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钱金又无意中看到了有关老胡的炒股新闻。
老胡表示:自己一共买了9只股票,目前只有两只股票处于盈利状态,一只盈利只剩不到0.5%,另一只剩下不到3%,其它全都是绿的,总持仓量已经超过了28万元,投入30万元的仓,已经近乎满仓,总浮亏5378元。
遭非议,现在写股市依旧如此,风格不变,还是熟悉的老胡体。
有人说:“老胡,你既然这么看好A股,那就应该全部身价梭哈!”
还有人说:“别再忽悠散户了,求你了,求求你了,你看好你就多买点,散户除了一堆股票,真没钱了!”
“你就搞了点零花钱进股市,天天矫情什么啊!”
最搞笑的一个评论是:“股市就是国人的KK园区,老胡就是给你打电话的那个人!这哥们今天又来给大家打电话了!”
评论
当然钱金知道这些都是玩笑话,只要股市拉几根大阳线,大家的态度就会立即转变。
令钱金感兴趣的是,老胡的这交易手法越来越像韭菜。
先是投入十万资金,很快满仓;然后追加资金到20万,又满仓;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老胡竟然再次追加资金到了30万,而且依旧是满仓!
幸亏老胡钱多,还有着源源不断的自媒体收入,因此可以一直追加资金,最终肯定是赚钱的!
如果老胡像普通股民一样,没有足够多的补仓资金,总共也就这30万块钱,那接下来可就麻烦了!
因为他已经满仓,如果股市继续下跌,便没钱补仓,要么割肉,要么躺平。
而且满仓被套之后,心态很容易崩溃,以至于悟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股票刚刚解套,就忍不住想卖出,最终很难赚到钱。
钱金心想:“许多散户是资金量太小,妄想一夜暴富,因此喜欢满仓,而老胡又不急于发财,怎么也迅速的满仓了呢?真是奇怪。”
再看老胡持仓的股票数量,钱金已经猜出了大概。
小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个猴子摘玉米的故事。
说的是:有一只猴子,去了果园掰玉米,猴子开始选了又大又好的玉米,但是后来又看到了西瓜,觉得西瓜更大还甜,就把玉米丢了,抱了个西瓜走。
后来猴子又看到小兔子,蹦蹦跳跳很可爱,就把西瓜丢了去追兔子,可惜兔子跑得很快,猴子追不上兔子,结果在果园忙了一天,猴子什么也没有得到,只能空手而归。
这个故事里的小猴子不仅贪婪而且做事情没有毅力,不能坚持,容易半途而废。
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实际中却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
就拿老胡炒股来说吧,他一开始估计是看好一只股票,但心里也没有把握,于是计划着先买一点,等股价跌了再补仓。
买完之后,又发现另外一只股票更不错,上涨潜力更大,于是又忍不住买了第二只股票。
没过多久,老胡又发现了第三只好股票,接着买。
就这样,东买西买,很快满仓,怎么办呢?
解决的方法就是:追加资金。
资金到位之后,老胡又发现了更好的股票,于是又忍不住买了新的股票。
如此下去,股票数量越来越多,很快又满仓被套,已经没钱补仓,只能继续追加资金。
这就是典型的贪婪心理,贪心便容易满仓!
以老胡现在30万的资金,如果不想继续追加投资的话,应该集中投资3只股票,每只股票都要留好补仓资金,同时开通余额理财,这些闲置资金先通过余额理财赚点零花钱,不能急,以做好底部加仓的准备。
但是许多股民感觉这样做会降低收益,因此喜欢保持高仓位运行,这样的方法一旦遇到股市暴跌就会很被动,于是在网上哭天喊地、骂爹骂娘。
每只股票的仓位都不重,但是股票数量太多,从而导致满仓,这也是许多散户的通病,看来,老胡也犯了同样的毛病。
满仓还不会致命,最致命的是一些人在满仓之后又选择了融资、加杠杆,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割肉割在了地板上。
钱金以前很是奇怪:当股票处于绝对底部的时候,明显没有下跌空间,到底是哪些人在割肉卖出股票?这些人是傻了吗?
后来想明白了,许多人底部割肉不是傻,而是无奈。
一般来说,有两类人最容易割肉割在地板上:
第一类是:融资炒股的人。
他们虽然不想割肉,但是股价已经击穿了平仓线,出现爆仓,而自己已经弹尽粮绝、无法短时间内追加资金,被迫平仓出局。
第二种情况是:基金公司缺乏流动资金,而此时又面临大量的投资者赎回基金,迫于赎回压力,基金经理只能选择底部割肉。
而那些用闲钱投资或者不断有现金流加仓的人,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因此很少会底部割肉,相反,这些人在底部会不断的加仓买入,一旦行情反转就能赚钱,长期而言是股市大赢家。
老胡就是那种有着充足现金流,拥有无限子弹的人,因此他的亏损只是暂时的,最终肯定能够赚钱。
钱金喝口咖啡,寻思:“看来炒股最关键的是拥有一个现金流,这比任何技术都管用。为什么没有一家基金经理能够超越巴菲特?因为巴菲特有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做后盾,在熊市期间可以不停的买入股票。”
“而一般的基金公司则刚好相反,在熊市期间很难募集到资金,没有钱如何抄底?经营模式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永远无法超越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