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授田制这简单的小会,在晚食时分,就结束了。
众人也都没有反对。
黄月英松口气的同时,却被黄承彦盯上了。
“阿楚想做王莽。”黄承彦淡定的道。
黄月英摇头,“不。”
“阿楚这计口授田,如今对世家、官宦特殊,但为父相信,待得日后,阿楚不会宽宥他们。”
“对。”黄月英毫无顾忌的承认了,“但这日后,至少还有几十年,这些时间,足够我去布局。”
“今日这些人,山民与叔虎,都会想明白,你七叔也会想明白,你觉得……他们会与你一道吗?”黄承彦又问。
“自然。”黄月英点头,她从不怀疑自己选人的眼光。
黄承彦于是便没有了疑问,笑着,“那便去做吧,无论如何,为父……以及整个黄氏,都站在阿楚身后呢。”
“多谢阿父!”黄月英笑答。
如今的楚安黄氏,并不靠着土地生存,所以,黄承彦可以保证,黄氏一族不会拖黄月英后腿。
黄承彦自然也笑,“阿楚慢慢来便是,莫急。”
作为名士,他自然熟读历史,商鞅怎么死的,王莽怎么死的,他都很清楚。
改革者,向来没有一个完好的结局。
所以,从内心之中,他不希望黄月英去走这一条路,但……他又无法阻止。
因为黄月英想做的这些事,其实也是他想做的,是记载在书中,那无数人前赴后继想要达到的目标。
……
次日。
黄月英早起,而后锻炼了一番,才洗漱完吃了早食,便听得侍从来报,说那位杨家公子已经到了族学了。
黄月英笑笑,还真是……守时。
于是从书房中带出了早就备好的资料,往族学而去。
……
杨虑到了学堂之中,好奇的看了看,就被人引到了一个位置坐下。
见着前方那些穿着整齐学服的孩子,眼中也全是笑意。
这群孩子,听闻……也做了些了不得的事情。
只是,当他见到走入学堂的那名女子时,瞪大了眼睛,这人……怎的这般像阿楚?
原来阿楚换上女子装扮,是这模样?
登时,他脸便红了红。
这位,应当是楚安君,而不是阿楚。
但这楚安君与阿楚竟长得这般相似,莫不成……阿楚真如传言所说,是承彦公流落在外的孩子?而非什么故人之子?
可这……也实在太像了些。
再待得他听到这女子的声音,便是仿若被雷劈中一般,这声音,也是一模一样啊。
……
“都来得挺早。”黄月英见着台下这群孩子,以及坐在最后的杨虑,笑着道。
“阿姊,是你起晚了吧?”有个孩子笑问。
“阿姊都这么大人了,怎么会起晚呢?一定是有事耽搁了!”黄峻反驳。
“就是!”
眼看着孩子们要因为这事儿争吵,黄月英哭笑不得,道,“好了,莫吵了。”
于是,众人立马安静。
黄月英也不废话,随后与杨虑见了个礼,又和众人介绍了一下杨虑,这才准备上课。
她可不管,杨虑是什么反应呢,让他好好震惊去。
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资料,便让人分了下去,每人,仅有一页楚纸。
黄月英却是开口,“今日所授之课,名为格物,意为,万物之理。”
“格物二字,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三句话,黄月英解释了格物的意思,格物的出处,以及格物的本质。
甲级班的孩子们,理解起来都不难。
便是后头的杨虑,虽是皱眉,却也点了头。
在他看来,这位女君的解释,虽与经典不同,顺序有些倒置,但大意却也能说得通,可以算作是另一种解读。
“简而言之,能明白万物之理,就已经很接近道了。”黄月英笑问,“可有人,能说出一桩接近道的万物之理来?”
接近于道的万物之理?
孩子们想了想,不太理解。
便是诸葛均等年纪稍大些的孩子,也在思考。
“庄稼春生求收,算吗?”周大丫问道。
黄月英笑着点头,“是。”
周大丫笑了笑,“那人吃饭便会长大,应当也算了?”
“不错。”黄月英继续鼓励的笑着。
周大丫这孩子,相比起诸葛均等人,更善于观察一些动植物的小细节。
“那照这般说,天黑要睡觉,天亮便会醒,也算?”黄峻看向黄月英。
黄月英点头,“嗯。”
这一下,孩子们的讨论便热闹起来。
学堂里一下子就被各式各样的声音覆盖。
最后一排的杨虑,见着这景象,哑然。万物之理……的确也都是。
只是,听起来就有些奇怪。
黄月英也不在意,她的教学方式,从不是填鸭。
这群孩子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实践后,早就学会了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去死记硬背,思维开阔,未来发展前景很大。
“春夏秋冬四季,春夏下雨多,冬天会下雪。”
“人饿了便要吃饭!”
“哈哈哈!”
“困了就睡觉!”
孩子们又笑。
黄月英也笑,这些人……
不一会儿,孩子们的讨论自行停了下来,好像,说来说去,都在人、动物以及四季、植物身上打转,这么些人,一人说个一条,很快也就把他们能想到的给说完了。
黄月英见此,便把早就准备好的大小不一的石头,放在了掌心。
而后,松开手,石子落下。
孩子们只是见着这一幕。
黄月英又拿了第二颗石头,重复方才的动作。
孩子们便思考起来,因为他们知道,黄月英的动作,一定是有含义的。
再等到黄月英拿起第三颗石头时,最后一排的杨虑率先道了一句,“女君想说的是,万物……皆向下落?”
黄月英眼神一亮,点头,“杨公子果真聪慧。”
杨虑不好意思的把眼神转向窗外,耳根子不由的就红了,把他当小孩子夸呢?
“万物下落吗?”诸葛均重复了一下这句话,发现的确如此,生活中,笔会落在地上,果子熟了也会落在地上,荷包掉了会落在地上……打碎东西也是……
黄琮也思考了一番,即便是往上抛出去的东西,最后也一定会落在地上。
可,这又是为什么呢?
黄月英接着,将一颗石子往上抛投,最后,这石子还是落在了地上。
孩子们这才反应过来,的确,万物都是向地上落的!
可,为何啊!
方才黄月英明明是把东西往上丢的啊!
“此事,大家一定也都见过,不论你丢出什么东西,往哪个方向丢,最后……这东西一定会落在地上,或者说,往更低的地方落去,可有人知晓,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