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凡尔登条约(求追订月票)

如今整个欧洲各国都陷入了经济危机之中,使得他们国内的经济濒临崩溃。

无数失业的工人以及手工业者有组织的走上街头,举行罢工和游行。

要求政府提供就行岗位以及面包,并要求雇主减少他们的工作时长。

游行的队伍从伦敦、巴黎这些大城市逐步向周边扩散。

也从英国、法国这两个国家向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同神圣罗马帝国各邦蔓延。

他们纷纷要求自己的国王停止对华夏的战争,恢复贸易,从前线撤军。

内部的不稳定使得欧洲的君主们无力再发动对华夏的进攻了。

而情报司的侧重点也发生了改变,以往情报司比较关注各国的上层人物,以及发展他们身边的人收集情报或者策反。

现在情报司开始有目标的支持各种武装暴动,给一些工人领袖提供资金以及武器的支持,以帮助他们进行罢工和武装暴动。

此外一些在战争中利益严重受损的贵族,以及庄园主也加入了进来。

当然,这些工人领袖在得到了华夏的支持后,也改变了自己的纲领。

原本很多人都是谴责华夏军队挑起战争以及李兴祖这个“欧洲吸血鬼”对整个欧洲进行的财富掠夺。

如今他们将矛头纷纷指向国内的期货投资客,以及国王、贵族的贪婪。

并要求恢复同东琉球公司的合法商业贸易,以增加本国的就业岗位。

欧洲的工人们开始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不过此时他们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因此他们也开始联合农民一起反对封建农场主。

面对这些工人农民的要求,欧洲的封建贵族同新兴资本者一起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在巴黎,国王直接让禁卫军开到街头对游行的群众进行血腥的镇压。

在伦敦,查理一世直接逮捕了大量组织罢工的元凶,将他们送上了断头台!

在马德里,大量的参与武装暴动的头目被西班牙国王送上了绞刑架。

在欧洲各国的疯狂镇压之下,各种争取权益的运动很快就偃旗息鼓,进入了低潮期。

当然这些武装暴动不仅在英法等国爆发,同时也影响到了华夏在控制的荷兰、北德意志以及波兰地区。

东琉球公司率先宣布,他们所雇佣的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长不得超过10小时,如果超过10小时将支付双倍的加班费用。

另外雇员每周可以带薪休假一天。

之后荷兰等地的商人也不得不跟随东琉球公司的步伐,宣布实行这些政策。

另外华夏政府也颁布了一些规定,比如游行必须递交申请,被政府批准后,便受到保护,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和区域进行游行。

资本者和封建农场主不得干预。

另外华夏在这些占领区,实行了雇佣劳工最低薪资制,雇主向雇员支付的薪资不能低于政府给出的最低标准。

不然华夏政府有权对其做出处罚。

其实这些政策在华夏本土早就已经颁布了,如今在欧洲实行,使得他们很快就收伏了民心。

加之东琉球公司的雄厚资金使得他们很快就垄断了多个产业。

商业同生产得到恢复之后,这些占领区也很快趋于稳定。

然后华夏宣布这荷兰、北德意志、波兰及沙俄统治区,废除原来的荷兰盾、卢布等货币,统一使用华夏银元。

不过给予了这些地区旧币三个月的期限,三个月内旧币仍然可以流通,居民可以按照当前的汇率去银行兑换华夏银元。

三个月后原有货币一律视作废币,停止使用流通。

华夏对其他欧洲各国的交易只收华夏银元而不收其他国家的货币。

这样一来华夏银元就变成了各国贸易的结算货币。

另外为了统一东西方之间的金银对换差,自乾熙九年开始,华夏所统治的区域全部统一调整为1两黄金兑换12两白银。

以避免出现有投机商利用兑换差进行投机倒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原本欧洲各国已经逐渐停被镇压下去的武装暴动,在看到华夏控制地区工人的待遇后,有了追求的目标。

在情报司资金的支持下,他们又重新恢复了集会。

另外此前的失败,也让他们得出了结论,无论是保守的封建贵族势力,还是新兴的资本,他们都不会轻易对自己做出让步的。

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要进行武装斗争。

布朗基原本只是巴黎钟表店的一个钟表匠,他联合了巴黎的一些工商业者以及工人组建了一个叫做“巴黎社团”的小团体。

情报司看中了这个“巴黎社团”,于是开始向布朗基投入资金,让他用于“巴黎社团”的推广宣传。

更是为“巴黎社团”提供武器,使得布朗基发展出了一个自发武装“巴黎卫队”。

在金钱的作用下,不少法国社会同情或者支持工人的名流同思想家也开始为布朗基站台。

加之其本人拥有较高的演讲天赋,很快就使得“巴黎社团”壮大了起来。

不仅是巴黎,里昂、马赛、土伦等地也纷纷建立起了“巴黎社团”的分社。

这使得波旁王朝产生了恐惧。

路易十三下令逮捕布朗基,并取缔“巴黎社团”。

于是“巴黎卫队”同路易十三手下的军警爆发了激烈冲突。

尽管“巴黎卫队”拼命的抵抗,但是最终还是寡不敌众。

布朗基本人于巴黎的一个小酒馆,被路易十三的禁卫军抓捕,关进了臭名昭著的“巴士底狱”。

这里是法皇路易十三用来关押重要犯人的一个要塞,可以看做是法国的东厂诏狱。

于是法国国内爆发了更大规模的罢工游行,数十万法国人走上巴黎的街头,要求路易十三释放布朗基。

此时的李世祖意识到单靠“巴黎社团”自己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根本就无力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

于是借口有法国士兵越境到荷兰抓捕工人,向法国宣战。

而此时法皇路易十三也已经被国内的武装暴动搞的焦头烂额,他也想借助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的矛盾,于是法国政府也积极应战。

