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荷花塘水上世界

第228章荷花塘水上世界

下午张安砍了很多竹子,晚饭过后,张安就开始打造竹床。

自从上次在张二爷那里深造过以后,张安已经算是掌握了里面的技巧。

再加上张安比较年轻手脚灵活,所以这活儿做起来就比较快。

而且竹子烤青的活儿还有张建国在一旁帮忙,这样一来又节省了不少时间。

很快,两张青绿色的竹床已经做了出来。

只不过最后那一层竹笆垫子张安实在没法完成。

因为张安的功力不够深厚,划不出那么细的篾条。

到最后,张安只得扛着竹子出门,去找家里的两位老爷子帮忙出手解决。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这么算下来,张安家可算是有好几宝了。

张安刚走到门口,便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评书广播的声音。

仔细听了一段,张安便知道这浑厚,凝重,中正的声音,就是袁阔成老先生的三国演义。

走进院子,张安发现村里的几个老爷子正在里面听广播呢。

他们一个个手上提着一杆大烟枪,时不时的放到嘴里吧嗒上两口。

那烟斗子上的烟锅巴,时亮时灭。

快要熄灭的时候,被老爷子们放进嘴里吸了一口,便又明晃了起来。

“小安过来了,咋还扛着这么多竹子呢。”

看到张安进院子,张二爷和张四爷慈祥的笑了起来。

“我在家打了两张凉床,所以过来找我爷帮忙打两张竹笆。”

反正是自家老爷子,张安使唤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地方。

“我们刚才还说找不到什么事情来消磨时间,这下就来活儿了。”

听到自家孙子找自己帮忙,张二爷心里高兴得很。

他们这把年纪的人,有什么能帮到家里的就觉得很开心。

“正好他们这几个老鬼在这里,整起来快得很。”

张二爷说着,就从家里拿了好几把刀出来。

一般家里柴刀和花刀都只有一把,现在院子里人多。

所以张二爷把家里的菜刀、柴刀、镰刀和花刀都拿出来,一人一把,也不顾此失彼。

“哎呀,还说的是今天来你家听会儿录音机,这样看来这录音机也不是白听的。”

嘴里开着玩笑,但这些老爷子都笑着动上了手。

别小看这些老爷子,他们这一辈基本上篾匠活都很熟练,那粗糙的手做起活来不要太精细。

以前张安订做的那些竹篮子、竹筐子都是跟他们下的订单。

那篮子上面,简直编出了各种花活。

前后张安买了不少竹篮子,让他们赚了不少钱。

所以现在顺手给张安帮个忙的事情,一个个都非常乐意。

真别说,经验老到就是经验老到,人家花刀都不用,那篾条都裁的跟线一样。

只不过最后还得用花刀拉一遍,这样的篾条才会更薄。

张安没这样的手艺,只能帮忙破竹打杂。

当下几位老爷子一边动着手,一边听着袁老爷子那浑厚的声线。

很快就把张安扛过来的竹子给处理好了。

虽然这次要打两张竹笆,但拉竹丝拉的速度可比上次快了不少。

主要还是院子里的人比较多,这时候,张二奶奶也把酸汤煮好。

其他的几个老爷子活干完了,评书也听完了,所以就各回各家。

“行了小安,你回去吧,等明天我带到你们家去打。”

刚煮好的竹丝肯定要晾上一晚,现在天也黑了。

而且这竹笆的尺寸,即便张安记了下来都不行,毕竟有误差。

所以老爷子想着明天竹丝晾好,拿到张安家去比这尺寸做。

“那爷、奶,我就回去了哈。”

现在天也不早了,张回到家里冲了个冷水澡就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张二爷就抱着已经晾干的竹丝过来准备打竹笆。

上次张安就猜测,这么细的竹丝打垫子肯定很花时间。

果然花了一天的功夫,总算是把两张竹笆垫子给打好。

把垫子给铺上去装好,这床就已经完工了。

其实要是不着急用的话,可以在上面刷上一层生桐油。

干了之后用砂纸打磨过一遍之后,床上就会更光滑,而且柱子上也不会出虫。

。。。

进入了八月份之后,随着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村里来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也还好村里早就有准备,不然这么多人还真招待不下。

从去年开始,村里就已经有游客光顾。

但抛开过来钓鱼的人之外,其他专门过来的人数确实没有多少。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今年红岩镇火车站通车了,过来肯定比原来方便了不少。

所以现在镇子上的人越来多,村子里自然搭上了顺风车。

尤其是许多城里人,偶然间来到这个山村之后,一眼便喜欢上了这个原生态的小山村。

以前大家意识浅薄,都不大注意这方面。

但经过这一年以来,老叔有意无意的引导,大家都开始朝这方面思考。

群众的目光,在看利益方面永远是雪亮的。

抛开张安家不提,他们家搞的农家乐,这段时间生意确实好的不行。

但现在大家都知道,张安家里,农家乐并不是主业,有没有生意都不重要。

而让大家注意到的是周洋家里和张建忠家里。

这两家可以说是村里的先锋,民宿餐馆一块儿搞。

去年虽说靠着做快餐赚了不少钱,但大家最后都不大放在心上。

他们心里想着的是,等到村里没人来钓鱼了,这两家生意肯定也就没了。

但没成想,这火车开通之后,村里来的人只多不少,那生意比原来只好不差。

所以一个个看着人家的变化,心里的小九九就多了起来。

村里人有了带头的榜样,心思也就活跃了起来。

开始根据自家的条件考虑,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

人啊,不怕做不好,就怕什么都不做。

一开始大家做什么都很差,跟个四不像一样。

但慢慢的,还真被他们做出了点规模。

所以经过一年的发展,长箐村虽然还没有变成什么旅游村落的规模。

但村里的民宿、餐馆、商店还有小吃店等等都发展了起来,比原来可要好的太多。

要说有什么大的变化,张安说不上来。

但最直观的,以前村里只有张新民家一个小卖部,就跟个黑商店一样。

可现在不一样了,村里小商店都多了好些个。

而且张新民家也扩大了规模,直接干了一间宽敞的房子来开铺子。

里面加了很多货柜,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都翻了好多倍,已经有便利店的规模了。

在小山村里,商店就是一个非常容易看出村里经济条件的东西。

很多村里都只有一个商店,以前的长箐也是。

是他们不想买东西吗?是他们不喜欢消费吗?

