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达到目的,青云很不开心,甩袖走了。
黄薇冷哼一声,轻轻摸了一下肚子:
“就他那小心眼,还敢在我面前耍,老娘玩不死你。”
青云要害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被她记恨上了。
青婷知道了此事,感觉黄家不行了,庄家正在蒸蒸日上,要是娘肯原谅自己就好了。
虽然在这里,吃的住的都挺好,可黄氏一毛不拔,那她嫁人时,有没有嫁妆都不一定。
庄家虽不如黄家,可秦氏到底是她的亲娘,怎么也不会眼看她没有嫁妆。
可想归想,她不敢去找秦月,哪怕两墙之隔,她也不敢。
周氏和杨树出去转悠,在村民嘴里也听说了此事,马上回家插门,在屋里商量起来。
“老头子,咋办?黄家不行了。”
杨树骂了她一句,“他娘的,别大惊小怪,都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黄家产业很多,怎么可能会倒,去,去,去!”
“要是真倒了咋办?”
“黄氏手里产业也不少,吃她就可以了,想那么多干啥,反正她比秦氏有用。”
“呸,有啥用,铁公鸡一毛不拔。”
“行了,再怎么也得等她生了孩子再说,着什么急。”
知夫莫若妻,杨树这话一说,周氏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她喃喃说道:
“与其在她手里讨生活,不如名正言顺的夺过来,咱们经营?”
“算你聪明!”
杨树咧开嘴,阴森森的笑起来,露出一口黄黑的牙齿,看着好恶心。
秦月睡到日上三竿才醒,石头守着她在看书,感觉到她的动静,立即望向秦月。
“媳妇,这段是不是很累?”
“嗯,有点,不过还好。”
他下了炕,“我给你温着饭,你等着。”
油条,胡辣汤,两个小菜,摆好,他把秦月的手用湿毛巾擦了擦。
吃着可口的饭菜,听着石头的絮叨。
吃完了,他也说完了,可看到她的反应,石头有些惊讶。
“他家受难,你咋不高兴?”
“有啥高兴的,因果报应而已。”
“反正我是挺高兴的。”
“别兴灾乐祸了,书温的怎么样?”
石头拿过书,指着一处,“这里好象有些不太懂。”
秦月看过之后,跟他解释:
“看问题不要太死板,就象人走路一样,有远的,有近的,有好走的,有不好走的,你要选择一条,即近,又好走的路,这样才能找到问题所在。”
“好象有些矛盾哦。”
“一点都不,看的全面,才有的选择,只认一条路,走到黑也走不出来。”
“知道了。”
秦月出了屋,东厢房没有动静,项氏应该还在炕上窝着,于是去了后面。
大黄它们跟在她的身后,欢快的摇着尾巴。
大家伙都在忙碌,于是到地里看了看,最后来到竹林边。
两个多月,这里的竹子已经长的老高,地面上还不断窜出新的竹笋。
庄大山正带着木匠在里面做活,传出来叮叮当当的声音,秦月迈步走了进去。
两个木头房子,已经建了起来,他们正在做木头爬架。
地面上的水槽也安置好了,就差一个石坑,那是给小铁它们游泳的。
见到她来,庄大山嘿嘿一笑。
“再有三天完工。”
“嗯,不急,把活做好,好结实点,它们块儿大,别到时候散架。”
“你放心,结实的很。”
回来的路上,两边的果苗已有半人高,中间的麦子绿油油的,长势非常好。
地里一根杂草都没有,看到秦月,工人们赶紧打招呼。
“东家好,”
“嗯,辛苦了。”
“再有两天我们就回去了,收麦的时候用不用我们来?”
“你们什么时候收麦?”
“五月中。”
“那就赶紧把家里的收了,再过来,还是你们这些人,还是那个工钱,来就好了。”
“嗳,嗳,我们收了麦马上过来,绝不误了东家的事。”
秦月点点头,看了一眼孙玉贵,转身走了。
孙家这几天气氛很怪,一方面,乔氏跟着孙亮卖货,生意相当不错。
以前,一天父子俩也就赚个六七百文,可现在,有一两银子之多。
每天回来,乔氏都在眉飞色舞的数着钱。
而其他人在一边看着,也没高兴,也没不高兴。
她几乎把自家腌菜,和庄家的对半掺在一起卖,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才几天时间,就赚了近十两银子。
吴氏表面淡淡的,可心里却很高兴。
照这样下去,她家很快就可以盖砖瓦房了,再也不用住这低矮的土坯房。
天天在庄家,看着人家的新房,回家怎么看自家都不顺眼。
她也想住砖房,这才暗地里支持乔氏。
如今在家带娃,更是有时间做腌菜了,院里全是缸,都是乔氏两人回来时买的。
可惜,好景不长,四月底,五月初,庄家的腌菜停工了。
卖完仅剩下的腌菜后,转战做起了大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胡家人乖乖回到了庄家,尽管突然赚不到钱,有些不适应,但哥几个都非常听秦氏的话,叫干啥干啥。
早在几天前,秦蕊就跟着秦月在学制作大酱。
现在,由她领着众人,泡豆子,蒸豆子,晒制发酵。
这些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学。
最关键的在她手里,不怕他们学会跑了。
虽然庄家的腌菜生意停了,可乔氏非要接着卖腌菜,依然打着庄家的旗号。
这下露了馅,没有庄家的货打底,自家腌的别人一尝就皱眉,有的转身就走,有的冲他们呸了一声,骂几句才走。
乔氏很不服,明明自家腌的也不错,干啥非要庄家的?
离了她家就不行?
一整天,也就卖出去十几份。
第二天,两人起了个大早,接着去卖,结果还是一样,没办法,乔氏把价钱降了下来。
由原来的二十文一斤,变成了十五文,可是依然买家极少。
最后,她一咬牙,改成十文钱一斤,才算有了生意,除去成本,每斤也能赚个三四文的样子,跟之前相比,一个天,一个地。
不过,能赚几文也不错,一天卖个二十来斤,就是七八十文,比给人家上工要强的多。
只是每天一两银子赚惯了,再看那几十文,真有点心里不得劲儿。
孙亮挺知足,只要比上工强就行。
吴氏没明面安慰,但也说了句话:
“等天凉了,庄家还会做,到时候,咱们再掺一起卖,这就不少了,加上你爹的工钱,一个月也有个几两银子。”
乔氏叹着气,心里极不舒服:“明年开春,不知道能不能攒够盖砖房的钱。”
“能,一定能!”
“现在买卖不好做,外面的人只认庄家的货,咱家的根本卖不上价儿。”
“怕啥,咱家有牛车,不行就到别的镇子,或是到县城卖。”
不管孙家怎么折腾,胡家是铁了心跟着秦氏,她说啥,他们就做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