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事,冯梧便觉得是自己能力不足。
“我有个双胞胎妹妹,叫冯桐,今年没考好落榜了,要是我能早点认识宋小姐,没准就能多学学,给她补补课,我俩就都能上大学了。”
顾蓉娇愕然道,“冯知青还是双胞胎?之前来我们跳蹬村的……”
“我妹妹去的其他村里,我俩没分配到一块儿,不过她也来京市了,就是昨天喝多了豆汁儿,今天拉虚脱了……”
宋晚意宽慰道,“每个人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不同,没准你学会了的,你妹妹会觉得棘手,说到底也是看自己能力的事,怨不到你身上,再说你现在读大学了,平时可以带你妹妹去图书馆里坐坐,受受熏陶,也能多看看书。”
冯梧想起冯桐在来京市的火车上,偶尔嘴快自责没考上大学的事。
心里更酸了。
她家还没富裕到能供读两个读书人的地步,小时候都是自己去学校学认字,回来再教给妹妹。
交一份学费,培养出两个读书人,这事直到今天,都还让冯老爹引以为豪呢。
她忍了忍,骨子里的韧劲儿让她不愿意过多阐述儿时的不易来博取同情。
三人围绕读书的事唠嗑了阵,李疏鸿拿着单子从寝室内出来。
“都办好了。”
冯梧差点惊讶喊出声,捂着嘴也能听出来有多激动,“呀,李老大!”
李疏鸿是认得这个知青的,她下乡到跳蹬村那两年,跟毛巧慧走得近。
只是看着宋晚意跟她有说有笑的样子,他突然不确定她的心思了。
“咋啦?不认得我啦?!”
冯梧没等到回应,尴尬的自我圆场,“哎哟,冯知青呀!当时在村里毛巧……咳咳,我当时有字不认识,还请教过你,记不记得?”
意识到差点说漏嘴,她心虚地瞥了眼宋晚意,不曾想人家面上不起半点波澜。
自从她离开跳蹬村后,毛巧慧那点事她就再也没听说过。
记忆还停留在宋晚意嫁去李家后,李疏鸿便当兵去了,毛巧慧日日跟在自己身后打转,缠着她教念书,还爱显摆新买来的手绢。
少女怀春的模样过于细腻,瞎子都能看出来毛巧慧当初对李疏鸿有意思。
当着人家妻子的面,她还嘴瓢提起毛巧慧,这不是诚心给人家添堵吗?
不过瞧着宋晚意这气定神闲的反应,毛巧慧后来是没表露心意?
李疏鸿靠得离宋晚意更近,“记起来了,冯梧知青。”
“哎,哎,没错。”
冯梧悻悻缩回脖子,好像这次重逢没有意料中那般熟络热情啊!
李疏鸿替宋晚意办好了走读证。
新生报道三天,因为离得近,两人在头天中午就落实好所有流程,就等着两日后回来参加新生典礼。
李疏鸿这样眼不离宋的,其实还有个核心原因。
他知道钱少衡也读的建筑系,唯恐那不怀好意的伪君子又会凑到自己老婆跟前来找存在感,这才一门心思的想要宋晚意回家去住。
好在三人在学校里转悠半天,愣是没碰到半个熟人。
宋晚意较李疏鸿跟顾蓉娇两人看哪哪儿稀奇来说要淡定许多。
好些来报到的读书人更是在忙完登记后喜极而泣,大有古时范进中举的疯狂感。
也怨不得他们,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吃香啊,毕业后直接包分配工作,相当于后半辈子都稳抱了只铁饭碗。
当然这饭碗也有大有小,具体分得哪个型号,还要看大学几年的表现。
顾蓉娇已经开始眯起眼做美梦了,“嫂子,我刚刚听冯知青说,读完大学出来最差也能分到十来块工资的工作,还轻松不累,是不是真的?”
宋晚意踹飞脚边一颗石子,“十来块?你这要求也忒低了点,怎么说也要七八十块打底,一个月挣个两三百吧?”
当然她也是往低了说。
可她等不了四年大学毕业后再赚钱了。
先前买房的事给了她启发,要想留在京市发展,尤其是想让后代享受到这边优渥的教学环境跟社会进步带来的便捷,一套房肯定不够。
这才七零年末尾,再过个两年,读书人多起来了,大家就会发现在京市扎根有多重要。
所谓拼一代富三代,她想要趁着房价上涨前搞她两套房,让子孙六七代都不愁吃喝的。
至于怎么赚钱快呢,这又是个头疼的问题了。
虽说现如今大学的课程难度对她来说小菜一碟,可不能缺勤,老师布置的任务肯定也要抽时间完成。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不管是七零年代还是二零二三年,打工都只能保证不饿肚子,想发大财?没门儿!
最快捷的就是做生意了。
可没记错,这两年的个体生意还没开展落实,国民经济还只是由国营经济跟集体经济组成的呢。
哎,真是哪儿哪儿都放不开手干!
顾蓉娇容易满足得很,听说最低都能有五十来块,想都不敢想。
“看来读书真是好出路,要是我今后生了娃,也让他读书去!我现在就开始存钱,肯定能供他读大学!”
可话音刚落,她立刻意识到自己已经离了婚,还生娃呢,二婚丈夫都没着落!
妯娌俩各有各的愁。
李疏鸿想的就更远了,晚意这四年要往返学校跟胡同之间,单程就要个把小时,若是进了寒冬腊月,这来回一趟可就遭老罪了。
得有个车!看看能不能跟单位申请配置一辆,不需要多好,起码要能挡风遮阳。
现在的住处说到底还是小了破了,得想个升职加薪的路子,争取明年过年一家子人都能搬进大房子里。
刚才晚意欲言又止的,肯定有她自己的盘算,八成是钱的事,如今两人哪哪都好,就是手头有点紧。
他得想个法子让她不为钱操心才是……
三人都陷入自己的盘算中,缄默地走了一路。
还没走出校门,冯梧骑着车从林荫小道窜出来,险些撞宋晚意身上去。
顾蓉娇赶忙出手扶住别把手,“哎呀,冯知青!你着急忙慌的干啥去,是不是东西落了?”
谁知冯梧将麻花辫甩到脑后,眼底憧憬又崇拜,“不是不是,听说全国第一也来了,你们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