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猎犬行动

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克南朝鲜首都汉城的胜利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令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和中国人民欢喜若狂,奔走相告。如果说在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中国的普通百姓还对自己装备简陋的军队是否应该跑到异国他乡去打仗,是否是强大的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对手,还持有很大的怀疑态度。那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个月之内的三次战役连续的胜利,特别是第三次战役志愿军部队对南朝鲜首都汉城的占领,令在历史上饱受列强欺辱的中国人民第一次感到自己国家和军队是如此的强大,特别是与中国军队交战的另一方是拥有十六国家军队之多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于是,对民族实力骄傲的热情骤然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中国人民纷纷自发捐献,出钱出物慰问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全国各界、社会团体以及青少年写的慰问信更是雪片一样飞向千里之外的朝鲜……

全国人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此时根本不了解志愿军遇到了极其严重的困难,从三八线到三七线一百多公里的地区,由于敌人的欺骗宣传,南朝鲜老乡几乎跑了个精光,房子全烧没了。志愿军本来就脆弱不堪的补给线又急剧延长了二百多公里,粮食这种生存最基本的物资都不能保障,更不要说御寒衣物和弹药了。部队中疾病蔓延,尤以冻伤为最严重。二次战役的冻伤兵员还未恢复,三次战役徒涉临津江后又增加了大批手脚发黑的战士。志愿军总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下定了决心,不能再盲目追击了!

志愿军总部在侦悉美军和南朝鲜军队在乌山设伏后,断然命令志愿军正向南挺进的一个团转入防

御,同日,中朝部队在三七线全线停止前进。经过九天九夜的血战,中国军队向南推进了一百多公里,不但越过了三八线,而且打到了三七线,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

停止追击的命令传到红军师指挥部,斗志旺盛的张子清和孙家新楞呆了,他们一再追问译电员所译电文有没有错误,译电员经过核查确认准确无误,张子清甚至还怀疑听错了命令,就亲自打电话到军指挥部核实,张帅参谋长接到电话后重申道:“张师长,命令没有错,你们必须坚决执行。”

张子清师长放下电话后,把张帅参谋长的原话告诉了孙家新,孙家新听了也有点想不通,但他对张子清说:“我看还是赶快向各团传达命令吧,他们肯定也会想不通的,但必须严格执行命令,随后我们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马龙在团指挥所接到师部的命令之后,也是想不通,嘴里嘟囔道:“让我看打美国鬼子比打蒋,介,石还容易,现在胜利了,应该乘胜追击,快打,快胜,快回国,怎么打到这种地步又停止追击了?真令人不可思议!”

牢骚归牢骚,马龙还是给各营下命令,停止追击,占据有利地形,继续监视敌人。

部队基层的议论传到志愿军总部首长的耳朵里,他们觉得并不奇怪,也不生气,只是想,看来“速胜”的思想在志愿军各部队很有市场,有必要开个会统一一下认识了。

刘勇军长和高占武政委出席了在志愿军总部召开的中朝联军军级领导干部会议,亲耳聆听了志愿军总部首长的讲话,散会回到部队以后,立刻召开了全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将志愿军总部首长的讲话精神进行了传达,消除团

以上干部的疑虑。刘勇军长情真意切地讲道:“同志们,第三次战役我们胜利的收复了汉城,把拥有绝对优势的‘联合国军’打得落花流水。祖国人民只知道我们的战果,往往不了解真情,也不了解我们志愿军面临的艰难困境。因为这几次战役美军没有整军整师地被我们歼灭,战斗力仍很强大,他们的海空军占绝对优势。敌人不是傻瓜,他们会不会设下了圈套让我们去钻呢?况且,敌人不会甘心失败的,放弃汉城很可能是敌军的权宜之计,在退到一定的程度后,经过休整和补充,很可能会以百倍的疯狂,向我们卷土重来。我军入朝二个月连续三次作战,部队已很疲倦,兵力损失不少,又没有海空军的掩护。我们的战士是可敬可爱的,是绝对服从命令的,挨冻受饿时毫无怨言,直至自己为国捐躯,也从没向我们抱怨半句,这是什么精神?”

