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考虑到咱们初营业,能不能赚钱也不确定,开始尽可能缩小成本,菜的话最好自己去挖!”
尽管朝廷已经有政策调整粮价,但也不能一下子降下去,买菜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唉,菜不有的是,除了咱周围的地,也可以多走个几里路,野菜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宋海龙心里已然觉得,宋锦月这面能赚到钱,他自然全力配合,毕竟都是为了这个家,只盼望着,那冬日晚点到来,多给他们一些时间。
“别明天了,今天我就和二哥跑一趟吧,明天咱就直接去卖东西。”
宋海涛有点着急了,现在刚刚下午,可以做很多事的。
“也成!”
宋锦月倒没想到自家小叔是个急性子,晚一天就晚一天呗。
不过,他这样也无非是觉得早一天卖这面,早一天赚到钱,多点是点。
见全家没有异议,宋海龙和宋海涛收拾一下,就离了家。
宋锦月和宋老太等人则是到处挖蘑菇,这蘑菇不像野菜那样不易保存,可晾干长期存放。
俩人挖了一上午蘑菇,天黑的时候,宋海涛和宋海龙就回来了
“地找好了!”
宋海涛一进屋,就迫不及待的通知大家这个好消息,宋海龙站在他身后并未说话,眉头却是微微拧起。
“那咱们明早是不是就可以过去了。”
宋老太神采奕奕的说道。
“那是自然!”宋海涛重重的点头。
“阿奶就先留在家里照顾鸡崽吧,有时间可以挖些野菜,这刚开始做估计也没多少人,我们仨足够了!”
宋锦月想家里得留人,宋老太要去了,留下两小一残,有什么情况也不好搞。
实际上真出现什么事,宋老太也顶不什么用。
倒是宋老太本人,安慰大家,言东西南北四院都是信得过之人,让几人放心去。
宋锦月想现在朝廷放粮赈灾,大家虽吃不饱但也饿不死,这种情况该不会有什么人闹事。
“那成!”
事情就此敲定,宋家人都起了大早,开始做准备工作,除了宋锦月和宋海山,其他人一早天刚有一点亮,就自发出门挖野菜了。
宋锦月在家揉面醒面做面筋面皮,也不轻松,她面做好了,宋老太等人推着一大车菜回来了,又是一阵清洗,全家至此所以准备工作完成。
和家人高告别,叔侄三人推着一车子东西,一路上尽量避着村民,来到了县城,跟随着宋海涛的脚步,三人推着车,进了一条街道。
“小叔,这就是你选的地方?”
宋锦月一脸呆愣着看着眼前的:棚子,里面有灶,上面有一口大铁锅,两套油腻腻的桌桌凳摆放在当中。
好极了!
这和那县城外施粥的棚子如出一辙么?
“这也太……”
她又看向宋海龙,对方无奈的耸了耸肩。
“锦月,这真不怪我,那好的地方一个月租金要好多钱的,我担心万一咱做砸了,一个月一两银子也不痛不痒么!”
宋海涛也知道着选地不咋样,可就这,还是那做粥的小贩要外出一个月,才租给他的。
看着二人丰富的神色,他安慰二人道,“在这大棚不是正好么,可以让咱们的汤味飘到街上!”
“二哥,你说是吧!”
回想起宋锦月熬汤时,吸引了那么想占便宜的人,宋海龙也认可的点了下头。
“先将东西摆进去再说吧!”
几人将推车上洗干净的柴,洗干净的菜,野蘑菇,自制的面筋面皮一一摆上。
宋海涛和宋海龙拎着水桶在锅里面注满了水,又去猪肉摊买了一些筒骨,几人就开始熬骨汤。
头一次做这个,三人配合的不太默契,搞的有些忙乱,不过因为材料都准备充分,骨汤很快就熬好了。
如同宋海涛说的,香气飘的老远,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凑过来。
“诶呦,这做的啥啊,这么香?”
“过去瞅瞅!”
眼见着周围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宋锦月不慌不忙,将里面的香料一一挑出,取了些菜和面下入锅中,烫熟后捞入碗中,再依次将胡椒,芝麻油蒜末撒上,拌匀。
而后将这一碗面,分到了十几个碟子里面。
面一出锅,宋海涛就扯开嗓子吆喝道:
“瞧一瞧,看一看了,新出锅的骨汤麻辣面啊,又香又辣又可口,一碗只要十五文钱,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啊,十五文钱一碗,这也太贵了吧!”
围观的人原本还想试试,一听价格就皱起了眉。
“你们可知道,聚香斋的一碗羊肉面,也不过才二十文啊。”
“来,可以先尝一下,觉得好吃了再买!”
没办法,如果可以宋锦月也不想定价这么高,如今面粉价维持在二十五文左右,一斤面加上野菜,可做五碗面。再加上房租,赋税,刨去他们自挖的菜人工成本,如果价低了真的划不来。
最主要的,那些用来吊汤的香料太贵了,也许等过段时间粮价再往下降一降,她这面也可以稍微降一下价。
“来,这有筷子,你们可以先试吃,觉得划算变坐下来吃一碗,觉得不好吃就不用掏钱买了。”
宋锦月说着,便将两双筷子递给了一个体型胖胖,衣服料子上好的女人。
那女人身边跟着的男人商人打扮,明显看不上这吃的,也不接筷子,只让女人尝一尝,真不知道,这有什么吃头?
肥胖女人没理身边男人,接过筷子从碗里挑了一小根面送入了嘴里,她轻轻“噫”了一声,有些意外的看了宋锦月一眼。
这面的味道真的很不错,汤里放了花椒麻椒以及各种香辣,吃起来麻辣可口,让人胃口大开。
接着,她又夹了一口蘑菇,一点面筋,很快,碗里的东西就被她吃光了。
“不错,我要一碗!”
女人二话不说,掏了十五个铜板给了宋锦月。
“看不出来呀,这其貌不扬的面还挺好吃的!”
“好嘞,这就给您做!”
宋锦月取菜和面下锅,不多时一碗面就端了出来。
见胖女人掏铜板买东西,大家均起了好奇心,争抢着端起了那试吃的碗,想知道这东西到底哪里值十五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