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张居正的地域黑

双方都需要一场决战。

但是这个决战的战场选择其实并不多。

可这个世界最大玩笑就在于,在给出决战的必要性后,历史也给双方划定了决战的地点。

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双方都决定了决战之地就在山东。

对于这个决战地点的选择,大臣们的意见不多。

徐渭这种懂得战略的大臣,自然明白山东决战的重要性,对于申时行这类没打过仗的,并不觉得决战地点有多么重要。

在天津,王世贞再次带着礼物探望张居正,此时张居正用了一些新的药物,身体又康复了一些,现在已经能够在本家子侄的搀扶下站起来活动了。

今天春光正好,张居正坐在后花园看报。

王世贞已经在张家很熟悉了,张居正寓居在天津的宅子也不大,他直接走进后花园。

张居正又说道:“李大将军手上两个嫡系,一个是从关外带进来的辽阳铁骑,不过这些年南征北战也消耗了不少,在大沽决战的时候更是损失惨重。”

在明军势力最强的地方打一场山东决战,这是李成梁的计划。

“叔大兄,你看报纸了吧,看来朝廷是选择在山东决战了。”

无论明廷如何,这都是他们前半生为之效力的地方,眼看着旧时代将要被埋葬,总让人有些惆怅。

张居正说道:“敌强我弱,那自然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决战,关外之战虽然宣传是大捷,咱们这位大将军还从关外运回来了大量女真人的头颅堆成京观,但是这些都是假的,官军退守山海关,这才是战争真实的结果。”

“后来重新组建的辽阳铁骑,也已经不复原本的战斗力了。”

王世贞恍然大悟,也难怪如今报纸上都在给山东决战宣传,原来是这个原因。

如果打胜了,那明廷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李成梁可以靠着这场胜利的威望整合军队和民生,期待下一次的战争。

张居正放下报纸,引着王世贞坐下。

“李大将军连自己起家的关外都丢了,再不决战就没有机会决战了。”

这场战争如果败了,那东南军队长驱直入京师,明廷彻底灭亡,李成梁无论生死,也算是给明廷的史书写上了结局,也算是某种方式的名留青史了。

“这是为何?”

王世贞突然说道:

“其实这场决战对大明意义更大?大明不能输只能赢,但是东南输赢并不重要?所以反而是东南更需要这场决战?”

张居正点头说道:“我已经看了报纸,山东决战是朝廷为数不多的选择,如果我是李成梁,也会选择在山东决战的。”

两人语气中都透露出一丝惆怅和惋惜。

张居正赞许的点头说道:“是的,其实东南那位大都督,要比李大将军更渴望这场决战,所以也就由着他选择决战地点了。”

原来还有这么一层的考量,王世贞感觉自己又对政治多了一些理解。

张居正又说道:“其实李大将军有一点还是想当然了。”“什么?”

“山东。”

“啊?”

张居正指着报纸说道:“你看看这几份大明官方的报纸,都在夸山东对朝廷的忠心,说齐鲁是忠顺之地,和东南那些反贼根据地不同。”

“我也是从东南报纸上学到一个词,叫做‘地域黑’,咱们这位大将军就是‘地域夸’,是为了笼络山东的豪族和军人,为了这场山东决战来造势。”

“但实际上呢?”

王世贞和张居正都不是山东人,讨论这种地域话题自然没有什么负担。

王世贞说道:“难道不是吗?齐鲁之地乃是文圣故乡,对朝廷一向恭顺,我当年在刑部当官的时候,就听说天下推官半山东,山东举人出来当官也是最多的,难道不是对朝廷最忠心的?”

张居正笑了一下说道:

“我且问你,当年秦灭六国,最难的两场战争是和谁打的?”

王世贞熟读史书,直接说道:“自然是灭赵和灭楚之战了。”

灭赵就是长平之役,这场战役坑杀赵人二十万,几乎将一代赵人青壮屠杀干净。

灭楚也非常惨烈,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和秦争霸多年的楚国,等秦统一天下的时候,只能说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这自然是包含了楚国对秦国的反抗,但是“三户”也同样说明,楚国在秦灭楚战争后人口的急剧减少,也可以看出楚国抵抗的激烈。

张居正说道:“那齐国是怎么投降的呢?”

王世贞愣了一下说道:“秦军入临淄,齐王降。”

张居正点头说道:“齐国可以说是战国诸国中投降最顺利的,同时也是损失最小的。”

张居正说道:“山东之地,虽然是文圣故里,但是山东之地一向是无险可守,几千年来都在天下归属的战争中没有出过决定性作用。”

“是因为齐鲁之地不强大吗?是因为齐鲁之地不富庶吗?”

“要我说,齐鲁之地可以作为帝国之肱骨,却不可以做帝国之肝胆。”

王世贞立刻明白了张居正的意思,人心这个东西虽然有时候虚无缥缈,但是在战争中也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如果山东的民心并不如张居正所说的那样可靠,那决战的结果可能也不如李成梁预想的那样乐观。

张居正随即笑了笑说道:“我说的不过是民心风俗,也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只是山东之地本来也是无险可守,并不适合决战,在山东决战一旦败了,那整个京畿和河北就都要丢了。”

王世贞突然说道:“那天津?”

张居正点头说道:“京津一体,如果山东一丢,天津肯定是首当其冲的。”

王世贞叹息一声说道:“看来咱们这位大将军,也是迫不得已才决战的啊。”

在朝堂上,李成梁调集一切资源,甚至还向土默特的新汗黄台吉汗借兵借马,终于凑出了最后一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