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报道时,姬景行第一次亮相引起一些同学的讨论,而后颇为低调的他慢慢就淡出了这些傲气的同学的视线,
固然是因为姬景行的刻意为之,事实也是谁会在意一个农村过来的转校生呢,哪怕他的爸爸是学校的老师。
彭城矿务集团是早年苏省直属彭城矿务局改制过来的。
主要从事煤矿资源的开采,各个矿区遍布彭城每个角落,深刻影响着彭城人民的日常生活。
那时候的大型地方国有企业,都远比地方政府有钱,几乎每个矿区都有自己的学校,资源,矿区住宅等等。
相对也形成了一种比较奇怪的阶级,这个叫企业职工。
在许多人心里,彭城市区好过大部分居于城乡结合部的矿区,矿区又看不起相对更贫穷的乡下。
市里人高于企业职工,企业职工高于乡镇农业人口。
姬景行就读的就是这样一所矿区附属中小学,所以这些矿工子弟面对他们以为乡下来的姬景行,自然而然有着那么一股优越感,当然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这个词。
不一定欺负你,但是肯定不会特别亲近你,部分性格恶劣一点的同学,还会给你起个充满歧视意味的外号!
上一世姬景行也受到过这种待遇。
由于父亲是老师,而且母亲去世的刺激,他也自己振奋了一段时间,加上有个好的老师引导,学习在班级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也没有什么人欺负他。
经过半个学期的磨合以后,他也就慢慢融入了这个集体当中,虽然还有部分同学鄙视的看不起他的贫穷,但是也不会说在明面上。
重活一世,他也没有了那些幼稚的自我表现欲,非要凑上去和别人凑近乎。
所以给同学们的感觉就像是默默无名的小透明一样。
不过这样也正如他所愿,本来也就习惯安静。
目前,他想的是最多的是如何弄一点小钱,让自己过得宽松一些,改善一下饮食和居住环境。
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给自己打一个好的基础,经济和身体基础。
班级里这些幼稚男男女女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有些同学上辈子和他处的相当不融洽,有过小摩擦。
但是都绝境重生了,谁还惦记着这点尚不知可不可能发生的小事。
那就真是白重生了!
周五放学,姬父骑上重庆80摩托车,要带着兄弟俩回老家。
这是重庆建设于1982年,引进雅马哈V80摩托车技术生产的,在姬父那个年代,是特别流行。
相较雅马哈等进口品牌,这个男女都可以骑,而且价格便宜了不是一星半点。
对于姬景行说,是一个充满回忆和故事的小摩托,它载着姬景行走遍了所有儿时的道路。
不过再过两年它也就退休了,一直放在家里车棚里面吃灰,等到大学某个寒暑假回来,车子就不见了,不知是送人还是卖了废铁。
“到时候也把你洗洗擦擦收藏起来,让你好好养老!”姬景行摩挲着摩托车座椅,暗暗想着。
没办法刚重生,看啥都感觉亲切。
出了矿区,沿着大吴镇的206国道,行驶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经过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车子便转向进到了路边一个小村庄。
土路两边还种着已经变得微黄的小麦,土路尽头正对着马路的的那一间房屋,就是姬景行自家盖的房子。
一个带院的三室一厅,原先门口有个土坡,姬景行曾经两次在这摔断了了胳膊,还都是右胳膊……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门口的大铁门并没有锁,兄弟俩下了摩托车,姬父便直接推了摩托车,进了门。
姬景行的视线不断在院中游曳,苗圃和廊柱,院落和楼梯,角落的芭蕉树和苗圃的月季花。
有很多熟悉,但也有陌生。
露天的院子中,有一位身材矮胖,面容慈祥的老太太正用着煤球炉炒着什么菜,淡淡的香味顺着蒸汽飘荡~弥散~姬父对着老太太招呼
“娘。”
正对着院子的客厅里,闻声出来一位身材高大壮硕的老人。
面容严肃,额头的一道疤让面容带这一丝凶悍。
姬父喊了声
“达达!”
