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训练班授课

“没事的,我平时与训练部队接触的机会很少,所以很少见到像你这样玩单杆完得这么灵巧的。呵呵,平时只有在条令里看到高难度练习,今天总算亲眼见到了,哈哈……我很喜欢看。”她一边说一边捂着嘴笑。

马龙听了这话后更是心跳急剧加速,心想她这是说的真心话吗?她在说“我很喜欢”,虽然后面加了个“看”,但是喜欢遐想的他还是认为她在说她很喜欢,后面不是加的看字,而是一个“你”字。

“也没什么啦,平时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就运动锻炼一下身体嘛,谁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呢,要革命没有本钱怎么行啊?”谦虚一向是他的优点,他没吹嘘自己的厉害,而只是说为了锻炼身体,看来这点很被她看中的。

金玉善见他满脸都是汗水,主动上前,掏出自己的手绢递给他说:“马团长,请你擦一擦脸上的汗水吧!”

马龙一看心想:“我一个大男人怎么能用女人的手绢呢?”于是,他客气地说:“谢谢,不必了,我自己带着手绢。”说完后他从裤兜里掏出了自己的手绢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接下来他们俩又简单地聊了一会儿,见时间不早了,他回到办公室里,她也去军团参谋部作战训练处报到去了。

马龙来到金旺里以后,一军团军团长金哲奎中将对他很器重,指示后勤部发给马龙一套朝军校级军官军装,佩戴上校军衔,军团参谋部从基层部队抽调了七百多名营连干部举办了六期敌后游击战训练班,请马龙讲授敌后游击战战术这一课。

当第一期训练班开课以后,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军团长金哲奎中将发表了动员讲话,他以精辟的语言讲述了学习游击战术的重要性,要求全体

学员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段学习时间,向中国同志学好敌后游击战术,为统一祖国,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照训练班的计划安排,由马龙先上第一堂课。开讲前,第一军团作战训练处长朴德三上校特意向全体参训的连营指挥员介绍了中国军事教官马龙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率领一个团从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没受什么损失而成功突围的事迹,大家听了后热烈地向他鼓掌,同时,对马龙一种敬佩的表情油然而生。

马龙在讲台往下一看,台下的人民军营连干部大都很年轻,职级大部分为上尉和少校,少部分为中校,他们着装很正规,几乎是清一色的黄色军服,黑亮的皮靴,腰上扎着武装带,肩披着皮带,腰系手枪,神气十足,一看就是刚从第一线战斗部队挑选而来的骨干精英,其中还不乏年轻美貌的女军官。别看这些年轻的女军官,但是她们的军人作风和战斗精神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在坐的男军人,还真应中了那句话:“巾帼不让须眉”。

而马龙也身穿一套崭新的朝军黄呢子军装,佩戴上校军衔,脚穿一双黑色高筒马靴,双臂自然下垂,站得笔直,声音铿锵有力,先来了一个开场白道:“同志们,什么是军人?依我看军人就是一个国家的战争机器,他的职能就是打仗和准备打仗。军人心中坚持着一份信念,一份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坚强信念,这份信念使他们变得无比的高大和坚强,使他们斗志昂扬,使他们保卫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出惊人的力量。军人的精神和信念共同铸炼成一种魂魄,一种燃烧激情、力争上游的魂魄。花美美在外表,人美美在内心

,而军人之美,是他们作出的选择,他们选择了为满足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而全心全意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要把那一个精神、那一份信念、那一种魂魄全部融入到血液里,把最宝贵的青春贡献给我们所热爱的祖国、我们的人民……

金玉善站在一旁一边听一边给他当翻译,他讲一段话后,稍微一停,接着金玉善就给他翻译成朝语,等金玉善把这段话翻译完了,全场官兵听后立刻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马龙讲课时,不用照本宣科,而往往是把讲稿放在讲桌上,有时为了加重语气,表达盛情,喜欢用手比划各种姿势,更显得挥洒自如,潇洒大方,他结合自己在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中的经验,以及在朝鲜与美军作战二年的经验体会,讲得绘声绘色,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学员们还都认真地记着笔记。

