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准备束脩之礼
关赳觉得人活在这个世上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躺在棺材板里都一样,行善积德还能在阎王爷那说上一说,在这阳间就别摆那一套看人低的架势。
两人收下点心,正好早上在学堂的饭堂中就喝了一碗粥,现在胃中还缺一道点心。
江怀快步上前,颤抖着拿起那根毛笔端正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关赳见他这么激动,也是知道这些农户能让孩子上学是很不容易的。
“登记完三日内来学堂报到便好,到时候我还在这里迎你。”
关赳把点心塞进嘴里说道。
两人连忙点头,江田就拉着江怀去城里铺子中看看有没有六礼的东西。
幸好这条大街有很多书铺,更是有不少卖这些东西的店,江田便一家一家的转着。
早上走的时候媳妇儿就交代了自己,该买什么东西千万别舍不得花钱,有了一个上学的读书人,家中不知道有多高兴。
于是两人在这条大街中的店铺里转了又转,直到快晌午了也没买几样东西。
束脩六礼中也就买了一些龙眼和红豆,剩下的江田也不敢挑选,生怕挑到不好的让江怀第一天就惹得先生不高兴。
江怀则是对书铺感兴趣,但是一本书的价格放在这里比上学都贵,只是在门外看着他心中就是火热的。
算了算时间,怕家中人等的急了,两人只好往城门外走。
到了卖点心的地方江田还不忘买些核桃酥带着回家让家里的孩子解解馋,江怀更是在小摊子上面买了一个小木马和红头绳给侄子侄女。
这钱是林幼昨天夜里塞给自己的,一共一百文钱,让他看着买些东西回来哄孩子高兴。
兄弟两个买好东西后便到城外看到相熟的邻村人,坐着车一起回康宁村。
随着刺啦一声响,林幼把裹了蛋液的豆腐一个个的放在锅中煎的焦黄,金色的外皮泛着油亮的光泽,香味瞬间飘得满厨房都是。
小炉子上她拿出一只鸡炖着,红色的枸杞和红枣在清亮的汤中上下翻滚,鸡肉的香气让豆苗一个劲儿地流口水。
豆腐被一个个地夹到了盘子里,熟练地吊了一个酱汁淋上就端上了桌子。
胡瓜虽然还没有成熟,但是空间里的却成熟了好几茬,拿出三个洗净,拨了皮蛋拌在了一起,酸香可口。
边做着饭,林幼想了几次除了香包外还能做些什么其他的小吃食来赚些钱。
眼睛瞟到放在墙边的一节竹子,心中顿时一动。
竹筒粽子!
林幼想了想这个时代是有黑米的,不过是叫粳谷奴,分布广泛,一直是富贵人家常吃的一种补品。
寻常百姓家可不常见,不常见不代表没有,到时候配上些糯米一起做就没有那么扎眼了。
做好的决定,林幼简直不能太开心。
这一开心顺手就又炒了一盘莜麦菜,蒜香味更是让在厨房门边的大丫和豆苗口水咽不停。
闵氏坐在廊下就闻见了饭香,味道实在是勾人,自己的眼睛一直看着围墙外的路上,惦记着江田和江怀怎么还没从县城回来。
桌子上摆上了二米饭,大丫勤快地放好每个人的筷子,和豆苗稳稳当当地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准备开饭。
林幼正端上鸡汤,围墙外就传来了人声。
院墙里面的黄杨长得飞快,现在已经有一人多高,枝叶繁茂,把这里围得十分严密却还能透进风。
闵氏放下绣品,站起身往门口迎去,竹门推开江田和江怀两人便走了进来。
“爹!”大丫高兴地叫着,但身体却真诚地坐在凳子上没有起来。
而豆苗则是晃悠着站起小身子往江田的方向去,嘴里也喊着:“爹。。爹。”
江田一把抱起豆苗,狠狠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看着满桌子的菜心中更是欣喜:“县学的事情问清楚了。”
这边说着,江怀把东西递给迎过来的闵氏,打了盆凉水擦了擦脸,又清洗了一下递给了大哥。
“嗯,县学倒是没有张师傅说的那么复杂,和大嫂说的有些相似,咱们要准备好束脩礼。”
江怀和大家都坐在了桌前,拿起筷子说道。
林幼早就翻看了视频,知道这束脩礼分六样,倒也是不难。
江田放好豆苗,众人开始吃饭,夹了一块豆腐放在豆苗的碗里:“嗯,肉,水芹菜,龙眼,莲子,红枣和红豆,咱们家都有。“
“嗯!我和大哥买了肉、龙眼和红豆。”喝了一口烫嘴的鸡汤,江怀的舌头有些打架。
点点头,林幼心中也想好了剩下的几样。
一边吃饭一边说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闵氏就说要给江怀缝制些新的褥子等物。
因为是刚成亲,两人用的褥子也是半旧半新的,江怀知道家里还要负担他的学费,更是不让闵氏再做新的,就用他现在床上铺的就好。
林幼小心地撕下两个鸡大腿就放在了大丫的碗中,小丫头呲着牙只喊:“婶婶最好啦!”
豆苗太小,吃不了多少,闵氏只能往饭中添了不少的鸡汤,把米饭搅拌得软一些喂在他的嘴里,小家伙儿也吃得笑眯眯。
吃完饭,江怀又拿出在县中买的小木马和头绳,更是让他俩高兴地在院子中疯跑。
闵氏和林幼收拾完厨房便开始为江怀收拾行李,准备让他明日就进学堂,不能耽误课程。
两人收拾了两个包袱,更是把六礼放在了一个篮子里,除了这些外,林幼还专门放上了两串香肠。
香肠经过几天的风干,已经从鼓鼓囊囊变成了干干巴巴的样子。
只要在水中清洗一下,上锅蒸上两刻钟,切了装盘就又是一道肉菜。
相信这些东西递到先生的手中,江怀的敬重之心能得到他们的重视。
闵氏还在想着有什么没装起来的东西,院子中挖井的师傅就上门了,江田引着人在院中看位置,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让师傅定下的水井的位置,就在林幼房子南边墙的围墙边上。
定好了位置,几人就开始了忙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