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遗憾与意难平

祥瑞被陈一鸣说的哑口无言,很明显这场戏她又过度沉浸了。

另一方面,两个主角可能也不太适应这种小日子式的“含蓄”拉扯,当需要他们面对彼此表现出细腻纠结的情绪时,准确性上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刚才这个对视镜头,显然刘东君就没有抓对节奏,没演出当时情境下男主那种既期待又扭捏还面硬心虚的劲儿来。

幸好《情书》里男女主的直接对手戏并不算多,需要上感情的段落更是少之又少,这才把安西西和刘东君的演技缺陷给遮掩住。

王素秋又仔细地逐帧拉片,反复审视这个镜头之后,插嘴提了一个建议。

“是不是可以从男主抬头这里卡掉,后面一小段表情戏干脆略过,直接进转场。”

陈一鸣还没说话,祥瑞自己先就摇头了。

“这里需要有一个余味,从电影节奏来讲,跟一段上摇空镜,掠过女主给到教学楼和天空,如果可以再有飞鸟和流云是最好的。”

陈一鸣收回了已经到嘴边的话,能自己想明白那是最好。

不得不说祥瑞的基本功和艺术嗅觉还是过硬的,跳出主观禁锢,站在超然视角,立刻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祥瑞跳起来就要往外冲,“我去约外景地和演员,马上补拍。”

陈一鸣一把将妹子按住,“不急这么一时半刻的,你今天火烧火燎约完了人,算你明天就能拍好,回头这边再发现需要补拍怎么办?

你再折腾大伙儿一次吗?

经费充足也不能由着伱这么胡造啊!”

祥瑞当即被陈一鸣打击地委顿于椅上。

王素秋完全不用陈一鸣操心,已经在操作台上对补拍片段做了标注。

视角再次回到现实的男主,场景则是男二号的家。

女主的回信对学生时代的男主颇多赞美,男主和男二自然是大受鼓舞,得意忘形之下,引起了男二号妹妹女二号苗晓彤的好奇。

曾经喜欢过男主的女二号,对于两人的“女装钓鱼”的“幼稚”举动大加嘲讽,剧情自此进入男主的

这个段落祥瑞拍得没什么问题,叙事上也没多少哨,就是单纯地推剧情,不涉及太多情感与气氛的职能。

整体算是一段搞笑短剧,女二给老哥的“旧情人”送情书,结果送到了同一班级里同名同姓的男主手里。

男主拿着“情敌”的情书分外纠结,道德操守的“感召”之下,他还是把信转交了,只不过受别扭的心理所驱使,他用的是一种偷偷摸摸的方式。

于是美丽的误会就此产生。

在回忆之前,女二对两个男人有过一番毒性猛烈的冷嘲热讽,承接了之前婚礼上的毒舌人设。

她对男主的评价是“蟑螂”,对男二的称呼是“怂货”。

男主男二女二三人共同的回忆揭开了谜底,原来男二的“情书”根本就算不上是表白,因为男二根本就没那个胆量,信里的内容,不过是从文摘杂志上抄来的情感鸡汤。

男主“鬼鬼祟祟”的送信行为,没有逃过女主聪慧的眼睛,然而信里的内容,却又让她哭笑不得。

男二的“情书”自然是杳无回音,女二因为对男主的好感,倒是喜欢上了这桩代哥送信的差事。

于是一封封情书的“灌溉”之下,女主对男主的印象越发深刻,对每周固定的情书越来越习以为常,男主也因此饱受折磨,连锁反应之下,女二的热情同样是泥牛入海。

直到篮球校际对抗赛那一天,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四人偶然聚首在篮球场,男二听到场下响起男主名字的加油声,才猛然意识到问题所在。

男主与男二之间展开了一场青春与汗水肆意飞扬的篮球对决,随后当事四人站在一起,男二通过妹妹知道了自己信的去向,女主也知道了“情书”的来路。

真相大白!

两个“男人”在妹子面前保持了起码的风度,放学后就在校外来了一次1对1真男人大战。

最终两人不打不成交,叶祖鑫拉着刘东君立下追求安西西的君子之约,各凭本事互不阻挠。

于是男主自己还没搞清楚情意所指,就先一步被情敌裹挟着带到了沟里。

青春期的恋爱就是这样,说不清什么是喜欢,不明白喜欢她什么。

如果当事人身边还有喜欢指点江山的同伴,大概率会发生诸如“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情形。

别人都说我喜欢她,那么可能我真的喜欢她,吧?

