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老先生去了一趟玄虚观后,也不知是说了什么,使得那些小娘子都答应入女学。
而入书院的时间是定在了明年开春,只有大半年的时间,这样一来,书院的扩建就迫在眉梢,不能再拖了。
第二日早上,佟锦文回了一趟宗族,可没能拿到银子。
因此在三日后,御赐的牌匾送到了书院时,佟老先生亲自去了一趟宗族,一顿威逼利诱之下,终于领回了足够的银子,书院的扩建才正式动工了。
一开始还有闲着没事干的百姓经常去书院周围溜达,但等到临近乞巧节后,晋城内的所有人仿佛都变得忙碌了起来。
临街的铺子、茶楼、酒楼……都挂上了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灯笼,街上的孩童看着也比以往要多,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待到乞巧节当日,城中已是张灯结彩,年轻的小娘子们也都换上了新做的衣裳,只待到夜幕降临,她们便会对月穿针,祈求织女能够赐予她们巧技。
到了戌初时辰,天色还没有完全变暗,皎洁的明月却早已悬挂在灰蒙蒙的天空中,而此时孟府中显得格外的寂静,与外面如同两个世界。
青竹端着一小碟巧果上前来,呈给苏溪看,说道:“娘娘,金家今日送了不少的巧果过来,模样看着还不错,您要不要尝一尝?”
苏溪抬眼一看,这些巧果多为鱼鸟形状,看着是精致又讨喜,只可惜她并没有什么胃口。
她摇头道:“罢了,最近天气变热了不少,本宫也没什么胃口。”
青竹见状便将巧果放下了,笑道:“奴婢方才从临院经过时,瞧着尚婕妤还在府中呢。”
苏溪不禁一怔,道:“都这个时辰了,外面的灯会应该已经开始了吧?”
“是啊,所以奴婢刚才看到尚婕妤还在府中时,也纳闷着呢。”青竹点头应道。
毕竟是尚婕妤来托她家娘娘去求皇上应允她出府的,结果这会儿都戌时了,人还在府中。
“许是她想晚点再出府吧。”苏溪不在意的说道。
她又问道:“陛下还在和大臣们议事?”
“书房那边都是由元公公守着的,奴婢也不好去打听,不过也没见陆大人他们出主院,应该是还在书房中议事。”青竹应道。
苏溪闻言颔首,结果一抬头就看到门外快步走过来的皇帝。
她脸上不由得挂上了笑容,走出去迎接道:“臣妾给陛下请安。”
皇帝伸手将其扶起来,低声说道:“今日是乞巧节,爱妃要不要出去外面瞧一瞧。”
苏溪不禁眼睛一亮,她没想到今日能出去,迟疑的说道:“可以出去吗?”
“自然是可以的。”皇帝笑道,“去换身衣裳吧,咱们私下出去。”
“好,臣妾这就去更衣。”苏溪干脆的应下了。
而临院这边,舒儿匆匆走进寝室内,禀报道:“主子,皇上回主院了。”
尚婕妤一听顿时就站了起来,想走出去,但又犹豫的停下了脚步,重新坐下道:“你继续去盯着,陛下和贤妃娘娘要是出了主院,你就赶紧回来告诉我。”
“是。”舒儿重重的点头应道,转身就走了出去。
尚婕妤看着室内的灯火有些心绪不宁,心中既期望皇帝和贤妃会出去,这样她也好凑上去,露个面。
但她又怕皇帝愿意陪贤妃私下出府去,因为这样她的处境就会变得很尴尬,明明都是随行的嫔妃,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但皇帝哪里会顾及到她的感受,等着苏溪换好衣裳后,他们两人便一同出了主院,从孟府的后门出去,乘上了元忠悄悄准备好的马车。
尚婕妤得知消息时,就已经迟了一步。
但幸好她早有预料,便换上寻常的衣裳,也带着宫女和两个侍卫出府去了。
今夜晋城远要比苏溪想象中的要热闹得多,马车停在一家茶楼外,元忠领了一间靠窗的厢房,让皇帝和苏溪既可以避开人群,又可以赏到街上的喧闹的场景。
窗户的门是敞开的,苏溪倚窗往下看,忽然听到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响,她侧身望去。
一条约有七丈长的龙形长灯蜿蜒飞舞而来,一个个圆形的滚灯在地面上翻滚,灯火照耀在地面上,明暗相间,巨龙逐火腾飞。
“陛下,您看这龙形长灯做得可真是活灵活现啊。”苏溪感叹道,乞巧节这种节日每个州府都会过,可赣州偏远,且百姓又不富裕,办起这般的盛会来时,可要差得太多了。
这江淮不愧是除了京城之外,最富足的地方了。
皇帝望着笑道:“确实很热闹。”
相比较京城,江淮多了一份肆意和自由。
他望着下方各色的灯笼,意动道:“爱妃可有看上的灯笼?”
对得上来,那就能随意挑选一个灯笼。
苏溪看了一眼皇帝神色,顺着他的话,随意指着一个方向,应道:“臣妾见那边的玉蝉灯笼不错。”
皇帝看向苏溪指的那个灯笼,牵起她手,说道:“走,朕带你下去看看。”
两人一同下楼,可刚出了茶楼的门口,他们就迎面碰上了穿着常服的尚婕妤。
尚婕妤看到皇帝,径直忽视了苏溪,立即佯装惊喜道:“陛下,您也在这家茶楼?”
“这可真是太凑巧了,嫔妾寻思着这家茶楼生意最红火,便想着上去瞧瞧,却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您和贤妃娘娘!”
孟府就这么大,皇帝和苏溪虽然有意隐瞒,但哪里是这么容易能够瞒得过这些大臣?
这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罢了。
他们不拦着,是因为江淮向来平定,晋城又有官兵驻扎,轻易不会出事的,所以就对这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皇帝和贤妃在茶楼的消息就是尚斐递给尚婕妤的。
所以尚婕妤目标很明确,一出府就直奔茶楼而来,要不然她再迟一步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寻到皇帝和苏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