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如此想着,却不敢这样说。
毕竟,太孙只是储君,还不是君王。
他领了命令后,红着眼眶出去了。
宫外的人,不敢盯着皇宫里的动静,却敢盯着蓝玉、方孝孺的动静。
先是蓝玉被召见,然后出来了。
随后是方孝孺被召见,然后就是红着眼眶出来了。
这两个人的嘴都严,外人就算是好奇,也没办法从这两个人这里问出什么来。
皇宫里的人,那就更嘴严了。
不想死的,尽可以什么都往外说。
哪怕是看起来脾气不错的太孙,也是不可能容忍一个叛主的人。
皇上那脾气,就更是让人不敢干出这样的事了。
别说宫里的人不敢往外说,就算他们敢往外说,宫外的人也不敢随便听啊!
谁知道对方犯了事,拔出萝卜带出泥,自己会不会跟着遭殃?
涉及到这种事,一旦被查到了,那罪名就小不了!
万一一个谋逆的罪名扣过来,整个家族,甚至是三族都遭殃!
就算最近一二年皇上的脾气看起来也好了一些,但早几年的腥风血雨,大家还都有记忆呢!
“哼,也就是仗着太孙信他们!”有人忍不住说起了酸话。
但这样的酸话,又不敢当着人家两个人的面去说,背地里说这些,对人家造不成任何伤害。
心里泛酸的人,那可是太多了。
尤其是更早之前比较“傲娇”的那些文官,他们表面上还保持着一副镇定的模样,这一年来,心里早就已是悔得不成了。
你说说,太孙的地位如此稳固,就算当初还没被册立为太孙时,也是最受皇上宠信重视的皇孙,还是名正言顺的嫡出皇长孙,这是多么正统的储君人选啊!
他们当初怎么就跟猪油蒙了心一样,偏偏就看不到这一点呢!
他们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如果他们当初像方孝孺一样,第一时间就站队到了太孙那边,是不是现在也能如方孝孺一样,被太孙所重用信任了?
虽然自古以来,有很多太子撑不到成为皇帝的那一日,但也有很多太子是顺利继位了啊!
更何况,太孙虽是储君,却不是太子,而是太孙。
别看两个都是储君,但太孙却往往比太子要“幸运”得多。
太子被册立时,皇帝往往可能是青壮之年。
等到太子长大之时,皇帝已是垂垂老矣。
老了的老虎,也是老虎。
看着逐渐威胁自己地位的年轻老虎,年迈的虎王,又有多少能忍得住不生出忌惮来?
那些被废了的太子,多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被别人踩着上位的踏脚石。
太孙却不同,一般来说,太孙之位,是来自他们的父亲,也就是太子。
而被册立为太孙时,要么是太子不被皇帝所喜,所以才会在有太子存在的情况下,又册立了一个太孙。
要么,就是太子已亡故,皇帝只要这么一个儿子,又或是不止一个儿子却更重视太子这一脉,所以才会册立太子的儿子做太孙。
这两种情况,都足以说明,这个太孙,是十分受皇帝重视的。
而要么格外被重视,要么就是无人可选或是最佳人选。
皇帝这个时候,往往也是到了不好再折腾的时间段,太孙被册立后,再被废的可能就会小很多。
朱英这个太孙,就更特殊了,简直就是囊括了所有优势的一个太孙。
既拥有皇帝对他格外深厚的感情,拥有着皇帝对他的格外信任,还有着极为正统的身份,更有着出色的才能,以及不小的功绩。
如今,更是掌握了兵权。
这些加在一起,让朱英这个太孙,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
反正,这些文官们,是怎么想,都无法想得出,到底是在哪种情况下,太孙才会被废。
说句不好听的话,除非老天要再次收走大明的一个储君,否则,太孙必会在将来登基,成为新帝。
事情都被摆得这么明白了,文官们若是还觉得他们现在有资格有时间继续矫情,那就真将未来的大好局面,全部拱手让给武勋了。
绝不能让武勋一直压在文官的头上!
方孝孺就发现,自从他这次被召见之后,之后几天时间里,他的人缘,一下子变得比过去更好了。
他过去的人缘只能勉强说不算讨人嫌,虽然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