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一次当县令

像是县令上任,都要自己聘请幕僚的。

这就是书本上学不到知识。

想到这里,赵平微微点了点头。

他来到道县的第一件事,没有急着通知当地的大户和官员,反倒是不急不慢的先找个幕僚再说。

他很快就找当地人打听起来,有没有什么很有本书的读书人。

老实说,当地人读书不多,但是一听赵平要找有本事的读书人,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官学。

是的。

大江在发各地的县丞也好,州府也好,都有自己的官学。

里面的老师都很不简单,都是当地极有威望,名气也不小的那种人物。

赵平摸了摸下巴,很快就决定过去找找看。

进入官学,赵平也没有直接找校长之类的,反倒是在当地官学闲逛起来。

也是这个时候,赵平看到了一个青年。

面对学子们下课之后疾驰而出,奔着去吃饭的时候,几个学生脚踩脚摔在了地上。

那个青年看见了,也没有骂人,就是站在那里,等到学生们离开,他才缓缓的走出来。

以往这个时候,夫子都会训斥一番。

而这个青年,他穿着夫子的衣服,看上去就知道是一个老师,却没有任何的训斥。

关键是,当他走出来,所有路过的学生,都会和他打招呼。

打招呼这是必须要的。

大江也讲究尊师重道。

这话要怎么说呢?

和夫子在路上见面,学生必须要主动打招呼,严格一点,甚至要先行礼。

但这种东西,懂的都懂。

很多学生对夫子打招呼,那都是敷衍。

他们才不渴望夫子如何如何,他们不敷衍谁敷衍?

但问题是,面对这个青年,他们看上去非常的自然。

赵平当即便留意上了,丝毫也没有犹豫,直接走向了青年。

“先生,你叫什么名字?”

赵平认真的问着。

这个青年明显一愣,随后开口道,“道县,张之昂……你是,过来求学?”

进入官学的,在夫子看来,一定是过来求学的。

但是赵平摇了摇头,“求学算不上,我想要求人。”

他笑了笑,走在张之昂身边,开口问道,“先生,您今年贵庚?”

“三十二。”张之昂笑了笑,“你看上去年纪不大,十五六岁?”

“十六岁。”赵平笑了笑,“刚好比夫子小一半。”

“外地来的吧?”

张之昂摸了摸下巴,“就算是道县最大的大户,也培养不出你这样的人才,你来道县是所为何事?求人还求到官学来了?”

“先生不妨猜一猜?”赵平笑得更加开心了。

张之昂摸了摸下巴。

“猜一猜?”

“应该不用猜了吧。”

“一般人可没有勇气上官学来求职,也犯不上来官学求职。”

“你说话带着京都口音,应该是京都人士,这一点不会错。”

“京都人才济济,你也犯不着远道跑到道县来求人!”

“正好道县的县令前些日子升迁了,我要是没有猜错啊,你应该就是道县新补的县令了,奇怪的是,没有谁能在十六岁的时候当县令,你背后一定有很厉害的人物,想来,应该是在朝廷里的大官?”

赵平有些惊讶的摸了摸下巴,看了对方一眼过后,赵平深吸了一口气,“勉强算是大官吧。”

可不是大官吗?

他爹赵铭,可是当今的皇帝!

张之昂微微一笑,“那想来就是来道县镀金的,估摸着在京都忘记找师爷了,来官学挑选师爷?”

赵平笑着点了点头。

前面都猜到了,后面自然也就是一点都不难猜了。

他看向了张之昂,笑着道,“是这样的,我身边还差一位师爷,不知道先生能否答应下来。”

张之昂大笑道,“我可没有当老妈子的想法。”

“该我做的我会做,我来道县,也是过来学习的嘛。”

赵平哈哈笑了两声,随后开口道,“这样吧,先生开个价,只要我能出得起,我自然会出。”

“一个鱼一百两银子,这个价格不贵吧?”张之昂笑吟吟的。

赵平却是倒吸一口冷气。

一百两银子一个月,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嚣张跋扈的体现。

但是赵平却不是这么想。

对方敢开出这个价格,那就一定有开这个价格的理由。

赵平当即开口道,“先生敢开出这个价格,一定有开这个价格的理由,我看先生,也不像是无理取闹的人,先生不妨说说看?”

赵平为什么要问。

当然要问!

因为一个师爷,底层县令的师爷,价格都在二两银子左右。

当然,这个银子还没有算上提成之类的。

这个提成,就是大户给县令送钱,送这个送那个的时候,师爷也是有一部分的。

除开这些,师爷还有很多别的好处,自然就不用说了。

总体收入,师爷在整个大江,都能算是高收入人群,大概的实际上的月收入,大概在五十到一百两银子之间。

但是对方光是开价,就敢于开出一百两银子,这个就不一样了。

赵平有些疑惑。

而张之昂则是一脸的平静。

“我敢开出这个价格,自然是有开这个价格的理由的。”

“这么说吧,我如果做了你的师爷,你的迎来送往,相应的礼物等各部分的管理,还有县衙从上到下的很多事情,都会交给我负责,这些事情,本身价格就不低了。”

“抛开这些,你是第一次当县令吧?”

赵平很想说点什么,但是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他在佛郎机当过国王,但是佛郎机的国王和县令不一样。

首先,双方的情况就不一样。

佛郎机的国王,他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具体的,还是那些引导方向的工作。

比如说,这个事情,要拍案,决策,你来拍板,从两个差不多的计划里面,选出一个更符合你心意的计划,然后做出选择。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当县令不一样。

当县令,这个事情怎么说呢?

你要负责收税啊,审案啊,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这完全就是两码事了。

想到这里,赵平当然是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