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太子生病

过了几日,太子在护龙寺祈福完毕,回到宫中。不过,他一回到宫里就病倒了。太医诊断的结果是因为太过疲惫导致的。

太子在这七七四十九天里,他每天为先皇后、为大周祈福好几个时辰,又用自己的血抄写佛经,这就让他原本不太好的身子变得更加虚弱。

按理说,他的身子早就撑不住了,但是在祈福期间,他却硬生生的撑住了。等到祈福完毕,他心下一放松,整个人便病倒了。

八皇子原本是建议太子装病,没想到他是真的病了。在祈福结束前,太子就在护龙寺病了,不过那个时候并不严重,只是咳嗽。等到他回到宫里,当晚他就发起热来。

太子这次生病病的有些严重,可以说是来势汹汹。他连续发热两天,好在在

在太子生病的这几日,京城里的百姓们被太子的孝心感动。他们这才知道他们的太子殿下是一个至孝至善的人,也终于发现他们的太子殿下在这些年里也为他们做了不少好事。

镇国公没有像宣平侯那样,大肆地宣扬太子殿下这些年为朝廷、为百姓做的事情。像宣平侯之前那样的宣扬,只会显得刻意,有一种太子殿下故意炫耀他做的好事。再者,太子殿下做这些事情是他的职责,没必要宣扬的众所周知。

他只是让太子病重的消息和他这些年所做的事情不经意地流传出去。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找京城的说书先生宣扬,而是让文人学子们主动提起。

比起代王,太子更受文人学子们的尊崇,尤其是太学的学子。

太学里有很多家境贫困的学子,多亏了太子殿下,他们才能安心的在太学里读书。

这些家境贫穷的学子对太子充满感激。得知太子殿下为先皇后、为大周祈福病倒,他们深受感动,纷纷为太子殿下写诗、写文章,称赞太子殿下的孝心。

太子殿下因为储君身份在民间很有地位,但是对百姓而言,太子殿下太过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是他们无法接触的存在。如今,见太子殿下和他们一样都是孝顺的孩子,这一下子就让他们觉得太子殿下和他们一样,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虽然太子殿下没有像代王殿下上战场杀敌,但是太子殿下也一直在为百姓做事。

因为这件事情,让太子殿下在民间有了很高的名望。之前,代王为孔太常一家求情的事情,瞬间被百姓们抛之脑后了。

代王当然因为此事不高兴,但是很快他的注意力就放在接下来的春耕和春猎上。

快要春耕了,但是太子的病情还是有些严重,不可能在几天内康复。

今年的春耕,太子怕是不能参加了,到时候代王将会暂时代替太子做些事情,这对代王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代王和宣平侯之前还在气镇国公和太子阴险卑鄙,但是很快他们发现这是老天爷在帮他们。

东宫里,太子靠坐在床上,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看起来十分虚弱。不过,他的眉宇间却带着淡淡的笑,是被赵曜逗笑的。

午时下了学,赵曜就跟着四皇子一起来东宫看望太子殿下。

四皇子跟太子在说修史的事情。而赵曜在一旁逗皇孙团团玩。他做鬼脸逗得团团笑个不停。

听到小孩子清脆快乐的笑声,太子的心情不由地变好,萦绕在眉宇间的淡淡忧愁被笑意取代。

四皇子见太子的神色有些疲惫,就带着赵曜离开了。

“太子哥哥就是平日里吃饭吃的太少了,所以这次才会生这么重的病。”赵曜边说,边举起双手比划了一个小圆圈,“太子哥哥平日里就吃这么点的饭,还没有我一个小孩子吃的多。太医说了人要多吃饭,身子才能长得壮,这样就不容易生病。”

四皇子看了看赵曜,打趣道:“没有人能比你吃饭吃得多。”

“四哥,能吃是福。”赵曜不觉得他这么能吃有什么不好。

四皇子轻笑道:“没错,能吃是福。”

