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在“鲁中之役”之后,虽使主力四旅向济南城郊推进,却未来得及整编章丘城郊各路游击队。
因此,在鲁中战役之后,章丘乡村便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武装,既有以孟劲为首的华夏人民抗日义勇军为代表的民间武装,也有暗中投靠日本的地方武装。
但是,由于第三旅向清河扩张,孟劲领导的华夏人民抗日义勇军,已不像历史上那样规模庞大,势力范围移至邹平,和八路军关系更近了。如果日本人要向东方进攻,首先要去的就是章丘。
至于狙击队能不能打得过日本人的侦察小队,李牛心里很清楚,狙击队每个人都有四把武器。这样的装备,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
更别说这个中队还配备了机关炮一门,步兵炮一门,重机枪一挺。这样的火力配置尤其适合于小规模的特种作战。有了这么多武器,又有了这么多子弹,再配合上狙击手那神乎其技的枪法,这群小鬼子只有等死的份!
一支狙击手小队趁着夜色,来到了济青路旁的圣井镇。战斗小队分散开来,耿羌让人带着六个战斗小队,形
成了两个三角形的阵型,分别占据了大路的南北两个方向。二班在他们阵地的北面,三班在南面。整个小队呈三角形,每一个班级也都是一个三角形。
此时的耿羌已经二十八.九岁,高个子瘦脸,平日里话不多,唯独那一双眸子里闪过的寒光,一看就是个心狠手辣之辈。
因为狙击手的精准度很高,所以步枪的防御范围也很大,狙击手小队占据了济青公路的两旁,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从四面八方扩散开来,将济青公路和两旁的道路都给封锁了起来。
在这一片区域,狙击手的火力覆盖之下,就算是一只鸟儿,想要从他们身边飞过,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
狙击手与野战部队不同,他们用的是手语,速度极快。耿羌带着士兵们布置了整整一夜,每隔五公里就布置了一个掩体,一共布置了三个掩体,每一个掩体之间都有壕沟相连,做好了防御工事的准备,免得被鬼子的炮火击中。
阵地构筑完毕,耿羌通过小组的无线电,向李牛汇报战斗准备完毕,然后让战士们吃饱喝足,进入阵地,一边休息一边等待鬼子的到来。
天色刚刚蒙蒙亮,一支小队的侦察小队就出现在了狙击手小队的视野中。
日本人十二个人排成一字阵,两个人在前面,两个人在后面,八个人在中间,每一个人之间隔着十几米的距离,小心翼翼地在济青公路南边的田地里搜索。
躲在掩体中的耿羌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果然,就在鬼子逼近的时候,一班人身后的三班开始开枪了。耿羌虽然没有听到枪声,但从鬼子倒地的频率来看,应该是两个小队动手了。
鬼子的斥候全部阵亡后,停顿了十分钟后,又有斥候赶到。这一次一共有三个小队,从数量上来看,一支小队沿济青公路向前推进,两个小队一左一右,保持着最标准的搜索队形。
这一次狙击手并没有开火,而是让日本人走成了一个三角形。
云艮正在挖一个坑,坑里有木棍,木棍上摆着稻草。从远处看,这座山就像是收割完庄稼后留下的麦秸堆。
云艮见那群日本人已经走到了他们的地盘上,他放下了望远镜,将枪口对准了那群日本人。
云艮只开了一枪就停了下来,他很清楚,再开第二枪
是不可能的,鬼子是一群人,对上他们这群人,最多也就是一人一枪而已,他们身手矫健,根本不给敌人任何机会。
正如云艮所料,鬼子原本有五十多人,现在已经有十二人被杀,剩下的四十多人纷纷倒地不起。天地间一片寂静。
大约一个钟头以后,鬼子的骑兵队出现了。耿羌耐着性子数了数,正好是一百四十四骑。
鬼子并不知道他们的步兵已经全军覆没了,以为前面安全了,就排成了骑兵的战斗队形,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耿羌伸出枪口,对准鬼子骑兵搜索队的护旗兵。透过狙击镜,可以看到那人年纪不大,脸上带着一丝野性。
耿羌瞄准了鬼子搜捕中队护旗兵的额头,轻轻扣下扳机,子弹打着旋儿飞射而出,钻入鬼子护旗兵的额头,小鬼子一声不吭,手一扬,旗子应声而落,自己也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后面的小鬼子没听见枪声,以为是护旗手失足跌倒在地,有几个小鬼子拍打着马背走过来,想要把护旗手从地上拉起来。这时,耿羌又瞄准了中间的鬼子骑兵队长,因为有瞄准镜,他看的很清楚,鬼子队
长肩膀上的白色手套和肩章出卖了他,成为了耿羌第二次击杀的目标。
就在这时,狙击手小队开始开火,那些小鬼子就像是下饺子一样,噼里啪啦第往下掉。
这次耿羌运气好些,一连开了五枪,打死了五个鬼子,其中包括一个中队长,一个护旗手。打完之后他又换了一发子弹,正准备再开几枪,却发现那些该死的日本人已经被杀得干干净净,后面的二十多个日本人似乎也意识到了不对劲,纷纷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耿羌也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等会儿小鬼子肯定会出动坦克和装甲车,他们可没火箭筒,没高射炮,拿这些铁疙瘩一点办法都没有,要是再晚一步,他们这个隐蔽的地方可就真成了炮灰了!
于是,耿羌下令,让士兵们迅速打扫战场,收缴枪支弹药,然后骑着日本人的战马,快速撤退。
鬼子们跑回来的时候,都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口中不停地喊着:“鬼!鬼啊……”
第五骑兵大队的队长看着这群人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上去就是一巴掌,打得那群人满脸是血,他才问这群人为什么要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