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崇祯皇帝继位,银子流入辽东(求追订月票)

此时的皇城早就是戒备森严了!

东安门外的守卫足足是平时的两倍。

这让朱由检有一种不安的感觉,难道皇兄真的出事了?

进入了东华门后,紫禁城内的气氛更是紧张。

除了原本的禁军护卫,好多了许多手持棍棒的武太监。

当初魏忠贤怂恿皇兄进行“内操”趁机训练出了三千太监,这些人如今算是派上了用场。

魏阉果然是狼子野心,蓄谋已久!

就当快要到乾清宫的时候,朱由检突然被李永贞带进了附近的养心殿。

李永贞笑着说道:“陛下如今尚在午休,还请信王殿下在这里歇息片刻,待奴婢去乾清宫确认一下情况。”

不久后一个太监走了进来。

这人原本在朱由校宫里待过,所以他认得此人。不过这人之后跟随曹化淳去了坤宁宫。

杨坤轻声说道:“养心殿管事太监杨坤拜见信王殿下。”

“皇后娘娘让奴婢给殿下带一句话,这次殿下见到陛下机会难得,务必要想方设法留在京城!”

刚才路上李永贞防范甚严,根本就不让自己同王承恩有交流的机会。

此刻这个杨坤突然出现在面前甚是可疑。虽然他曾经在坤宁宫呆过,但根本无法证明就是皇嫂派来的人。

而且皇嫂也没有理由让人将此前这番话重复传达一遍。

看来这很可能是阉党的阴谋!

朱由检说道:“谢过皇嫂关心,不过本王早就该外出就藩了,故而主动向皇兄奏请。本王实在无意留在京师了!”

见朱由检这么说,杨坤急了,他说道:“这都是魏阉的阴谋,殿下千万不要上当啊!”

朱由检说道:“正因为如此,本王才要远离京师这个是非之地。若是皇嫂有心帮忙,不妨在皇兄面前替本王求一个好些的封地。”

二人的谈话隔壁的王体乾同魏忠贤听的是真真切切,原来朱由检是怀着避祸的心思。

不过这样也好,只要他朱由检远离京城,不参合皇位继承就好。

但是一个杨坤还不能让他们彻底打消疑虑,万一朱由检是装的怎么办?

于是王体乾看向了自己的心腹王承恩。

然后他们便走出了暗阁。

王体乾小声说道:“这些年你在信王身边也辛苦了,只要能够搞定信王就藩,咱家同魏公公担保让你进司礼监!”

对于太监来说司礼监是他们每个人的终极目标,几乎没有太监不想进司礼监的,就如同文人们进内阁一般。

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太监挤破头的想进入“内书堂”学习。

王承恩赶紧说道:“奴婢谢过王公公同“九千岁”的赏识!”

很快王承恩便来到了朱由检的面前,兴奋地说道:“刚才奴婢去找司礼监的熟人打听了,陛下已经下旨王爷就藩河南信阳,赐庄田5千顷。”

说实话信阳不是啥好地方,五千顷(50万亩)的庄田虽然不算少,不过比起潞王的4万顷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朱由检做为天启帝唯一还在世的兄弟这个就藩属实有些寒碜。

不过朱由校很清楚,王承恩肯定是代表魏阉再一次来试探自己。

此时他也表现的很兴奋,大声说道:“太好了,本王终于可以去就藩了,我这就去向皇兄谢恩。”

说罢便要走出养心殿。

正在此时李永贞走了过来,说道:“信王爷何事如此高兴?”

朱由检轻声说道:“李公公,听说皇兄已经将我封到了信阳,可有此事?”

李永芳说道:“王爷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这只是司礼监的建议,陛下还没有最后决定。请信王殿下随我来吧!”

天启皇帝朱由校近期身体不断的恶化,开始出现了咳血的症状,如今已经无法下地行走了。

他明白自己的大限之日已经不远了。

皇位继承就成了头等大事。

虽然大明并没册封遗腹子为皇太子的先例,不过魏忠贤还是做了尝试。

他说道:“如今任皇贵妃已经怀有5个月身孕了,奴婢觉得一定是一位太子,陛下何不提前为皇太子取好名字,并将其册封为皇太子。”

天启帝朱由校其实很重视自己的皇子,已经故去的三个皇子他将每一个都追封为了太子。

这在大明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对于这次任皇贵妃的怀孕,他并没有多激动。

他心里清楚自己的身体根本就无法让嫔妃怀孕,这多半是魏忠贤等人搞的鬼。

所以他并没有答应魏忠贤的请求。

只是反问道:“魏公公绝得朕已经等不到自己的皇儿出世了吗?”