姬景行和弟弟也喊了爷爷奶奶。
姬景行面带复杂的看着二位老人。
他从小是在姥爷姥娘家长大的,作为姥爷姥娘家三代里第一个孩子,能想象到姥爷姥娘是多疼爱他。
而爷爷奶奶呢,姬父兄弟四个,个,还有两个孙女!
姬景行在第三代排行老四,父亲是个中不溜,母亲又不被二老喜欢。
到了他们这,自然也是小透明,有好吃的也许轮不到这兄弟俩,但要是闯了什么祸,挨揍可不兴少一丁点。
但是大多数时间是被无视的。揍你管教你那至少说明人家把你当回事。
母亲去世以后,老两口说是为了照顾这两个没有了母亲的可怜孙子。
把经营了六七年的店铺,过给了自己小闺女一家,就搬了过来。
实际上呢,老两口之前为了方便,是在店铺里面住的。
这些年,年龄也大了,精力也越发的不济,几次想把店铺找人接手,去儿子家养老了。
可是两人偏心的厉害,还有些势力眼,偏疼两个出嫁的闺女,又格外在乎在市里当官的大儿子。
有好事首先想到自己两个闺女,要出力就想起自己儿子来了。
所以除了在彭城市里的大儿子一家。剩下三个儿子也都心知肚明,对他不太待见。
两个闺女她们不能去投靠,大儿子虽然孝顺。但是在彭城市里,没多余的房子,儿子孝顺,城里的儿媳妇可厉害的紧,大儿子还指望儿媳妇家里帮衬。他俩不敢去。
老二当过兵,性子也硬,这老两口也不太中意。
老四蔫蔫的看着没脾气,但是主意也正,不太听自己的话。
只有这老三没脾气,性子软,又听话。
所以老两口早就琢磨想去三儿子家养老。
姬景行母亲在的时候,因为母亲暗戳戳的反对,虽然几次动议,但是都没成,加上前几年生意好做也不舍得,身子骨也中用,就算了。
但是这几年生意越发的难做了,老两口也曾想着不行就先回老屋去住着,再慢慢计较。
不曾想三儿媳妇前面去世了,当时看着没了娘的两个孙子,也确实感觉可怜。
也假意问了姬景行兄弟二人,想不想爷爷奶奶过来,但实际也不曾考虑过兄弟二人的意见。
便打着照顾兄弟二人的名义,搬了过来。
可哪有什么孩子需要他们照顾呢,兄弟两人一直是跟着姬父凑合过,后面姬景行高中住宿。
大学便出去上学,弟弟初中跟着父亲在齐山矿校,初中毕业去了东山技校,也是住宿,除了周末偶尔回来,平时也不在家。
兄弟两人更是被老两口要求早早就学会了做饭,衣服也都是自己洗。
如果仅仅是如此也便罢了,儿子给父亲养老天经地义。老人和孩子虽然有代沟,可如果仅仅是井水不犯河水,也能相安无事。
可这二老不是安生性子,搬过来以后,兄弟二人寒暑假在家或者周末在家,好不容易放个假。
整天被他们二人在背后嘀嘀咕咕,整天使唤来,使唤去,孙子是真当孙子使唤了。
最简单一个卧室,天天换来换去,夏天住主卧,觉得凉快,冬天又要搬到次卧里面去,说冬天主卧冷。
一搬就要连着整屋的家具,衣柜都搬过去……一收拾就是一天。两兄弟被使唤着干一天活,三天两头这样,谁能不烦。
原本家里熟悉的院落,家具也被他们由着自己的心意弄的乱七八糟。
还能给姬景行留下点滴幸福回忆的家,被折腾七零八落。
虽然都是鸡毛蒜皮的恩恩怨怨,但在前世刚刚失去母亲的姬景行心里,都一笔笔的记着,始终无法释怀……
两个姑姑经常带着孩子过来,他们和和美美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兄弟二人却只能躲在自己的小屋里,悲悲戚戚品尝着鸠占鹊巢般的落寞。
这样的落差,让他们觉得自己像是地主家的小厮,可笑又可怜。
至少姬景行是那么想的,所以前世他不顾父亲的反对,选择去了离家最远的城市求学,选择那个四处漂泊的工作,因为在他心里,他已经没有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