“四哥,马上父皇就要带我们去春耕,太子哥哥还病着,是不是去不了了?”估计太子哥哥因为这事,心情不好。

“很有可能去不了。”太子的病还没有好,父皇是不可能让太子去春耕的。

“不知道今年我能不能去?”去年,他想去,没去成,因为他年纪太小。今年,他正式启蒙了,应该可以参加春耕了吧。

“按理说,你应该能去,但是你身子不太好,之前又生了一场病,估计父皇不会让伱去。”

“我早就好了。”

“虽然天气变暖和不少,但是田地里水还是非常冷的。”四皇子说道,“你身子不太好,如果下田的话,会容易冻着。”

“那我可以不下田,我可以在田埂上为你们加油打气,或者让我去感受下气氛。”赵曜说道,“反正我要去,我不要一个人留在宫里。”

四皇子哪里不知道赵曜的心思。他好笑道:“十弟,你跟我说没用,你要跟父皇说,父皇同意了,你才能去。”

赵曜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他的小脸上立马堆出讨好的笑容,对四皇子撒娇道:“四哥,你帮我说说好话,父皇肯定会同意带我去的。”

四皇子故意逗赵曜:“我帮你说好话,我有什么好处?”

“四哥,我请你吃点心。”

“就点心吗?”

“那四哥,我给你捶背揉肩。”赵曜说着,走到四皇子的后背,抬手轻轻地捶了捶四皇子的后背。“四哥,你就帮帮我吧。”

“好,我帮你。”

兄弟俩边说,边回到兰渊阁。

修史的大臣们没有用午膳,在等赵曜他们回来一起用午膳。

大臣们从自己家里带来了一些吃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者吃。

用午膳的时候,赵曜说起春耕的事情,大臣们想起他们小时候在家帮家里做农活的事情。

负责修史的大臣,有一些的家境并不是很好,他们从小就帮家里做农活。

赵曜和四皇子他们认真地听着大臣们说种田的事情。

用完午膳,赵曜没有急着回昆德殿,而是跑去演武场找秦肃,问他有没有打听到关于那位叔叔的消息。

当然,赵曜没有直接跟秦肃说打听的人是东市与西市交界处的那处古怪宅子的主人。他让秦肃打听十几二十年前在战场伤了双腿的将士,年龄大概在二十几岁。

这段时日,秦肃一直在帮赵曜打听这件事情,而且打听出很多人,不过这些人都不是赵曜要找的。

十几二十年前,那个时候大周还没有建立,正是战事最多的时候。那个时候,每天战死在战场的将士非常多,在战场受伤的将士更多。像失去双腿,或者伤了双腿的人不少。

秦肃找人誊抄了一份伤了双腿的名单,“殿下,这是最后一批名单。如果还没有您要找的人,臣就没办法帮您找了。”

“先生,谢谢您了。”赵曜伸手接过名单,向秦肃道谢。

“殿下,您要找的人在当年实在是太多了,估计有不少已经不在人世了。”秦肃不知道赵曜到底要找谁,“您给的消息太少了,无异于大海捞针。”

“如果还是找不到就算了。”他就是好奇叔叔的身份。如果实在是找不到,那就算了。不管叔叔以前是什么身份,他现在只是他的朋友。

“当年有很多营,您要是知道他在哪个营就好找了。”

“不知道。”

“大周建立后,先帝和皇上重新整顿了军营,不少将士从这个营调到那个营,完全打乱了,所以要想找到您要找的人真的很难。”秦肃猜测道,“如果这批名单还没有您找的人,只怕他在边疆那几个营里。臣在边疆那几个营里没有熟人,无法帮您继续寻找。”

“我知道了,先生麻烦您了。”

“殿下,您客气了。”

赵曜拿着秦肃给的名单回到昆德殿。他仔细地看了看,名单上的人跟那位叔叔的情况很相似,但是他直觉觉得都不是那位叔叔。

“唉,都不是。”

“殿下,您怎么能确定都不是啊?”

“感觉。”赵曜相信他的感觉,“算了,不找了。说不定以后,叔叔会主动告诉我他的身份。”

代王:天助我也。

太子:呵呵!

最后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