他面容很俊美,可以称得上是精致,身材很魁梧,那一双眼睛既像两颗黑宝石般的明亮,却又透着一丝生动和高雅的气息,台下特别那些朝鲜女军官看到这位英俊中国军事教官,两眼都紧紧地盯到他身上,一眨不眨,流露出了崇拜之情。

听着马龙精彩地演讲,金玉善的眼神从上到下似乎要把马龙给看出个窟窿来,她脑子里仿佛又像过电影一般回忆起在接他回来的路上,因敌机轰炸,桥梁断裂,他们被困在河边,晚上他们一起围在篝火旁边,她乘机一头扑到他的怀里,两只胳膊勾着他的脖颈亲吻她的情景了。而马龙一边讲一边用眼睛的余光似乎感受到她的灼热的眼神,他朝她的方向望去,她心里在颤抖,但他的脸上却是用一副严肃冷漠的表情坦然的回望过去。那双眼眸虽然眼神很冷,没有什

么情绪,表情也很严肃,但是却出奇的明亮,闪现着异样光泽,令金玉善心里有点儿颤抖。

这时金玉善感到很后悔,觉得自己在接马龙的路上不该那么冲动,而且,她表现的有些唐突,一个正派的男人怎么会接受一个不熟悉女人的情爱呢?爱情这个东西有些特别,且不可心急,需要温水煮蛙,慢慢的来,更需要水到渠成。想到这里,金玉善更加感到惭愧,她觉得那天自己的表现会让马龙误认为自己很轻浮,所以她心里感到后悔死了,她觉得自己应该找机会向他解释,最好能让他理解自己的苦衷,说不定还会有挽回的希望。

马龙每次讲课,都使学员听得入迷,甚至忘记了下课时间。有一次,他讲游击战略战术问题,不仅全班学员踊跃参加听课,而且引来了附近朝鲜人民军的一些师团级军官,由于听课的人太多,有时高达五六百人,原来讲课的山洞容纳不下了,只好临时改在附近树林里讲。

他的军事理论课给台下的朝鲜人民军军官们同样带来了震撼,让他们有了作为朝鲜人的危机感,作为朝鲜军人的责任感,在他循循善诱讲解下,还让他们了解了以积极防御战略思想为指导,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在内线的战略的持久防御战和外线的战役、战斗的速决进攻战,把全局和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局部的一个个战斗的优势,通过在一个个的局部集中优势兵力,并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使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最后取得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并取得全局的优势。

在课堂上,马龙面对台下学员们所提的尖锐问题,他引经据典从容应对,认真给予解答,每次都能获得学员们雷鸣般的掌声。

马龙每次讲完课后,都会彬彬有礼地对金玉善说:“感谢你将我的授课内容翻译得这么精彩,你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翻译,我向你表示诚挚的谢意。”

金玉善听后激动地脸色红晕了,她觉得马龙对自己的态度有所转变了,她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所以在这次训练班中,每次轮到马龙讲课时,金玉善都来的很早,先为马龙整理好讲台,为他准备好热水。在课间中她还主动上台替马龙擦黑板,为他讲课提供便利。马龙对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金玉善越是对他这么照顾,他心里越发不安,总觉得金玉善有某种企图,但他心里总是暗暗告诫自己,与朝鲜战友的友情可以保持,但不能越雷池一步。

马龙讲课最得意的还是游击战术实兵操练,他按着金旺里的地形图虚拟设置了四个面临的突发问题:敌军突袭、突破包围、蛇打七寸、敌后救援,种种问题交织,他将参训的一百多名学员分成四个组研究讨论,各组将拿出一个解决方案到大讨论会上与其他组的方案进行比对。

这些课题让每个学员都很紧张。此刻,他们每个人都是指挥员——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一军团连、营、团的指挥员——正在拟制解决问题的方案。四组人已开始激烈辩论,有的学员更是急得离开了座位,在山洞的角落走来走去。

此时,马龙稳坐在讲台上,表情相当淡定,这些都是针对朝鲜战争中与美军作战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拟制的新课题,一经推出就受到来自第一线学员的欢迎,他们就是想学到有用的知识以便回去后能在作战中有的放矢。课题里设置的所有问题,都是需要这些身居其位的学员们在战场上去处理去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