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深深叹了口气。
“林远虎以大将军嫡长子的身份装疯卖傻,我也可以以太子的身份装疯卖傻,这样反而容易许多。”
“毕竟再怎么说,京都也是我的地盘,没道理我会被他压住。”
“但是林远虎突然不卖疯了,反倒是说起了大江律令,说起了规矩,反而让人头疼。”
杜明轻笑一声。
“太子不用过于担心,论起朝堂上耍无赖的本事,他只怕还没有一些老臣来的难以处理。”
赵铭摇头道,“我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偌大一个朝堂,谁知道他林远虎背后还有多少老臣呢?他林家在朝堂上,可不是没有帮手的啊!”
房万里此刻开口道,“无碍,这么多年朝堂都这么过来了,他想要翻起什么波浪,也难。”
毕竟林远虎他们再厉害,要面对的,也是杜明和房万里这样的人物。
他们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就是用以稳定整个大江朝堂的。
这是他们看家的本事,他们当然有信心啊。
赵铭微微点头,很快就想到了一点。
“如今朝堂上最大的事情,应该就是科举制了?”
杜明和房万里点了点头,旋即有些不解。
“太子殿下问这个,莫不是认为,林远虎会以科举制作文章?”
赵铭摇头道,“林远虎或许不会,他毕竟是武将出身,科举制是什么他或许都不清楚,但是唐王一定会!”
赵铭太清楚唐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他就是个专门拖后腿的人。
这边赵铭支持什么,唐王立马就会把反对者聚拢,然后和赵铭对抗。
之前的赵铭没有人脉,也没有人支持,每次遭遇反驳,也不会嘴遁,总会被斗个丢盔弃甲。
这也是赵擎天放弃赵铭的原因。
这点事情都处理不好,怎么当皇帝和那么多臣子对峙?
但这一次赵铭来了机会。
“唐王一定会在科举制上做文章的。”
“原本得知林远虎进京,我故意提起科举制,是为了试探林远虎,也是为了转移林远虎的视线。”
“毕竟我是林远虎的敌人,我做什么,他必然要阻拦什么。”
“但我万万没想到,林远虎对于科举制不闻不问。”
“我猜,林远虎可能根本不知道科举制是个什么东西!”
“但唐王一定知道!”
赵铭很快就笑了起来。
“那太子以为唐王会如何?”杜明有些不解。
赵铭摇头道,“唐王如何我根本不在乎,但他只要反对科举制,我就有办法让整个天下的人对他群起而唾之!”
杜明眼睛一亮,旋即大笑起来。
他拍了拍赵铭的肩膀,开口道,“太子殿下聪慧,这话说几遍也不过分啊!”
……
唐王出冷宫的消息传扬得很快。
出宫这天,林妃亲自去接他,甚至还搞了过火盆,洗刷晦气的那一套。
在见林远虎之前,林妃拉着赵瑞说了很多,到后来甚至是哭着说出来的。
赵瑞面色十分的阴沉。
在冷宫的这些日子,他的变化很大。
稍微安危了一番林妃,第二天他就上朝了。
正如赵铭所料,赵瑞的第一炮,直接瞄准了科举制。
“父皇!举荐制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现在传出要更换举荐制,改成科举制,这是对老祖宗的被判啊!”
“我大江皇朝这块土地上,传承上千年,一直都是这样下来的。”
“举荐制有弊病,改了便是,但绝不到更制的地步!”
“难道故人就没人想到更换举荐制么?”
“是没有必要啊!”
“自古以来,哪种制度没有弊病?恰恰相反的是,举荐制还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制度,即便是病了,也知道该从何着手。”
“但科举制一旦病了,届时,有人知道该如何处理么?”
唐王还是这样。
一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先把赵铭支持的反对一通再说。
不同的是,他相比之前,沉稳了许多。
在他说完之后,朝堂之上竟然站出了不少的官员,一个个都在说举荐制的好处,支持着赵瑞的观点。
林远虎这是第二次上朝,站在唐瑞的身后一言不发,却默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一时间,朝堂上支持赵瑞的声音,愈来愈大。
但之前,唐王和赵铭只是内部矛盾。
赵瑞这一次,和赵擎天可是有着外部矛盾!
赵擎天第一时间阴沉道,“怎么?早先商量的时候,你们都不出面,现在一个个跳出来反对科举制了?”
文武百官顿时低头。
此刻赵瑞却开口道,“父皇,早先他们不敢出面,是因为兄长在,今天他们敢出来,是因为儿臣,不惧兄长!儿臣愿意为他们直言!”
啪,啪!
赵铭一边鼓掌一边走了出来。
“王爷所言甚是!”
“是兄长以势迫人了!”
“兄长道歉!”
“这一次,兄长一句话也不说,你看如何?”
他做了一个嘴上拉拉链的动作,赵瑞完全没看明白。
此时的赵瑞已然魔怔了,上前一步一句句说着选举制度的好。
期间,赵铭果然一言不发。
直到散朝,赵擎天有些愤怒的挥手道,“下次再议!”
他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只想拖延下去。
因为赵擎天清楚,现在的赵铭,可不是当初的赵铭,现在的赵铭,是会反击的!
果不其然!
第二天,就有人发现,在京都各个角落,都贴满了告示。
第一句话更是让无数人为之一颤。
“史记记载,大泽乡陈胜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云集而景从。”
历史上,陈胜这一句话,掀起了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大旗。
而这一句话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识字的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陷入进去,然后慢慢看了起来。
当他们看到朝廷正在准备科举制度,说凭什么他们生来就是当官的,这些读书人一个个心脏狂跳!
尤其是当他们得知,普通百姓也好,寒门书生也好,都可以凭借科举,踏上仕途之后,所有人的热情都到了极致。
然而就在他们心中心花怒放的时候,一盆水浇了下来。
因为唐王反对,这项制度或许无法实施云云,一时间让无数书生都红了眼睛!
而红了眼睛的不仅仅是书生!
因为这里面还提及到了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