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看到吴桐刚一踏进办公室,李轶生就不由笑着,快言快语兴奋地道:“恭喜,吴桐,你的论文过稿了,数学年刊为你调整了出版顺序,下月初,你的论文就会见刊。你的评审人之一,安德鲁·怀尔斯先生,昨晚致电周教授,对你的论文极为称赞,还给了很高的评价!”
那可是安德鲁·怀尔斯,菲奖大佬,国际顶尖学者,一般人只能遥望的存在。他能与之说上话,都能激动不已,已经成了这孩子的审稿人。
“还有位审稿人应该是陶哲轩,华人顶尖大佬,他今天在Facebook更新发言,也给了极高的赞誉,在今天我见证了数论上的新进步,欢喜周氏猜想得到证明,让我们期待新一期的数学年刊,我仿佛看见了最年轻的菲奖得主更替!”
“这些前辈过誉了!”这些大佬,她曾经在拜读的资料里看到过,比起他们,她还只是个才入门的末学后进之辈。
“这就是吴桐吧,小同学很谦虚嘛!不过能证明周氏猜想,发表一篇SCI顶刊论文,还是可以高兴高兴的!”周文平正是办公室里所在的一位,笑着赞道。
“吴桐,我来给你介绍,这是咱们京大数院的院长,京大副校长潘文轩同志,这位是数院副院长、京大数学研究中心副所长周文平教授,这位是系主任···,这位是··”李轶生一拍手,赶紧给吴桐介绍道。
“各位,这就是吴桐,不用我过多介绍了!”
“不用,不用,这么优秀的小同学,大家都认识嘛!”潘文轩朗声笑道,上前和吴桐握手。
以后,这就是他们数院的骄傲,吴桐的基本资料,都是他们看了不知多少遍的。
本来只以为抢到了一位优秀的CMO,未来可期,谁想到,居然还是位隐藏牌。
刚签了保送,还没正式入学,已经做出了这么重要成就,隔壁那家,知道消息后,估计眼睛都要红了。哈哈哈哈····这可是今年最高兴的事!
办公室里的领导、教授逐一和吴桐握手,他们学校出了这么一位小朋友,过不几年,可能就是与他们并肩的学者,大家都很是热情。
“吴同学,做好准备了吗?学校为你在小礼堂安排了一场小型学术报告会,如果可以,明天下午召开可以吗?”潘文轩问询道,如果时间不合适,他们可以再商议。
“可以的,潘校长!”吴桐认出,这位就是当年那位强势为京大学子发言的校领导。她的证明过程依然存在她的脑海,不需要做什么特殊准备。
4月16,下午两点,京大小礼堂人满为患。现场横幅拉起,官网滚动庆祝,恭喜我校学子吴桐同学证明世界难题周氏猜想,已通过国际顶尖学者认定,并将刊登于SCI核心顶刊数学年刊五月期刊!”
在场过来参与的师生,都是昨天突然接到今天有报告会通知,手快及时抢到席位的,看到那拉起的横幅,还有滚动屏,不由尽皆震惊到不可置信!
···天天天呐···他们学校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位大神,居然证明了周氏猜想,摘下一颗数论明珠。同样是京大学子,为何相差这么大!
会议开始,数院院长潘文轩亲自担当会议主持,进行喜悦发言。
“日前,我校10届学生,吴桐同学,向空悬近二十年的周氏猜想发起进攻,并证明成功,得到国际顶尖学者,菲尔兹奖得主,安德鲁·怀尔斯、陶哲轩···的认可···
我校欢喜有这样的优秀学子,让我们大家用热烈掌声,欢迎吴桐上台,为大家分享她的证明!”
吴桐从后台走上主席台,她今天难得稍作整理,白色的丝质衬衫加黑色缕金马面裙,这是吴桐十六岁,金老师和吴同志送她的生日礼物。或许是幼年姥姥亲手做衣服,带着些她那个年代的盘口,偏襟,折裙,这些古典元素贯穿吴桐幼年,来源于吴桐审美萌芽的影响,吴桐偏爱中式服饰。
十六岁生日,即将踏入成年的前站,也是一个女孩芳华初现的年纪,金老师在会打扮的弟妹徐美凤参考下,特别给吴桐订做了这身古今融合的衣服。上次舅舅给她送衣服,带了过来,吴桐今天把它找出来身上,就像家人陪在她身边。
而这样的搭配,以后竟成了吴桐每逢出席会议的经典穿搭。
安德鲁、陶哲轩···一个个让人瞩目的名字,再一次让在场师生震撼,等憾然过后,吴桐登场,看清吴桐即使正装在身,也仍然还带着点儿稚气的面庞,终于有反应快的,意识过来,10届,那不就是今年,指的是今年秋天入学那个批次的学生,那个批次不是还没入学吗?
高考都还没开始呢!
这是···
有那眼尖被吴桐课堂吊打过的物院学生,已经认出,这不是那位神级未来小学妹嘛!
···切,学校哎吆,这是给自己添光呢!人家小学妹还没正式入学,学校居然扯出来个10届,硬生生和人家拉上关系!
按理说,他们该唾弃学校这种不要脸的行为,但是,这可是世界难题,周氏猜想证明的重大成果,别说学校,就是他们,若是有机会能够和小学妹扯上关系,那也是挖空心思好不好!
这么光荣的事情,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做出来的,他们就已经很骄傲了!
“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学姐,大家下午好,我是10届学生吴桐,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听我讲述,周氏猜想,梅森素数分布规律,源于92年···”吴桐娓娓而谈。
第一次登上这样的舞台,有那么多人围观着,不是简单的颁奖,而是需要她全程报告。
说真的,最开始她还是有些紧张的。无论是今生,还是觉醒的那份记忆中,她从来没登上过这样的舞台,在众目睽睽之下做讲述者。好在,讲述内容是她再熟悉不过,自己的证明过程。
从最开始的略显生疏,到后面的游刃有余,吴桐适应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完全的脱稿演讲,大屏幕上的PPT,更多是给台下师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