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艺术天赋

朱英:“平身吧。”

跪下的人这才颤颤巍巍地起身。

面对太孙,一国的储君,皇帝以下皆是小心翼翼。

储君,也是君。

这支剧组的成员,大多数人都不曾见过太孙。

为首的那个人,是从之前拍《天上人间》的剧组调过来的。

也只有他当初跟着原剧组成员一起进过宫,拜见过太孙。

那一次见面,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孙的英俊与贵气,与民间传说中的样子竟然没差多少。

那种贵气,既是来源于身份地位带来的震慑力,也来源于本人的气质。

所以,就算只见过一次,也只敢匆匆看了那么几眼,这个人依旧是印象深刻,将太孙的模样牢牢记在了脑子里。

原本的剧组已是被派去拍摄足球相关纪录片了,又组起来的新剧组,目前正在他这个原本参与过《天上人间》电影拍摄的老人儿的带领下,在宫里进行拍摄。

他们这次要拍摄的,同样也是纪录片。

拍的内容比较杂,也不需要过多剪辑,只需要将一些比较有趣或是有意义的画面记录下来就可以。

听起来,似乎新剧组要拍的内容更重要。

实际上,新剧组要拍的内容,并无太多技术含量。

只需要老老实实将内容记录下来就可以,记录得足够多、足够全面就可以。

也因此,这个人带着人在宫里可允许他们出入的地方进行拍摄时,也没想过能再次见到太孙。

这次见过太孙,算是意外的惊喜。

太孙身为储君,在普通人眼里,那就是具有龙气的神仙人物。

能与太孙多说上一句话,自己都能多沾一沾福气呢!

听到太孙问:“拍摄得可还顺利?”时,他忙不迭地回答:“回太孙,顺利,顺利,再顺利不过了!”

新剧组的组长:“就连一日三餐,都有人送过来咧!”

一日三餐,早中晚都是有固定的菜色,按人头发放,每一份的量也是固定的。

有些饭量大的,吃一份未必能吃得饱。

有些饭量小的,吃不完一份。

这些,他们自己内部调节就可以。

总的来说,他们在宫里的这段时间,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他们住的地方,就在皇宫边儿上。

挨着之前举办阅兵仪式以及放电影的那片空地,遥遥相对的,是住着宫女、太监的一片平房。

新剧组成员住的这片平房是新建起来的,老房子在阅兵仪式的时候,充当着目标,被炸翻了。

本来是要翻新,因为阅兵这件事,直接推平了这一片区域,新房子拔地而起。

这边住着的,多半是太监,并无宫女。

新剧组成员是拍摄纪录片的,并无女演员,所以,就住在了这一片。

早上起来后,宫门一开,就要进宫。

宫门上锁之前,他们再出来。

就连衣服,都统一发放了一套,人人有份。

不得不说,虽然他们并非宫人,也非官吏,但他们目前享受到的待遇,足以令外人羡慕。

这还是给太孙做事,就更显得机会难得了。

朱英听了,点点头。

“顺利就好。若是缺了什么,直接与他们说。”

这里的“他们”,指的就是派来帮忙协调工作的几个小太监。

新剧组组长:“是!是!草民记住了!”

见他带着人一来,这群剧组成员都有些紧张,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朱英就说:“你们继续忙,也让他们看一看,这电影是如何拍的。”

剧组的这群人朝着跟太孙过来的年轻官员们看了看,虽然不知道这些年轻大人是做什么的,但世人大概都会对拍摄电影这件事有所好奇吧?

所以,这群人也好奇,倒是不奇怪。

领了命令的剧组成员,便是心里依旧紧张,也不敢再耽搁了。

太孙这可是发话了!

他们便是依旧很紧张,也要重新动起来。

最初时还很紧张,但拍着拍着,这些人就入了状态,开始旁若无人地讨论起来。

一边拍摄,一边讨论。

遇到有些镜头各有意见的,还会掰头一番。

围观的官员们:“……”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吗?

即便是一群无官无职的人,被太孙跟官员们围观,在进入状态之后,也能做到旁若无人?

朱英也有点意外。

在前世,他虽然看过不好电影,但也的确没参观过电影棚的拍摄,看过的拍摄花絮倒是不少,但也没有那个耐心看全了。

而且,就算是看全了,隔着屏幕看,与现场感受拍摄的氛围,那也是不同的。

这些剧组成员,都是从各地经过几次选拔,最终选出来的人。

虽然因为是暗地里进行,初选的范围都比较小,都是从还算可信可控的人里挑选来培养的。

但能被选出来,这群人的确是在“艺术”方面有天赋。

原来,拥有艺术天赋的人,不分时代,一旦进入到自己的“绝对领域”,都能变成这种状态啊?

朱英带着人看了一会儿,走的时候,摆摆手,制止了旁边小太监去提醒的动作,悄无声息地带着人离开了。

走远了,朱英才开口说道:“对任何东西一旦着了迷,便是王侯将相之威,也不过如此。”

这话说的,换成别人来说,那真可以算得上是胆大了。

保准有人会跳出来指责:“大逆不道!”

可说这话的人是大明的储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孙,这就让听的人不敢说什么了。

不过,也有人是脑子转得真快。

一人就跟着说道:“太孙,您方才所说的蹴鞠的影响,是否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想要用蹴鞠,来影响蛮夷?一旦蛮夷之人对蹴鞠着了迷,也开始跟风办这个比赛,必是要效仿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到时,就可以有许多可做之事了?”

夹带私货这行为,可不仅仅是朱英前世所知的各国才有。

在这个时代,甚至是更早的时代,其实这种行为就已有之,只不过不是用的这种字眼来概括这种行为罢了。

夹带私货这个说法,还是最近一二年兴起的。

莫非,太孙所说的好处里,也包括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