?”
宋隐知道自己手头工作都在稳健进行着,并没有什么事情需要禀报。
上朝后他就一脸发蔫的盼着早点退朝。
根本没想到这事儿朱元璋也来征求自己意见。
现在有朝臣反对朱元璋让朱棣打理朝政,等于是朝堂上出现了两种相反的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按理说宋隐自然不能敷衍了事,怎么着都得赞同一方才是。
不过宋隐是谁?
岂是普通朝臣!
只听到宋隐淡淡开口,“皇上,这是皇室家事,皇上用不着询问我的意见。”
朱元璋闻言,嘴角直抽搐。
这王八蛋,真是铁了心袖手旁观,竟然连敷衍一下都懒得做。
但是朱元璋又怎么可能让宋隐置身事外。
不让宋隐这重磅人物先把水搅浑了,如何趁乱杀了大鱼?
“少废话!”
“咱问你话,你照实回答即可。”
“再说了,现在朝中就属你责任最大,咱把大明托付给你,治理朝政如此大事,你又岂能推托不理会?”
“虽说监国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的,但是这事不
也是事关大明发展吗?”
“既然是事关大明未来的事情,难道你就不应该说两句吗?”
“况且老四还是你的学生,老四有没有资格监理国事,你这做先生的难道不用指点一二吗?”
“正好也借这个机会,让朕看看,朕的皇儿都跟你学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本事?”
朱元璋后面还说些啥,宋隐直接忽略了。
他只觉得听了朱元璋的话,脑袋瓜子就嗡嗡作响。
尼X!
这老朱头也太卑鄙了啊!
这不是妥妥的道德绑架吗?
宋隐简直无语极了。
试问哪个朝代,有皇帝逼着臣子站出来评价藩王能不能监国的?
只是看这老朱头的架势,自己不跟他一条船都不行了。
朱元璋这一波操作,也是让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这种事情,谁敢妄言啊!
一个不小心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
事关皇权,岂是大臣可以妄加评论的。
没看刚才齐泰和黄子澄,也是拿史上绝无藩王监国来论证,都没敢像平日里反驳宋隐那般反对。
可是现在,朱元璋显然就是赖上宋隐的。
虽说朝臣们有些懵逼
,但是旋即一想。
宋隐是什么身份啊!
说是朱元璋的手中宝都不为过,自然与众不同了。
宋隐也得知自己是逃不掉的,也是颇为无奈。
“皇上,太子也好,藩王皇子也罢,都是皇上的儿子。”
“太子殿下既然短期内处理不了国事,而皇上又精力不济,让藩王皇子辅佐皇上,自然没有问题啊!”
“况且燕王殿下又有治理王朝经验,担当此重任完全也完全有能力。”
宋隐没有长篇大论,说完自己意见后就退回位置上,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反正这件事情是朱元璋已经决定的事情,不信朱元璋自己对付不了这些反对的声音。
朱元璋显然对宋隐的表态并不满意。
别的朝臣或许不了解情况,但是宋隐对此事却是了如指掌。
过年时在皇宫家宴上,正是自己主动提出让朱棣监国的事情。
宋隐明知道自己心意已决,说出这番话乍听起来似乎是站在自己这边,可是细细品味下来,又好像什么也没有说。
而且这番话朱元璋想动怒都说不过去。
他让宋隐给出意见,宋隐并没有反对,也给出意见了
,甚至还是支持的口吻。
朱元璋正心头不爽时,黄子澄已经大声嚷了起来,“皇上,万万不可啊!”
“外戚不得干政,这在历朝历代已经有过许多血的教训,许多王朝都是因为外戚干政导致亡国。”
“皇上,臣这话听起来虽然逆耳,可这是忠言啊!”
“再说宋隐权势已经很大,何况他与燕王殿下关系又如此密切,太子殿下又不在京城,那也不能让燕王殿下监国啊!”
“不怕一万就万一啊皇上,一日出事,大明就危险了。”
黄子澄越说情绪越激动。
齐泰也不时附议。
“皇上,这种危机,宁可信其有,也万万不可麻痹大意啊!”
“燕王殿下已经是燕国皇帝了,按身份都不应该再插手大明国事。”
黄子澄和齐泰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矛头更是直指宋隐权力过大,想做什么都有可能。
这番话说下来,朝臣都等着看戏,也明白他俩心思。
齐泰和黄子澄一口一个外戚干政,就差没有直接明说宋隐通敌,联合朱棣篡位。
这话的后果非常严重,如果换成别的臣子,早就吓得冷汗直冒,下跪请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