并号召法国人民停止暴动,一起同心协力抵抗华夏的入侵。

为了鼓舞士气,法皇路易十三更是亲临前线指挥法军作战。

荷法边境一带有一片著名的高地,叫做“阿登高地”,这里多森林、泥炭地、荒地和沼泽,因此也被称作“阿登森林”。

这一地区易守难攻,是法国东北部的屏障。

也正是因为“阿登森林”的存在,才使得路易十三有底气向华夏人宣战。

这里骑兵将难以发挥出激动性。

而且复杂的地形也将使得华夏人的重型火炮举步维艰。

尤其是一个叫做阿登罗什城的古堡,这座石头古堡占据着小城的制高点,三面环水,易守难攻。

法军将这里作为阿登地区的防守核心。

正如法国人预料的那样,在阿登地区无论是华夏的步兵还是骑兵皆进展缓慢。

没有了重型火炮的支援,华夏军队果然进攻受挫。

而他们极为倚重的哥萨克骑兵也无法穿越阿登森林,去截断法军的补给线。

阿登罗什城更是固若金汤,华夏军队猛攻一月有余,都没有能够攻克此城。

法国人在阿等地区取得的局部胜利,也重新鼓舞了欧洲各国,英国同西班牙都准备向法国派出援军,支援法国人民抗击华夏。

不过法国人万万没有想到,抵达法国北部沿海的不是英国人,而是华夏的登陆部队。

吴三桂带领五万人从法国北部的加来地区登陆。

此时法军的主力全部都在阿登地区,加来的守备十分空虚。

得知华夏人在被自己背后登陆的路易十三赶紧派出3万精锐部队奔赴巴黎。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一旦在加来站稳了脚跟,自然是直扑法国的首都巴黎。

不过法国人没有料到,大张旗鼓向巴黎突进的华夏军队其实只有3千人而已。

吴三桂率领的华夏主力,此时正直扑法国北部的著名要塞城市色当。

因为这里不仅是整个法军的指挥中心,补给基地,更是路易十三本人的所在地。

华夏装备了大量的龙骑兵,因此他们突进的速度很快,仅仅五天时间就从沿海的加来,突进到了荷法边境处的加来。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城下密密麻麻的华夏骑兵,路易三世始终不相信华夏人已经杀到了色当。

华夏人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轻易的击溃了各地前来色当的法国“勤王之师”。

很快他们便对色当要塞发起了进攻。

由于皇帝本人亲自坐镇,此时的法军士气还是比较高昂的。

不过随着华夏的重型火炮被运送到了色当前线,这里的失守也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在坚持了5天后,法皇路易十三率领7万法军在色当要塞向华夏投降。

消息传到巴黎后,法国举国哗然。

由于补给被断,坚守阿登地区也已经失去了意义。

最终在法皇路易十三的亲自劝降下,阿登罗什城的法国军队也放下武器投降了。

此战法军先后阵亡3万5千人,投降被俘的军队高达八万余人。

被俘的路易十三只得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第一,法国将北部边境包括阿登森林在内的山地划归荷兰。

第二,释放之前在被逮捕的东琉球公司雇员,以及返还侵占的东琉球公司资产,并给与这些个人补偿。

第三,法国全面开放所有的港口,并向华夏提供“片面最惠国”待遇(即法国单方面为华夏提供最低的关税。)。

第四,法国立刻断绝同英国的一切官方民间来往,并立刻向英国宣战。

第五,法国支付5亿华夏银元的战争赔款,分三年付清。

第六,法国割让其在非洲的殖民地马达加斯加岛以及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给华夏帝国。

第七,法国北部从巴黎到色当一线变成非军事区,法国不能驻扎军队,只允许进驻少量的警察以维持地方治安。

第八,法国的俘虏,将被送往埃及苏伊士,参与运河的挖掘工作,直到法国政府付清所有赔款。

第九,法国政府不允许血腥镇压国内的工人,并立即释放“巴黎社团”的领导人布朗基。

第十,法国不允许干涉华夏在欧洲其他地区的行动,尤其是吞并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南德意志地区。

第十一,华夏会在色当驻军,直到法国完成了上诉的所有条款!

由于这个合约是在巴黎附近的凡尔登签署的,所以又被称作《凡尔登条约》,民间俗称“凡尔登十一条”。

客观的说这个合约十分苛刻,但是路易十三在华夏人手上,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他只能签约。

虽然说是割地赔款,但好歹法兰西还在,比起如今一片焦土的柏林,巴黎已经十分幸运了。

而获释后的布朗基,已经从之前“巴黎社团”的一个小头目,变成了一个全国皆知的政治家。

很快“巴黎社团”就以丧权辱国的《凡尔登条约》为借口声讨路易十三。

并在全国组织起了更大规模的暴动。

八万法军虽然被华夏送往了埃及,但是他们的武器如何处理,《凡尔登条约》并未做出明确规定。

于是李世祖将这些武器半卖半送的提供给了欧洲各国的暴动组织。

“巴黎社团”下属的巴黎卫队在得到了这批武器支持后,一下子扩充到了2万多人。

而曾经被关押在巴士底狱的布朗基知道里面还被关押着无数试图推翻波旁王朝的政治犯。

乾熙九年一月三日,1万多手持武器的巴黎卫队攻占了这座臭名昭著的监狱。

巴士底狱的失守也正式敲响了波旁王朝的丧钟。

之后巴黎人民在“巴黎社团”的带领下,直接攻入了凡尔赛宫,并将路易十三这个高高在上的法国皇帝以及他的那些亲信大臣们关进了巴士底狱。

巴黎社团的成功上位,激励着更多欧洲国家爆发了武装斗争!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