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首歌碾压一张专辑

“苏哲老师,请问这首歌是你唱的吗?”

有记者迫不及待地问苏哲。

苏哲笑了笑道,“我的声音这么有辨识度你没听出来吗?”

听到他的回答,很多人都惊呼,觉得很不可思议,苏哲只是四线歌手啊,居然能够唱出这么好听的歌!

关键是,这种质量的歌,已经不是苏哲的第一首了啊!

另外一个记者问道,“苏哲老师,请问你可以现场清唱几句吗?我没别的意思,我实在太喜欢这首歌了!”

这个记者是甄柔的粉丝,他听完这首《漂洋过海来看你》惊为天人,他内心深处也知道,甄柔的唱功不如苏哲。

但他还是不愿意相信,现在科技水平很高,有些唱功一般的歌手,通过修音,也能录制出很动听的歌曲。

他宁愿相信这首歌是苏哲修音过来的。

其他甄柔粉丝也叫道,“对,这首歌那么好听,肯定是修音修过来的!以苏哲的唱功,不可能唱出这么动人的歌曲!”

“我也觉得是修音出来的,这是作弊的行为,有本事你就清唱出来。”

“他就是一修音狗,怎么敢清唱呢?你要他清唱,不是打他的脸么!”

这些甄柔的粉丝并不死心,认为这首歌是修音修成这么好听的,苏哲根本不敢清唱。

实际上,修音在歌坛并不是多罕见的事情。事实上很多知名的歌手,也会修音,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是不成文的潜规则。

但没有哪个歌星会光明正大地承认,他们都会藏着掖着。

刚才那个记者提出这个要求,是不怀好意,就算苏哲没有修音,可是清唱出来的效果,是肯定没有伴奏好的。

到时候他可以狠狠地质疑一波。

苏哲一眼就看出来了他心里的算盘,并没有任何的慌张,只是淡然一笑,“清唱吗?”

“对,清唱!”那记者的表情不掩饰地在说,清唱,你敢吗?

苏哲没有回答,而是闭上了眼睛,双手握住麦克风,投入进去地唱着:

“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地来看你……”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到所有人的耳朵里。

是清唱,没有一点伴奏。

却一点都不会难听,和伴奏版有另外不同的味道。

甚至,在清唱的版本里,苏哲的歌声,他的情感进一步地被放大,竟然显得更加地深情,更加地催人泪下!

一时间,现场的所有人都听入迷了。

苏哲并没有唱完整首歌,他只是唱完第一部分就停下来,笑着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那个记者张大了嘴巴,呆呆的望着苏哲,脸上隐藏不住地震撼,敬佩,崇拜……

是的,他刚才被苏哲的清唱折服了!

不只是他,其他人也同样如此,原本他们对苏哲的质疑,在这一刻全部消失。

就连不少甄柔的忠实粉也转移了阵营,被苏哲的歌声所征服。

在苏哲亲自出面打消谣言和猜忌之后,接下来的发布会就正常化了,那些记者的重心也慢慢恢复到《爱在平凡里》正剧里。

………

与此同时,甄柔也在召开一场媒体发布会,宣传她的新专辑。

作为华文高层的亲外甥,她得到的资源,远比一般三线歌手多。

写歌,有专门的银牌作曲人,甚至是金牌作曲人为她量身定制。

录制歌曲,也有行业内的大佬专门为她修音。

最后的宣传,她也有海量的资源。

可以说,只要按部就班,她晋级到二线明星,是早晚的事情。

赶在《金嗓歌手》正赛开始前,她调动公司的资源,给她赶出一张质量颇高的新专辑,到时候在《金嗓歌手》上演唱一波,必定能收获大量的粉丝。

看在苏哲唱功不错,长得也不赖的份上,她打算和苏哲合作,把热度最大化,可结果苏哲居然敢拒绝她,既然苏哲不知好歹,那就毁掉苏哲。

她对自己很有信心,就算没有舅舅帮忙,她也能把苏哲搞臭。

听说今天苏哲那边也在开媒体发布会,还去了不少人,她一点都不慌张。

因为她已经派了不少粉丝过去捣乱,相信这会,苏哲那边已经乱成一团了。

正当她得意着,有个记者向她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甄柔老师,我刚才得到了一条信息,说是苏哲那边否认冒犯过你,他说是你邀请他组队参加《金嗓歌手》,被他拒绝了恼羞成怒。”

“请问这是真的吗?”

甄柔皱起了眉头,“你相信他的鬼话吗?我无论人气还是唱功都超过他不止一个档次,我为什么要自降身价找他组队?他冒犯我,是因为对我这个前辈不敬!”

那个记者又说,“可是苏哲他唱了新的主题曲,现场的记者和观众反应热烈,并且认为苏哲这首歌要比你唱的更加好听,请问你有什么看法呢?”

甄柔听到这话,更加不爽了,她直接怼那个记者,“我说你脑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是三线歌手,而他只是四线歌手,他唱功能比的上我吗?”

“你也不想想,他作为《爱在平凡里》的男主角,如果他唱歌真比我厉害,为什么谢玉成舍近求远找我呢?”

她这番话说的很有道理,令人信服。

直到有个记者,播放起《漂洋过海来看你》这首歌……

“最新消息,《爱在平凡里》主题曲《漂洋过海来看你》在官博上线了,我已经下载到手机,大家听听看怎么样。”

不知道为什么,甄柔突然有种莫名的慌张,她刚想阻止,然而这首歌已经播放起来。

当苏哲的歌声出现时,整个发布会现场都惊住了。

这首歌太好听了,明眼人一下子就听出来,把甄柔的新专辑秒杀了啊!

一时间,甄柔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