并不是,是因为他们没有钱。

而现在长箐村出现了那么多小卖部,就能明显的看出,村里的人消费水平已经得到提高。

下午,天上的阳光被树荫遮挡着,张安舒舒服服的躺在凉床上。

吹着田野上袭来的凉风,他还嫌弃风力不够大。

旁边的大圣还抓着一把蒲扇,朝着他来回扇动,好不自在好不惬意。

“哟,你这家伙,真过上了地主老财的生活了。”

张平就像一颗从天上掉下来的水滴,打破了张安平静的生活。

“我爸说了,晚上喊你过去喝酒,有事要跟大家商量。”

“行,我晚上过去。”

张安原本听到喝酒,还以为老叔是继续想要劝他。

但张平后面补了一句,张安就知道这次是真的有事。

张平走后,张安又开始闭目养神。

但这个时候大圣开始闹罢工,手上的扇子不动了。

不过张安连眼睛都没睁开,从空间里拿了颗桃儿出来递给旁边的大圣。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桃儿能让猴扇风。

有了空间桃儿,大圣又开始高高兴兴的给张安扇起了扇子。

一人一猴这交易程度有些熟练的过分,全程没有浪费一丁点时间。

下晚来到老叔家里,这次人比较多,各个村民组长都在。

由于天气的炎热,一个个吃饭喝酒的时候都是光着膀子。

“今天把大家喊到一起,是有事情跟大家商量一番。”

酒到一半,张建文就开始跟大家说起了正事。

而桌上的大家,也开始停下了吹牛打屁的话语。

虽然还在吃着菜,但都没发出什么声音,安静的听老叔说事。

“这段时间以来咱们村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想必大家也能看到。”

老叔一说,大家都跟着点了点头。

这些天河边人多的事情,大家都不是瞎子。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去田里面,带个眼睛就能发现。

张安听了老叔把话说完,就大概懂了今天喝酒的主体。

也就是张建文前一段时间就发现,自从火车通了之后,村里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而且在入伏之后,来的人大多都喜欢在河边玩水。

所以张建文就那么一琢磨,还真被他琢磨出东西来了。

尤其是入伏之后,天气肯定一天比一天热。

到时候来村里玩水和避暑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张建文就想跟大家商量,把水淹塘那里给改造一番。

专门给弄成一个玩水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来村里玩。

听到老叔这么说,张安不得不重新看了一眼老叔。

“可以啊老叔,这都能想得到,这主意真的很不错。”

这么一搞,也就意味着长箐村就有一个初代的水上世界。

这可是一个吸引人的噱头,要是弄好了,相信很多人都愿意来。

长箐村什么都没有,就只有这片青山绿水。

村口的这条大河,在张安心里就是村里的致胜法宝。

随着大家的生活逐渐提高,游山玩水改善生活质量是必然的趋势。

而且现在镇上通了火车,想要过来非常方便,花费也不多。

而老叔有一句话说的很对,现在才把八月份。

要是快点弄好,那就算是到了十月份都有人来。

最关键的是,这不是一锤子的买卖,往后也可以继续。

老叔这么一说之后,大家都能感觉到里面的商机。

所以不出意外,所有人都同意了老叔的这个提议。

当然了,这是因为村里面的账上还有一笔钱。

刚刚老叔说了,这改造的费用,不用大家来凑,直接从村里的账上出钱。

这才是大家同意的前提,不用自己掏钱,那村里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至于村里账上的钱,没到自家口袋里,大家也不认为那是自己的钱,花着也不心疼。

就这样,头天晚上大家刚把事情给商定好了,第二天老叔就开始召集人手开始动工。

原本从桥头到水淹塘只是一条田埂大路,但现在被铺上了青石板。

让人走在上面,颇有一种古代村落的感觉。

而水淹塘原本就是一片河滩,上面都是上游从下来的河沙。

这会儿经过一番改造,周围的杂草和刺藤也被处理掉。

由于面积宽大,看上去就像是一片沙滩似的,足够很多人在上面玩耍。

而原来的水淹塘也变成了过去式,被村里重新改了新的名字。

因为水淹塘的河水里,有不少荷花生长着。

而且这个季节,粉红色的荷花开着,风景简直不要太好。

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管这里叫荷花塘了。

就这样,长箐村里的第一个玩乐项目-荷花塘水上乐园正式成立。

刚开始的一天,总共就来了几十号人,人数不多,但比去年已经是有进步了。

可从第二天开始,村里的人流量开始直线上升,达到二百多号人。

不过也能理解,这么热的天气,人家过来就是想着避暑。

有这么一个玩水的地方,谁听说了不想过来看一看。

但是,最后因为来人太多了,导致每天晚上都留下了很多垃圾。

即便是设立了很多垃圾桶都没用,还是得人工去处理。

最后村里经过商量,打算开始收取费用。

这个倒不是门票钱,应该说是卫生管理费用。

这样一来,村里的一些人有活干了,而每天的环境也都能保持干净。

而且村里也顺带想着,把之前投入的改造费用回收一下。

费用倒是不多,大人两块,小孩一块。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