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信物为证,逼迫

“的确有,不过不是其他几个小子,是二郎。”

皇贵妃脸一沉,给脸不要脸,她就应该顺着她的话往下接,把洛清雪身上的婚约挪去其他公子身上。

“本宫也不跟你绕弯子,皇上口喻,让国公府即可解除指腹为婚的婚约。”

“恕我难以从命,此事在十几年前就订下了,二郎也是为了等对方,这才迟迟没有议亲,要是在这个时候解除婚约,恐会伤了两家情面,更伤害了人家姑娘,此事不妥。”国公夫人拒绝。

“你要抗旨不遵?你可要想好了,只要你们同意,对方有皇上跟本宫,不成问题,要是有说头,本宫做主,让她嫁如皇家。”一个妾打发了。

“娘娘有所不知,对方并不是无名小卒,是武安侯府的姑娘,因为我跟武安侯夫人的关系,儿女之间比较亲近。”

“什么?武安侯府?”皇贵妃以为是其他家族,没想到是武安侯府,这两府可真胆大,居然联姻,一头庞然大物就够皇上头疼的,却没想到又来一头。

国公夫人点了好头。

“可有信物作证?”

“有的。”

“拿来本宫瞧瞧。”

“并不在我手中。”

皇贵妃拧眉。

“在何处?可能让本宫见见。”

“在两孩子身上。”

“那倒是可惜了,此事夫人还是多想想吧。”皇贵妃东拉西扯,给下人一个眼神后,下人脚步轻快的退了下去,至于去做什么,就知道皇贵妃知道了。

此人并没有去别处,去的就是武安侯府的院子,通报后去见了武安侯夫人。

话里话外是洛清雪看上了高贵冷艳,端庄优雅的二公主,因为怕伤了国公夫人跟武安侯夫人之间的关系,洛清雪是会亲自上门来解释,再一个理由就是,洛清雪为了避嫌,怕二公主多想对伤口不利,这才没有亲自上门。

要是武安侯夫人识趣,就应该主动把交换的信物拿出来,更会补偿岳锦婳,为岳锦婳找一良缘,即使是皇子,同样可行。

气的武安侯夫人直哆嗦,她不是气国公夫人,因为她不信好友会做出如此上不得台面的事儿,她是气皇贵妃欺人太甚,把她女儿当什么了。

“此事让国公府亲自上门来退亲。”

“夫人何必执着,天下优秀男儿多的是,何必大大方方接了娘娘的好意?”

“既然如此多,娘娘何必盯着人家定了亲事的?这不是仗势欺人吗?我倒是要问问皇上,皇室就是如此欺辱我们臣子的,只要皇上看上的,不管先来后到,抢了就行是吗?”武安侯夫人本来压制着怒火的,没想到此人如此不识抬举,当即就怒声质问。

“爹爹,你让我出去。”岳锦婳听到外面的声音,眼眶一热。

“你出去做什么?还不到时候,先等等。”武安侯同样生气,可只能忍着。

此事他们不能退步,只要一退,女儿的婚事就掌握不在自己手中了,倒时恐怕更被动。

“爹爹,我是不是很不懂事?要不是我……”

“你没错,洛二郎没错,是他们的错,强取豪夺。”

父女两人等了片刻后,武安侯给女儿一个眼色,岳锦婳揉红了眼睛,直接从内室冲了出去,吓了皇贵妃身边之人一跳,本想刺两句,结果看到岳锦婳捂着脸,嘴里说着:我要讨个公道,不能公主看上就要强取豪夺自己的未婚夫,好女不嫁二夫,既然不能嫁给未婚夫,那她拼个一身剐也要问个清楚……

“快,拦住她。”

“放肆,皇贵妃这是要一手遮天吗?跑别人院子来发号施令来了?”武安侯夫人呵斥一句后,就被伺候的婆子扶着一同追了上去。

皇贵妃身边的人一跺脚,暗道坏了,急匆匆跟了上去,不过她是回皇贵妃的宫殿,现在可是在行宫,人多眼杂,又无法如皇宫一般层层通报。

可是等她赶过去时就看到岳锦婳直接冲去皇帝的宫殿了。

下人差点把腿跑断,也阻止不了,只能急匆匆回去告知皇贵妃。

“娘娘……”

国公夫人看着急匆匆回来的宫人在皇贵妃耳边说了什么,皇贵妃直接惊坐而起,脸色难看的不能看,她借着喝茶用茶盏挡住了上扬的唇角。

“夫人请回,回去好好思量本宫的提议。”

“是,我明白。”

人打发,她自然不会多待。

只是刚出来,就看到一背影急匆匆而过,就差用上轻功了。

“是二郎吧?”她不确定的问。

兰姑一脸忧愁:“是的夫人。”

“我们在这边等会吧。”

“夫人可是有什么忘记了拿?”

“我怕重新折回来。”这一天天够折腾的,她是有武功在身,可一整天紧绷着神经,也是颇为疲劳。

想想刚才皇贵妃的脸色,想必是与此事有关。

果不其然,皇帝派人来传国公府跟武安侯两家,只是没有见到武安侯夫人,听武安侯说,是追着岳锦婳出来了。

现在不言而明,去找皇帝的就是岳锦婳。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三人齐齐行礼,旁边是跪在地上哭泣的岳锦婳跟一脸隐忍的武安侯夫人。

上首的皇帝用手捏着眉心,显然是烦闷的。

“今日就把此事一次解决了,朕没有时间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奏折堆成山,臣子却没有眼色,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乱子,这哪里是为他排忧解难的肱骨之臣,简直是逆贼。

“你们如何说?此事该如何解决?二公主因为洛二郎损了颜面,他不得不负起责任来,而在此之前,是有亲事在身,也不能委屈了武安侯之女,你们可有两全之法?”

“回皇上,犬子折损二公主颜面,臣实在不明,还请皇上言明。还是那臭小子冒犯了公主?如果是,臣回去就打杀了他,让他年纪轻轻不学好,净干那上不得台面的事儿。”别看国公爷一副儒雅模样,可那并不是个好脾气,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儿子头上扣帽子,哪能吃了这个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