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厂的进度一般,这也不出陈天民的意料,毕竟这些产品一旦成功问世,对整个国家,甚至世界都会产生莫大的影响。
接着他又去了兵工厂,在姚闵的带动下,兵工厂进步神速,可以说每天都有新武器适用,
火箭炮,具有结构简单、火力猛、射速高、反应快和突袭性好等特点。相较于其他的火炮,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虽然其准确度较低,且装弹时间较长,但价格低廉、易于生产。
在陈天民看来,价格低廉、易于生产才是他所关注的重点。相对于同口径的身管火炮,火箭炮的性价比极高。至于精确性,陈天民认为这不是重点。哪有既比身管火炮便宜易造,还能达到身管火炮准确性的好东西呢?
而德国在武器研发和装备上,很多地方都走了弯路,技术过于精细,过于追求完美,反倒败在了毛子精制滥造的海量武器之下。
比如火箭炮,由于在火箭发动机领域的优势,德国人更注重重型火箭弹远距离的精确打击。
显然,这样的要求使武器的生产速度和数量难以达到在战争中取胜的要
求,等到战争中后期,德国的战争资源匮乏,才改弦更张,就有些晚了。
陈天民当然不会蹈德国的覆辙,依据兵工厂的生产制造水平,他借鉴于苏联的武器也就比较多。
固体燃料,在别人看来是科技尖端,需要千百次的配方和实验,但对于陈天民来说,这种不太依靠硬件设施的科技成果却是他能信手拈来的东西。
由于采用固体燃料,也就省去了用液体燃料所需要的泵类传输系统。火箭发动机的主要结构就剩下了点火装置、燃烧室、喷管,比汽车、摩托的常规发动机还要简单许多。
虽然结构简单到了极致,但困难依然是有。因为在推进剂燃烧时,燃烧室要承受高温和高压,喷管也有烧蚀,需要使用强度高的合金钢制造,或是装备隔热衬和喷涂烧蚀材料。
是我没有表达清楚吗?陈天民并没有马上着手去解决兵工厂提出的困难,而是摸着下巴思索起来。
火箭炮嘛,又不是发射卫星用的那种高科技火箭。飞行时间很短,就目前生产制造的特种钢铁,应该能满足要求吧?
想了一会儿,陈天民有些明白了,兵工
厂肯定是在做静态实验,并不是实弹测试。这样的话,技术人员可能忽略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只看到在高温高压下,燃烧室被烧坏,喷管也有烧蚀。
尽管这不需要马上解决,但陈天民还是提笔,想写下含有石墨的喷涂材料,并给兵工厂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太过严格要求的提示。
“伤势已经有所好转,感谢姚兄的关心。”陈天民沉吟着说道:“姚兄上次说过,雷达的研制已经开始。而作为电子科技方面的基础,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生产却没有提及。”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加强对日战略部署起见,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在南京的参谋本部内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
后来,国防设计委员会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易名“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军事委员会,主要管理资源的调查研究、开发和调配。
战略资源是战争胜败的关键,电力资源自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电力工业建设又是保障国防和民生的重要支柱。而电工器材能否自给,则关系到电力资源的发展程度。
有鉴于此,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将创办
中央电工器材厂列为重工业三年计划中“十大厂矿”之一。
一九三六年七月,资源委员会于南京市珠江路水晶台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着手筹建中央电工器材厂,以恽震为主任委员,计划设立四个厂,
分别生产电线、电缆、收发电子管、灯泡、有线电话设备、变压器和开关设备,附带生产电池等产品。
一九三七年三月,中央电工器材厂进口了德国的生产设备,并在湖南省湘潭县下摄司选定厂址,开始破土动工。
但随着抗战爆发,中央电工器材厂筹备委员会由南京迁往湘潭;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沦陷后,又紧急迁往桂林继续生产。
一九三九年春,华夏自制的电子管在桂林首次与国人见面;同年七月十一日,中央电工器材厂结束筹备工作,正式宣布成立。
陈天民脑中有很多资料,但苦于没有相关的生产设备,自己制造又有很多困难,便只能求助于从外采购,或者帮助有能力的工厂进行生产。
中央电工器材厂能制造收发电子管,说明在技术和设备上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水平。陈天民便拿出了一些资料,希望
他们能生产制造出大功率的三、四极电子管或磁控管,甚至是研发还未面世的晶体管。
如果有了这些电子器件,不仅雷达技术能得到迅速发展,陈天民也能制造出更多的高科技武器和设备。比如火控系统的自动跟踪雷达,无线电近炸引线等等。
姚闵当然不知道陈天民的长远计划,听陈天民问起,立刻表示要追问结果,并加强重视。
“姚兄有所不知,这些电子器件的作用极大。”陈天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给大家扫扫盲,
“英国已经发明了大功率磁控管,地面和飞机上如果装备了这种磁控管的微波雷达,我军在空中作战方面将获得极大的帮助。还有……”
姚闵似懂非懂,但确实要比以前更加重视了。
陈天民颇感无奈,工作效率啊,实在是令人心急,可他除了追问,除了推荐几位专家学者,还真是做不了什么。
其实,陈天民是有些苛求了。
在当时,华夏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处于战争环境之中,发展工业之环境较西方国家恶劣百倍,工业之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于热心人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