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二章 觉隐寺的小沙弥

那厢从长兜上下来、拿水抹洗了脸的少年本一路慢悠悠晃着,然眼见日头斜斜、天色要晚了,他忙纵身跃上了树杈,提气使轻功在山间行进,周遭的景飞快掠过,

少年从一棵树刹那跳到另一棵树——满山遍存的老树实在太适合有武功的加快行程,少年的速度提了数十上百倍。

……

等小半时辰后临了寺院,他才放慢速度从树上跳了下来,悠悠走着,适才一番疾行过罢,他却是大气都不带喘。

尔后踏上青石板台阶,一座古刹渐现了出来——

远瞧着有些年头,墙体灰中夹白略几分斑驳,屋脊飞檐些许陈旧,正中高悬的匾额刻着“觉隐寺”三字,浑厚凝重,古朴并不锋芒。

这古刹便是“觉隐寺”了,亦是少年的容身与修行之所。恍不知它存了多久,掩在这深山中,

正合了那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颇有几分归隐山林、与世隔绝的意,或许并不易叫人知,只离的近了,可清晰听着经文诵读声。

少年走过了青石台阶,到了寺院门前,步子在那里停了须臾,而后轻轻推门,并未使门大开,只使露出了他足以钻入的缝,随后泥鳅一般从那缝里穿进去,再把门合上,一开一合,整个过程无声无息。

“悟平。”

不想进了寺没走几步,从寺的转角处斜着迎上两个穿着袈裟、脖间戴着佛珠,头顶皆有八个圆形戒疤,模样一看便知比少年大了许多的僧人——

右边那位稍胖稍矮,着绯色袈裟,眉目间有几分厉气,显的凶巴巴,或叫人心惧、肃然,可看少年面色平静的样子,是否叫他生惧、肃然便不得而知了;

与之相比,左边那位,稍瘦稍高,着赤色袈裟,虽不如右边僧人面色凶厉,却瞧着不悲不喜不怒,温和柔煦,似有大慈悲大修行的高僧,不需多话,却已叫人打心底由衷敬重。

“师父,师叔。”

少年双手合十,先朝左边的僧人看去,再朝右边的僧人招呼,口吻平淡——他这时该和其他弟子一样,在禅堂由老僧人领着、打坐诵经,此刻被逮个正着,他却毫无慌张。

“嗯。”左边被唤作师父的僧人向他颔首,亲切道,“去哪了?”

“呵,不知又偷跑去哪了呗。”少年还未回话,那右边的僧人却是十分不屑,

“背着我等不知做了什么,怕不是好事。”

“师弟。”这话说的有些重了,用在长辈对晚辈身上似也有些不够气量,赤色袈裟的僧人便叫道绯色袈裟僧人。

只轻飘飘一句,却极有份量,那绯色袈裟僧人再怎么严厉,在这赤色袈裟僧人面前他也是敬重、服从,便闭了嘴不说了。

“悟平,去哪了,做了什么?”赤色袈裟僧人再问。

法名“悟平”的少年维持着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回自己师父,

“师父,弟子去感悟众生了。”

“呵,又是这种说法,成天两头感悟众生,不知到底感悟出了什么!”绯色袈裟僧人止不住自己火爆脾气,再度责斥。

赤色袈裟僧人看他,他回看过去,有些不忿道,

“师兄,您身为寺中主持,统领的是整个觉隐寺,悟平虽是您的亲传弟子,自小长在寺里,可看看他,可有半分出家弟子修行的模样?

别的弟子都诵读念经,他却独个去了寺外,不知是六根未净去哪瞎玩,还是他口中说的‘感悟众生’!

师弟身为寺里的维那师,有维持纪纲之职,寺院中如有犯清规戒律的,都由师弟执行处分之事,所以师弟真的很难见悟平再这样胡闹下去!

且本寺在山中,附近都是山岭连绵,人烟稀少,悟平若在外面遇到豺狼虎豹,不也危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师弟最要说的便是这个了,师兄明鉴。”

听绯色袈裟僧人的话里虽有几许怒气,却也在理,身为主持的赤色袈裟僧人于是道,

“悟平,你且说说你感悟出了什么。你要是说不出来,就别怪你师叔责罚你了。”

“是,师父。”悟平应了,朝绯色袈裟、法名“慧静”的僧人称呼道,“师叔,”顿了顿才不慌不忙继续说,

“师叔教训的是。只是弟子出寺确是为了更好感悟自然众生,虽弟子驽钝、没有大智慧,

可忆起《佛典》中言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想来弟子要感悟的,便是如《佛典》中所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了。”

道《佛典》中所言属实,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虽与《佛典》中语句极为相似,却未曾真正出现在哪部经典之中,主持与维那师故而听了微怔,反应过来,主持依旧温和慈悲模样,维那师却也是脸色缓和了许多。

“阿弥陀佛”便瞧主持双手合十道,

“悟平有慧根,乃我佛的有缘人,他但一心向佛,要做什么,不违寺院法纪,我便暂允了吧。”

“…师兄这般说,师弟也没什么意见。”慧静仍几分不喜,

“悟平乃师兄的亲传弟子,还望师兄日后仍多加教育管教。

但依悟平,”慧静略略停滞后接着说,

“悟平自小在寺中长大,虽还未到授比丘戒的年龄,可也早该点上‘清心’戒疤和‘乐福’戒疤,师兄为何迟迟不点?”

“师弟,”主持略略看去慧静,淡应,“悟平如何收入寺中你当清楚,那你便该知晓我不点戒疤的原因,不用再多说了。”

“…罢,便也随师兄吧。”慧静默了会儿,不再多言,双手合十道,

“师兄,师弟且去别处巡看了。”

“嗯。”主持朝慧静颔首,慧静这便离去,由是只余了名唤“悟平”的少年与主持师徒。

“且去诵经吧,悟平。”听主持道。

悟平应,“是,师父,弟子去了。”这便也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对佛教我知之甚少,只能靠百度了,不实之处但请见谅。

另,“比丘戒”不是“点戒疤”,是沙弥到了二十岁可授“比丘戒”,男主设定当前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