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是不远。
十二月也到了末尾,正旦也是再有个七八日就要到了。
这一日,蔡瑁揉着眉心,看着眼前的黄月英,“好在,此事算是敲定了。”
“辛苦阿舅了。”黄月英安抚。
近段时间,她确实也发现了蔡瑁的才能,收买人心,各式各样的手段都有。
荆州各世家一开始有几家还想推刘琦上位,结果蔡瑁直接和杨家联手,先是威逼,而后利诱。
言明此时的形势,曹操定了北方,手下兵士众多,战力又强,若是曹操南下,唯有刘备是最好的人选。
无论选谁当州牧,如果刘备挡住了曹操,谁也不安稳,如果刘备挡不住曹操,那荆州覆灭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再者,刘备是也是汉室宗亲,此时官职与能力又相当,若是刘备成了下一个光武,那么汉室便依旧能延续。
对于在座的各大世家来说,汉室的延续,才能保证他们最大的利益。
所以,各大世家最终达成了一致,决定请刘备暂领州牧,统御南方各州,迎还天子,还于旧都,扫除曹逆。
而后,便是由蒯越起草檄文,这檄文,是要公告天下的。
“阿楚教导玄德公长子,也该用心些。”蔡瑁无奈,“那邓艾不过南阳邓氏的旁支,孙绍不过是孙氏的质子,你都日日带在身边。”
言下之意,便是刘备即将成为荆州之主,阿斗的待遇就该提一提了。
黄月英笑着,点头称是。
没有办法,谁都以为她教导阿斗不够用心,但实在是,从如今这时代的知识要跳到未来时代的知识,跨度太大。
阿斗年纪小,资质也差些,她不指望阿斗能像诸葛均他们专精于某一科,只希望他能对这些都有所了解,不至于未来被人糊弄。
但这不是一年两年就够的,接下来,既然阿斗也得带在身边,那其他几个人,都一起抓过来好了,让诸葛均他们抽空给师弟们上课。
“习氏如今已有身孕,”蔡瑁于是也笑着。
黄月英明白蔡瑁的意思,如果习乐能生个女娃,便可以着手开始谋划阿斗的婚事了。
“那就恭喜阿舅了。”
蔡瑁笑笑,不经意的问,“那日邓艾与孙绍去了韩府,定是瞒着阿楚的,可对?”
“是。”黄月英无奈,“本来是给他们布置了课业的。”
蔡瑁无奈,“两个孩子确实机敏,阿楚带在身边,也是应当的,只是那孙绍……”
“阿舅不必担忧,孙绍会被送来做质子,其实也是为了避祸。”
“避祸?”
“是,自孙策离世后,孙绍便展露了天资,想撑起孙策这一房的门楣。”黄月英解释,“但如今的扬州牧到底是孙权,孙权之后,难道还会把这位置传给他其他兄弟吗?”
“阿楚的意思是,若是孙绍再成长下去,说不得便会引起孙权的忌惮?”
“是,他到底,是孙策唯一遗留下来的孩子。”
在江东,孙策的名头可比孙权响亮得多。
那些个老将,也多认孙策。
如果有朝一日,孙权的儿子都不成器,孙绍却有足够的能力,众人如何选?
孙绍即便不想去争这些,也会有人替他去争。
蔡瑁便点了点头,“那琦儿和琮儿他们又当如何处置?”
“之前给姨丈的那些份子,由姨母、琦外兄、琮外兄各领三成,剩余的一成,给刘修,以保他们日后吃穿用度。”黄月英开口。
她给刘表的份子,有楚纸和青灰的份额,还有南蛮分部的盐利,给几个孤儿寡母吃穿,那是绰绰有余。
而蔡夫人手上,还有玉肌散的份子,日后也是完全不必担心的。
蔡瑁便点了点头,“如今商行的获益有些大了,各世家极其眼红。”
黄月英苦笑,“商行的利益看似巨大,实则如今只是堪堪填了亏损。”
“如何会?莫不是手下有人做手脚?”蔡瑁登时要发怒。
黄月英摇头,“并非如此,而是阿楚原本谋划是在所有郡县,皆设一分部。”
“所有郡县?”
“是,大汉十三州乃至海外,都要有兴汉商行。”
“嘶。”蔡瑁倒吸一口凉气。
黄月英这计划,倒是大的很。
“是以,每开设一处商行,人、物、地,皆需支出,如今盈收,堪堪持平。”
“前期投入这许多,未来盈利会更多。”蔡瑁便安抚。
也幸好,这几年青灰和蒸汽舰还有红糖的生意起来了,不然他估计黄月英那商行还得一直亏损。
“是,未来还有许多盈利的项目,阿楚会适当考虑与各世家合作。”黄月英点头。
所谓的合作,当然就是忽悠各世家出钱,在官府允许下,搞一些基建项目,而这项目的回收周期,会在十五年起步。
听到了黄月英的这些话,蔡瑁算是松口气。
因为他被黄月英推举暂领荆州牧这事儿,蔡氏其实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太过瞩目的世家,不一定能传承久远。
只有等到刘备领了这位置,这风浪才会慢慢平稳下来。
“阿舅放心,阿楚明白,木秀于林。”黄月英再度安抚,“如今,兴汉商行与蔡氏一般,皆成这秀木,需好生沉淀一番方可。”
蔡瑁欣慰的点头,“可惜你两个外兄,皆无阿楚你这般见识。”
“外兄们经历的事到底太少了些。”黄月英想了想,道,“不若阿舅让他们多历练历练。”
蔡瑁自是赞同的,他年纪也是慢慢大了,总该让小辈们去试试的。
有黄月英带着,他也放心些。
黄月英则是在蔡家吃了一顿饭,而后才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这一顿饭,算是暂时打消了蔡瑁的疑虑,蔡瑁已经怀疑那日孙绍和邓艾出现的动机,但显然,那日真是巧合。
见到孙绍,便又给他加了课业。
孙绍不明所以,但还是应下了。
旁边的邓艾,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但很快,黄月英就如了他的愿,也给他加了课业。
“让你们一天天瞎跑。”黄月英哼了一声,而后便回了书房。
临近正旦,蒯越已经启程往许昌。
而襄阳的正旦庆,仍与以往相似。
不过,黄月英却是要回楚安过年,到底,家还是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