魏忠贤只得诚惶诚恐的说道:“奴婢不敢!”

朱由校知道如今自己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虽然他很想有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皇位,不过皇后张嫣说的对。

如今大明的天下并不太平,国内起义风起云涌,关外辽国公李献忠虎视眈眈。

即便任妃真的怀了自己的骨肉,这孤儿寡母的如何坐稳大明天下?

在心里他早就已经就决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唯一的皇弟,信王朱由检了。

不过他已经觉察到了宫内气氛的不正常。

自从上次病倒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首辅孙承宗,肯定是魏忠贤封锁了皇宫,不让外官进来。

就连皇后张嫣也只能隔三差五的见上一面。

所以这次魏忠贤奏报信王连续上书请求出京就藩,他才说需要当面听一下信王自己的意思。

很快朱由检就被带到了乾清宫的暖阁之中。

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皇兄了,此时的朱由校双目无神,面部有些浮肿,毫无血色。

一看就是重病缠身的样子。

朱由检的眼眶有些湿润了,他几乎是带着哭腔说道:“臣弟,给皇兄请安了!”

朱由校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说道:“皇弟又长高了!”

然后对着魏忠贤说道:“魏公公,皇后还没有到吗?”

尽管很不情愿,不过魏忠贤最终还是把皇后张嫣给请了过来。

毕竟此时皇宫在他的掌控之中,张嫣一个女流之辈自然掀不起啥风浪。

很快张嫣也来到了乾清宫。

张嫣说道:“几日未见,陛下的气色好了许多,信王殿下也在啊!”

朱由校很快也向张嫣施了一礼说道:“见过皇嫂!”

张嫣说道:“臣妾刚才还在宫中为陛下放风筝祈福,看来是有效果了,陛下果然有所好转!”

这是此前朱由校同张嫣约定的暗号,只要她得知信王入宫,便向宫外放指定的风筝。

而孙承宗看见风筝后,便会拿着之前他赐的令牌,带兵硬闯皇宫。

当然了这个消息要传给宫外孙承宗也不容易。

好在曹化淳愿意帮忙,利用情报司的渠道将这个消息告知孙阁老。

此时她要做的事情自然是配合朱由校拖延时间,等孙承宗带人进宫。

于是张嫣开始同朱由检唠起了家常,王妃好不好,信王府还住的习惯吗?

尽管魏忠贤感觉有些蹊跷,但皇家在唠家常,他一个奴婢也不好插嘴。

最后朱由校总算是言归正传,说道:“朕听闻皇弟想要外出就藩?”

朱由检说道:“按照大明的祖制,臣弟早到了该外出就藩的年纪,也该是离开京师了!”

张嫣说道:“如今陛下龙体抱恙,王爷作为陛下的亲弟怎可离开京师?”

“你的信王府才刚刚建完,好歹也住一阵子再说啊!”

张嫣这个贱人真是多事,魏忠贤在一旁恨的牙痒痒,可这个时候自己根本就无法插嘴。

果然不久后朱由检就改口了,说道:“皇嫂教训的是,此事确实是臣弟鲁莽了!”

这时,李永贞神色匆匆的来到了暖阁外。

魏忠贤一看他那慌张的神情就知道出事了,赶紧借故来到了暖阁外。

李永贞看见魏忠贤出来后,赶紧将他拉到一旁,小声说道:“干爹,大事不好了,孙承宗拿着陛下的令牌要闯宫。这次他带了羽林营,小的们抵挡不住啊!”

虽然魏忠贤下令不让孙承宗进宫,可是他手里的令牌并没有失效。

此时他若是铁了心的想要闯宫,他们的确是无法阻止。

自己手下的武太监虽然战力不俗,但肯定架不住羽林营,和这群装备精良的正规军没法比。

而且这事真要闹大了,还是自己这边理亏。

李永贞说道:“干爹,此时您老人家可不能犹豫啊,今天又是信王,又是皇后还有孙承宗,很明显这帮人是串通好了,他们这是要向我们下手了。”

其中的利害关系魏忠贤何尝不清楚,恐怕陛下这是要传位给信王了。

但此刻他根本就无力阻止,除非他挟持陛下同信王。

但是这样一来同造反无异了。

陛下本来就活不了几天了,就算他能杀了信王,可是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藩王,无非是换个人登上皇位罢了。

以陛下对自己的信任,应该不至于对自己赶尽杀绝。

此时王体乾也赶了过来,他对魏忠贤说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魏忠贤尽管权倾朝野自称“九千岁”,但他只是为了掌控朝政,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要“九千添一变万岁”。

说到底他只是天启皇帝的一个奴婢而已。

经过了一番斗争之后,他说道:“通知小的们,让孙阁老进来吧!”