刘勇军长讲到这里,话语突然一停,接着他又大声呼吁道:“同志们,战士们把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战士的宝贵生命,我们要适可而止,不能盲目的进攻,要尽量减少伤亡,夺取更大的胜利!”

刘勇军长讲到这里,又根据目前敌我态势进行了分析道:“朝鲜地形三面临海,美海军三面包围着朝鲜这块土地,我们仅仅是在陆地从三八线向南延伸了一点,三面临海的陆地时刻有被敌人登陆占领的危险,我们在这样的地形作战,无山无树作掩护,一定会吃亏的。因此,要继续南进,必须先停止追击,经过补充休整后,才能继续再战。”出席会议的干部们听后,拍着自己的脑袋,似乎明白了志愿军总部命令各部队停止追击敌军

的真实意图。

事实证明,志愿军总部首长的估计完全正确,侵朝美军前线司令官华士莱中将在美军将领中绝非平庸之辈,不但不会一打就会撤退,相反,他马上就要用坚决的反攻来洗刷美军在志愿军发起的第三次战役中失败的耻辱,赢回美军的声誉……

俗话说的好,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由于害怕中朝军队孤注一掷,继续向南进攻,美国政府也开始释放和平烟幕了,让联合国通过了先停火后谈判的建议,并转交中国政府。美国人主动求和了,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罕见先例,国内有些人感到飘飘然了,继续往南挺进的言论甚嚣尘上,志愿军总部也感到压力很大。

在和平烟幕的掩盖下,美军前线司令官华士莱中将却日夜奔波在前线研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略战术,他找美军师团一级的指挥官谈话,询问他们与中国军队战斗的经验和体会,查找中国军队战术弱点,通过谈话发现,中国志愿军因运输线延长,补给困难,士兵们每天吃的是炒面和煮黄豆,穿得是单薄的棉衣,尤其是在战斗中基本是一把雪一把炒面。即便是如此,中国军队在关键时候仍然能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这一点令华士莱中将百思不得其解,莫非他们有神灵的辅助?当然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灵,这一点就连华士莱中将也不否认。

既然华士莱中将把中国志愿军的战略战术搞清楚了,他就准备开始反扑了,他忙着调兵遣将,向驻南朝鲜的美军部队补充了大批参加过二战的老兵,还调来了许多飞机、坦克和大炮等重型武器。此时,美军在前线的作战部队就有七个美军师、八个南

朝鲜师和二个英国旅共计二十六万人,而志愿军的一线部队只有二十八万人,兵力虽略多于美军,但火力和后勤与其差距太大,志愿军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老谋深算的华士莱中将就要实践他上任时面对世界各大媒体所讲过的“一有机会,就向中国军队实施猛烈的反攻”的允诺了。他向视察前线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断言,中国军队因运输线延长,补给困难,已经达到进攻的顶点,成为强弩之末了。不但如此,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反攻的准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华士莱中将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终于发起“猎犬行动”,他采取了试探性的进攻。那些被志愿军打怕了的美军官兵像嗅觉灵敏的猎犬,逐步试探着猎物对进攻的反应。华士莱先安排一个加强团的美军开始试探性进攻,每天用汽车拉着步兵跟在小群坦克的后面,尝试着进攻,他们在正面上进行火力侦察,一旦碰上志愿军主力就立刻后退,紧接着就用炮兵、空军猛轰志愿军一线阵地;如果发现对方阵地薄弱,立刻派出重兵进行抢占。所以这一段时间志愿军也与美军发生了多次阵地争夺战,战斗也异常激烈,人员损失也很大。

美军在一个星期内三番五次采用这种进攻战术,仿佛在试探着中国军队的反应,这也是华士莱中将在“猎犬行动”中发明所谓的“磁性战术”。他要用这种“贴狗皮膏药”的方式与他的对手贴在一起,不停地骚扰希望转入休整的中朝军队,以达到消耗疲惫对手的目的。华士莱发明的这种战术给后勤供给不充分的志愿军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以致使志愿军前线各部队感到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