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想出名,我帮你
看着林幼的表情,江怀也是无奈地摇摇头。
由着她胡闹,写出来不过就是先生的一顿训斥罢了。
到底也不会把他如何。
更何况他们还需要自己去做他们所谓的志向。
提起笔写下她嘴中诵读的一句话之后。
江怀神色就变得认真起来。
跟着说出来的字越多。
他脸色越惊奇,到了最后甚至是震撼的。
下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
思绪仿佛飞出了这里,感受那广阔的天地和意境。
通篇细细琢磨起来更是有不一样的发现。
更是一遍遍洗涤着江怀的灵魂和思想。
“这。。。。这真是你做出来的?”
江怀说得不贴切,立刻改口。
“不,这是那位老先生做出来的?”
林幼点点头。
“准确来说是根据那位老先生的意志做出来的。”
这,这简直是以物明志的佳篇!
林幼没有发现江怀心中的澎湃。
还有那拿着这篇文章手指尖在微微颤抖。
接着给他强调起了这篇骈文的韵律和其中的意思。
细细地说了之后才知道,这篇文章是怎样的意境。
说完后,林幼便继续喝起茶来。
外面响起了小铃铛的声音。
清脆的铃铛声是让交卷的意思。
专门有收文章的小童。
收了的纸张都送到了苍正平的桌面上。
他也不嫌麻烦,一张一张地翻阅。
遇到出彩的文章便念出来让大家共赏。
所以整个明月堂的学子们此时都是伸长了脖子等着从苍老的口中听到自己的文章。
从中也听到了司寇飞白的文章。
念出后更是博得了满堂喝彩。
江怀听了同样连声叫好。
当苍老又翻看了几篇后,突然神色一变。
顿时高声喊了三个好字。
并且捧起纸张的手微微颤抖。
眼中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林幼嘴角轻轻勾起。
嗯,可是看到自己让江怀写的了。
苍正平稳了稳神,抬眼看了看周围满怀期待的眼神。
清了清嗓子这才念出了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开头两句出自《世说新语排调》里翻出新意,比兴手法的运用让众学子都表情一震。
接下来,苍正平的声音慷慨激昂了起来。
整个听风堂中都是他的声音。
随着后面的语句读出来后,整个堂中都陷入了沉默。
最后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为结束后。
那声音绕梁,犹在耳边。
堂中一片寂静。
江怀激荡的心情在这一刻也激发到了顶点。
几秒中后,堂中学子发出了此生最热烈的掌声和呼喊声。
更有学子潸然泪下,掩面哭泣。
苍正平的身形这时才动了起来。
“这篇文章文思之巧,韵律之美可谓是佳篇之最!”
“敢问先生这是那位兄台所写!”
“对!先生说出姓名。我等也要瞻仰一二。”
苍正平低头查看,却在结尾处落款田园居。
当他读出田园居的时候,便有人找到了江怀和林幼所在的小阁。
“是江怀!江怀所写!”
说话的是关赳,激动的指着江怀所在的小阁上那块木牌。
苍正平捋着胡子,心中欣慰万分。
林幼伸手推了推他,江怀只得走出小阁,给众人施礼。
对比刚才的欢呼,此时人群中有羡慕的却也有带着质疑和审视的目光。
“苍先生,这首律赋是。。”
江怀想说出实情,却被截住了话音。
“是阿怀抒发寒门学子时的感悟,也是抒发自己志向的愿望!”
林幼站在他身后高声说道。
而身后却悄悄的拉了拉他的衣袖。
在小阁中坐着的苍婷婷都移步走了出来。
那眼神含情脉脉的隔着众人看着江怀。
更是让旁边的司寇飞白又些不爽。
“好好好!天徵本就重武轻文,咱们学子们的生活都不好过,寒门更是多之又多。”
苍正平笑着,他带着赞赏的眼光看着江怀继续道。
“江怀竟然在此中体会到了如此高的觉悟,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这也是告诫你们,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高中后为官,都要以此篇文章的寓意来行事!”
“敢问江兄,这律赋可否解释一二?都是出自何处?不然在下会以为是旁边的小兄弟替江兄作的。”
司寇飞白这时拱手在自己的小阁前问道。
他这么问虽然看不出有什么,但他心中还是不相信一个连童生都没有考上的人竟然能写出如此之高的文章。
而且刚才的神色告诉他,这篇文章内里肯定有什么。
“司寇公子是何意?这诗篇就是出自阿怀之手!”
关赳听罢立刻不服气。
旁边的李文文这一刻也挺身而出。
“中了秀才难道就一叶障目了不成,咱们青山书院人才辈出,司寇飞白你这是多久没来书院看看了!?”
他这一说,倒是让人觉得司寇飞白自持聪慧看不起后起之秀的嫌疑。
而且还言明从中了秀才后,这司寇公子都没回过青山书院。
真是有些妄为学子的品行。
“让江兄说一说怎么做出来的又有何妨?”
有人站出来义正严辞的说道。
林幼抬眼看去,这人认的!
就是大房那千娇万宠着上学的江兴祥。
从她嫁进来就没见过的人,却在这个时候来看堂弟的热闹。
江兴祥一出声,后面便跟着有更多的人也赞同道。
“是呀,这么好的篇章更要让作者来说心的。”
“对!说一说又不要紧,难道还是别人写的不成?”
司寇飞白的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神色。
所有学子都看向了江怀。
而苍正平放下手中的纸张说道:“江怀你说说也无妨。”
自己的老师都这样说了,江怀也发现站在人群中的江兴祥。
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
平淡的给众人解释道。
“此篇文章是托物言志,全文八十一字。我并不是赞扬我有多高风亮节。
而是想说的是无论是高楼广厦还是平民子弟的寒门小舍。
都要保持最初的信念和初心。
读书是为了什么。
我从《世说新语排调》中的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中想到并不是这样。
跟着老师游历那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