看到魏忠贤最终妥协,王体乾也不免心灰意冷,他已经预想到自己的结局了。

最终孙承宗还是来到了乾清宫。

见人已经到齐了,朱由校也就不装了。

他说道:“信王朱由检听旨,将信王朱由校立为‘皇太弟’,朕百年之后由信王继承大统。”

朱由检此时赶紧跪地,说道:“臣弟何德何能,还请皇兄收回成命!”

朱由校之前强撑,如今已经体力不支了,他靠在皇后张嫣的身上,拉着朱由检的手说道:“大明江山社稷为重,吾弟不可推辞!”

朱由检此时已经热泪盈眶了,他说道:“皇兄放心,臣弟定然兢兢业业,守护我大明的江山!”

朱由校说道:“皇兄当初继位时也差不多是皇弟这个年纪,未能领会到父皇的深意,以至于酿成了今日辽东的‘藩镇之祸’。”

“孙阁老是朕的老师,如今也是内阁首辅,遇事不决可多问孙阁老的意见,尤其是对于辽东之事,切莫轻率!”

孙承宗伏地说道:“老臣定然竭尽全力辅佐新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由校看了看身旁的皇后张嫣,说道:“中宫配朕六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

朱由检说道:“皇嫂对臣弟颇为照顾,臣弟自当妥善照顾,皇兄勿忧!”

最后他又看了一眼魏忠贤,说道:“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宜委任!”

此时朱由检早就恨透了魏忠贤,不过当着自己皇兄的面他也不好违逆了他的意思。

只好说道:“臣弟谨遵皇兄旨意,定然会继续重用魏公公!”

天启帝此举无疑是在朱由检面前保了魏忠贤一命。

魏忠贤十分感激,跪地说道:“老奴承蒙陛下厚恩,一定辅助信王,不敢懈怠!”

看到天启帝在弥留之际,还是如此信任魏忠贤,众人其实都有些不解,不过这时候他们也只能顺从。

最后朱由校对朱由检说道:“吾弟当为尧舜!”

天启六年(1626)十二月初八,天启皇帝朱由校病逝于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年仅22岁。

根据天启帝生前的遗诏,以及大明“皇帝无嗣,兄终弟及”的祖制。

年仅16岁的朱由检成为了大明第十六代皇帝,年号崇祯。

崇祯皇帝继位后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是任命王承恩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并将多尔衮提拔成了乾清宫管事太监。

内阁则仍然交由首辅孙承宗统领。

并下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负责统筹天启皇帝的丧仪。

责令工部立即修建天启皇帝的陵寝。

魏忠贤为了试探崇祯皇帝会不会对自己下手,令自己的死党司礼监掌印王体乾向崇祯皇帝要求告老还乡。

崇祯皇帝不允。

此后王体乾一连提交了3次,皆被崇祯驳回,并让传话让其不用多想,好好当差。

朱由检这一系列操作使得之前胆颤心惊的阉党们也稍稍放心了一些,毕竟天启帝明确要求崇祯皇帝要重用魏忠贤。

但是阉党的气焰已经嚣张不起来了,其实去年开始已经有大批阉党官员辞职了。

如今他们更加是惶惶不可终日,就算天启帝保了魏忠贤,可没保他们啊?

之前这些人干了多少坏事,他们自己心知肚明。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东林党人孙承宗担任首辅,东林党向他们清算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就算他们辞官回乡了,将来一样回遭到清算。

思来想去,这天下只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辽东。

他现在所能做的也就是尽快将家产转移给自己家中的侄子,让他们带着这些财产去辽东。

即使多交一些税给李献忠也无妨,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辽国公能够护他们周全了。

于是乎大量的阉党成员开始偷偷变卖自己名下的家产,将自己的子侄和巨额的财产以及自己的产业转移到辽东。

说实话,辽东的文武其实一直不理解,为啥李献忠不支持魏忠贤乱政,反而让崇祯继位?