这个段落是三人的共同回忆,因此祥瑞在拍摄时采取了现实主义风格,去掉了所有的柔光滤镜。

当然,通过暖色调的打光,成片效果跟女主视角的回忆还是有显著区别的。

陈一鸣发现祥瑞还挺有喜剧天分,埋梗抖包袱节奏明快,把这个小段儿拍得喜感十足。

完成度挺高的,王素秋剪这种故事性比较强的段落也比较拿手,因此陈一鸣暂时当了甩手掌柜,全程旁观一言不发,祥瑞多少找回了一点身为导演的自信。

接下来的发展证实了女二对男主男二的评价。

男主追女孩的方式就是暗地里奋发图强,让自己“配得上她”,于是他天天忙着学外语、练大字、学素描。

另一边的男二则渐渐蜕变成了类似狗头军师的角色,加上别有用心的女二号在里面搅合,让男主的高二生活多了不少鸡飞狗跳。

愉悦的高中回忆,让男主给女主的信里,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活泼与快乐。

事实上这封信的作者不是男主,而是女二。

她实在看不过去两个男人“畏畏缩缩的试探”行为,于是在信的最后直截了当地询问女主,高中阶段是否因为同名同姓遭遇到比较难堪的事情,那时她有怨恨过男主吗?

虽然依旧是旁敲侧击,但是迈出的步子明显大了很多。

轻松的桥段过后,自然要转入低沉的部分,现实里女主拆信看过之后,也进入了一段独属于她本人的回忆。

灰蓝色调下,同一间教室却散发出清冷的气息,特别是当教室里坐满了众多更具压迫感的成年人时。

黑板上写着“高二下学期家长沟通会”的字样,清楚表明了当前的时间节点。

讲台上的教师正在点评学生的期末成绩,又是一次张冠李戴的乌龙,事件主角是男主的爸爸。

至于女主的座位,空无一人。

最该笑的人却根本不在现场,恰恰说明了这个笑话有多冷。

镜头再一次转到女主家的卧室,女主从书桌前起身来到客厅。

客厅的摆设简单到寡淡,居中是一张长方形的餐桌,上面摊着一张试卷,除此之外再无它物。

王素秋熟练无比地把提前处理好的素材拉进轨道,显然他不止一次地“检阅”过这一段落,既然侧后方的陈一鸣没有开口,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往下剪。

这是女主侧的主要支线,青春片么,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终归脱不开学校与家庭。

男主回忆主要聚焦于校园,属于主观美化的部分。

那么作为对比,女主回忆就要扩展到家庭,补足遗憾与意难平的部分。

当然原剧本对这条支线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挖掘。支线本身也不存在什么绝症、单亲、原生之类的狗血情节,只是华国家庭常见的沟通问题。

工作繁忙忽视孩子的家长,听话懂事内心不甘的女儿,两者之间心灵层面的小误解。

女主回忆再一次确认了试卷事件的结局,试卷上方57的分数历历在目。

女主当然知道这不是自己的试卷,但是她有意留下了,目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刺激”一下父母。

祥瑞把这个段落拍得格外丰满,两个客串的魔影厂演员也发挥得十分出色,把内心爱孩子,却被工作拖得精疲力尽的中年夫妇形象,演得丝丝入扣。

看到试卷时的愕然,瞬间切换出来的不自然笑意,对试卷的刻意回避,掩藏在眼底的愧疚,吃饭时,两人可谓是全身都带着戏。

对比之下,安西西这个萌新被爆成了渣渣,木着脸捧着碗从头吃到尾,应该藏在底层的期待感没能完全藏住,表层的漠不关心却演成了真的,于是人物性格就显得有些割裂。

陈一鸣的处理很简单,一字谓之曰“砍”。

女主支线又不是电影的重点,起到的不过是丰富女主人设的作用,让观众知道有这回事就够了,浓墨重彩真心没必要。

陈一鸣指挥王素秋,把安西西露出鸡脚的“内心戏”全部砍掉,女主父母只保留了看到试卷的零星镜头。

至于三人交集的吃饭戏,一整段都被陈一鸣嘎了。

旁边的祥瑞咬着嘴唇避免自己叫出声来,脸上如同戴上了痛苦面具。

辛辛苦苦拍出来的大得意段落,就这样被剪成了几分钟的快切镜头。

痛!太痛了!

全部段落剪完,祥瑞才闷闷地开口说道,“剪成这样,前后不连贯了啊,家长会的话题全都没有了。”

陈一鸣头也不回地说道,“加特技呗,还好你的素材拍得够充足,快闪几帧父母穿梭客厅的画面,另一头女主呆坐在卧室书桌前无言以对,这疏离感不就来了么?

至于家长会,一字不提才对味儿嘛,正说明女主父母压根儿就不记得。”

在外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