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严谨

一路直奔过去,当朱定军最后看清楚方向的时候,车辆已经进门。朱定军的眼神锐利,入门的时候,已经看清楚上面诺达辉煌的匾额。

“我们这是到了上京大学?那位研发者,是上京大学的?成老吗?”朱定军不是出身上京大学,但是对于上京大学这个国内最高学府,朱定军并不陌生,甚至,还和上京大学几位顶尖大佬,都有过密切合作。

只是,成华南成老,她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专注于材料板块,没听说他对战机还有研究?如果真得有,她不至于半点儿丰盛没有听闻!

“和成老搭边,但不是成老!”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京大交叉研究所前面,他也是首次来这里拜访,提前打了招呼,得到吴桐的许可,他才真正确定,要把人带过来。

林哲明倒不是故作神秘,不把真正的信息透露给朱定军知晓,而是事关吴桐,还是由朱定军亲自去会见,亲自去感受,那些用言语难以形容的奇迹,胜过他过多的解释,吴桐的存在和份量,是他没法用简单言语能够轻易形容的。

“林总,朱总,欢迎莅临京大交叉研究所,咱们先上楼!”成老陪同吴桐,将人接到研究所门前。外面说话不方便,成老立时建议,他们上楼详细说。

朱定军消息有些迟后,再加上她一心扑在研究上,今年的科技奖励大会并未参加,看成老陪同吴桐的迎接,她只以为,这是成老带着学生迎接她。直至说话间踏入研究所,听见林哲明打招呼的顺序,她才敏锐的感知到不对之处。

林哲明对这位年轻女孩的重视,甚至超过了成老,并且还是以某某总相称,这个总,可不是商业里,随意称呼的。这个年轻人是?

“吴总、成老,我陪同朱总过来,朱总想要亲自和吴总沟通!”林哲明笑着和吴桐、成老问候,点明他们来的目的。

“您辛苦了,这是应该的,我稍后为朱总详细解说!”吴桐感谢道,她和褚部才报备过一天的时间,林总就直接邀请了朱总亲自过来,这份浓浓的信任,真得很让人开怀舒心。

他们不是来做参观的,电梯直达五楼,吴桐引着一众人进入了她的办公室,在会客区落座。“初次见面,我是吴桐,朱总好,辛苦您亲自赶过来了!”吴桐看向对面的朱定军,执晚辈礼问候。

“朱总,这位就是咱们的国宝天才吴桐,成老的学生,材料学上青出于蓝胜于蓝,威龙J-20/、鲲鹏H-20的总顾问,苍龙J-35,总设计师!双向高能材料N24的研发者,也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者、NS-方程的证明者!”林哲明认真给朱定军介绍道!

这位,即是他们今天过来拜访的真正对象,“成老您们都熟悉的,我就不画蛇添足,多做介绍了!”

网上,关于吴总的消息虽然有很多,但那都是迷惑人眼的烟雾弹,上面的保护,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外界基本没有吴总的详细信息和影像资料流传,

“是我孤陋寡闻,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我来长见识了!”朱定军深深的震撼,已经从心中蔓延到脸面之上。

她以为,能创造出来哪些奇迹,怎么着也是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没有充足的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绝对做不到林哲明说说的丰功伟绩。

但是,现在林哲明给她引荐,说是那些尽皆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尚且可以称一声年幼的小姑娘做到的?

她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不敢置信充斥,眼前这个年轻人满二十了吗?看起来和刚入大学的学生差不多年岁。

她是有听说,哥德巴赫猜想和NS-方程被国内天才人物解决,但是她之前,并未把那些消息和吴桐画上等号。

吴桐的年轻,超乎了她的想象,哪怕是林哲明一再的肯定,朱定军此时此刻,依然有种强烈怀疑,林哲明在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朱总,辛苦您看一下,这是DF-17新型导弹的设计方案,我们来探讨一下实施的可行性!”比起解释说明自己的履历,吴桐更愿意用事实说话。

她的年轻,被人质疑,是正常事情。之前那些前辈对她的信任,也是基于了解她的研究成果之上。朱总对他并没有过多了解,有所质疑是常事。

吴桐对此,并没有太多他想,她的年龄,的确会让人怀疑,但是,吴桐觉得,她对自己的能力坚信就可以了。她的成果,会让人不去考虑所谓年龄。

吴桐从办公桌柜取出DF-17研发设计方案,供朱定军过目。数据会说话的,再多的花言巧语,都不如数据参数可靠。

设计方案摆在这里,可不可行,她来亲自验证,吴桐的底气,让朱定军心中的质疑,有了不少的消退。但是,想要真正放下,还是要她亲自验证才有可能。

“谢谢吴总的理解,成老,咱们都是搞科研的,你们都知道,科研历来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林中和我说的那些条件,哪怕单独拎出来一个,都是需要长期艰苦研究,还不一定能够研发出来,现在那么多超越条件集中在一起,我很难想象!”这确定是他们能做到的吗?

科研的严谨性,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科学家的基本素质,也是科学成果得以认可的重要保障。

“我明白的,朱总,您不需要解释,科研需谨慎,您的态度是正确的!”吴桐理解的笑道,作为一个重大科研机构和重要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如果朱定军是一个谁便别人说什么,她都轻易相信的性子,那么,也不可能做到这个位置上。

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固执,这是他们对自己的自信,也使他们对科研严谨性的维护。也是负责任。

他们不仅对待科研的态度严谨,甚至这种严谨的态度已经渗透到了他们人格的方方面面。他们永远都保持着对超出理解范围存在的怀疑、保持着探索和检验的欲望。也就是这样的特质,在驱使着他们不断前进,有了如今国内科研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