李献忠帮助魏忠贤搞一个幼主出来或许不难,但是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他很清楚他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崇祯皇帝,也不是孙承宗的羽林营。

而是大明的士绅阶级,大明烂到根的那套官僚体系。

即便是自己用武力夺过了大明的江山,但是这些问题依然得不到彻底解决,只是暂时缓解了矛盾。

最好的办法就是借着别人的手将这一切全部推倒重来,自己才能彻底激活当下的社会。

辽东只是一个特例,因为这里没有强大的地主和士绅官僚,最强大的是卫所同大小将领掌控的土地。

这些人不敢和自己作对,因为他们的核心利益不是土地。

所以无论自己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他们都会执行。

而且辽东每年都可以开辟出不少新的荒地,不够还有漠南同朝鲜。

土地问题并不严重,完全可以做到耕者有其田。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后,原本名下千亩买地加征契税的政策,进一步被强化了。

现在只要超过百亩买地就被加征50%的契税。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如今所有人都知道,辽国公李献忠不喜欢自己的下属囤积土地。

更有传言不光是购买土地,就连现有名下土地超过100亩的人都可能会被加征关税。

一些有先见之名的地主们,为了规避风险纷纷开始处理自己手中过多的土地。

要么将其转移到自己族中子弟名下,要么干脆直接卖掉。

辽东目前已经有商品社会的潜力了。

因为大量的工人阶级出现,使得他们手中有多余的银两可以用来购买东西,包括土地。

辽东没有苛捐杂税,而且官府规定,租赁土地的田租不允许超过土地产出的5成。

此外田租的收取必须去掉田税后再计算。

这样一来即便是佃户们也是有余粮的。

许多百姓纷纷添置田地,使得辽东的土地逐渐从地主手中向普通百姓手中转移。

范文程笑着说道:“启禀辽国公,大批的阉党成员正在将家属和财产转移到辽东。根据推测仅仅是天启七年的头两个月,他们带入辽东的银两就超过了800万两。”

其实目前辽东的财政情况也很不乐观,由于随时可能同朝廷交恶,所以他们在内地的产业受到了影响。

李献忠自己名下的产业基本都转移了。

玻璃、香水作坊,甚至是“天上人间”的股份表面上都转移到了京师同南京的勋贵名下。

当然实际上的运营管理还是原来的人在做,虽然股份挂在这些勋贵名下,但是利润辽东也会拿。

只是让人家帮忙每年总要损失几成的利润。

这样可以确保即使同朝廷开战了,崇祯也休想直接抄李献忠的产业来充实国库。

辽东去年增兵了3万,又在漠南地区驻军做了大量的投入,导致整个天启6年辽东第一次出现了赤字。

当年收入880万两,支出则高达960万两。

支出已经直奔1000万两了,李献忠驻军漠南是一项很大的支出。

所以李献忠需要向人借钱了。

大明的商人都是地主老财,宁可把银子堆在地窖里发霉,也不会想着用他们去生更多的银子。

加上辽东商贸的发展,没有银行实在不方便。

辽东还能通过海运和辽河走水路运银。

伱要是从辽东去归化城做卖买,得拉着银子走上几千里路。

所以李献忠在辽东正式开设了辽东银行。

只要将银子存入辽东银行,3个月给1%的利息,1年则是4%。

少于三个月没有利息。

由于辽东无论是经商还是土地商铺买卖都需要许可证,要门你有辽东本地的户口,要么你有巡抚衙门颁发的奖赏许可证,才能买卖。

所以这帮“阉党”子弟的身份就成了大问题。

辽国公为了避免将来同朝廷闹翻,凡是阉党成员本人辽东不接受。

但是可以接收他们的家属。

存5万两在辽东银行作为抵押就可以获得一家人的居住资格,存10万两就能够获得经商资格。

家族人口超过50人的得翻倍。

原本要开始银行李献忠起码要一次动用500万两银子的备用金

这么一来这些阉党子弟便成了辽东银行的备用金储户,辽东银行刚开张,便收到了600万两银子。

其中田尔耕一个人就存了60万两。

而且他们这些银子是押金的性质,不能提出本金,只能支取利息。

久而久之商人们发现这个辽东银行很方便,比如从营口到开原做卖买,无须再运银子了。

凭借银票就能取银子,赚了银子后可以当地存,异地取。

小额的异地取银是免费的,大额的则要缴纳一个手续费,但是算下来比自己运便宜多了。

而且存银行真的有利息拿。

辽东银行的放贷也很方便,有资产或者担保人就能够贷款,而且一般的年息不超过20%,比市面上的高利贷便宜多了。

当然缺点是目前辽东银行的网点还比较少。

只有广宁、辽阳、营口、旅顺、沈阳、开原、归化城这七个网点。

辽东银行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资金缺口的问题,还极大促进了辽东商业的发展,也变相增加了大量的税收。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感谢书友“张鸣仁”、“帝者归来”、“好ID都是装逼”、“韩老魔啊”、“20170622121606649”、“20190419212251434”、“201711291754203”、“衣公子”、“活生生的佛”、“风雨江湖”、“诗雨画风”、“标552”、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