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蓝玉他们的震惊!辽东,朝鲜和女真的阴谋笼罩而来
蓝玉此时之所以会如此的激动,除了看到陈寒马上要修路。
同时修路的计划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并且第一条从聚宝门外修到外边的五百米水泥路,已经得到了认可。
这些都令他非常的高兴。
而最令人他高兴的是什么?
他看到了王弼在信件当中写到在陈寒所设立的五大工厂,纺织厂那棉布地,纺织速度之快。
是一般的手工棉布的几百倍的效率之时,心里面就乐开了花。
因为他这边最缺的什么?
最缺的就是御寒之物。
如今陈寒那边既然已经可以大批量的纺织棉布出来。
那可能自己这边所申请的那些军备物资,就可以得到允许。
一时之间他高兴的差点蹦起来。
立刻是将惠宁侯张温、鹤庆侯张翼以及景川侯曹振他们三个人通通都叫到了自己的帅帐当中。
当三位侯爷来到了帅帐里边,看到大帅蓝玉此时如此的高兴,略有些讶异。
景川侯曹振直接说道,“大帅,现在咱们刚刚遇到这么严峻的问题,北边女真族由于大雪封山,他们无法打猎为生,居然开始南下骚扰咱们的边境,您现在还能高兴得起来?”
惠宁侯张温这时候也说道:“在鸭绿江边上,李氏朝鲜的军队也是蠢蠢欲动。
虽不知他们要干什么,但总感觉他们来者不善,这也需要您即刻处理。
虽然他们的国名是咱们陛下给的,但是这李成桂那可是一匹凶狼啊。
他们才不会因为咱们与他们想要缔结盟约,就放弃对咱们的辽东虎视眈眈。
来到了这辽东之后,您叫我们四处的了解情况。
我们也是了解到非常重要的情况。
李氏朝鲜如今的国主李成桂有意吞并咱们的铁岭位所在的大部分国土。
所以我们猜测李氏朝鲜此时成在鸭绿江边上陈兵,而女真族又屡次挑衅,这中间总是有着莫名其妙的联系。
说不定就是李氏朝鲜故意唆使女真鞑子南下入侵,他们好坐受渔翁之利。
大帅,您可不能不查呀。”
听到三位副将如此的尽心尽力收集情报,也蓝玉更是十分的欣慰。
这一次自己之所以会发配到辽东过来。
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确是在北边打过不少的仗,是专业对口。
二来是因为他在军中那嚣张跋扈的性格,以及广收义子,随意安排义子的官职,导致自己在朝野上下,得罪了许多的人。
陛下这一次没有把自己脑袋砍下来。
一方面是因为陈寒的庇护。
另外一方面更是觉得自己人才难得。
所以才给了自己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所以他加倍地珍惜。
而此次来到辽东之后,他才发现,辽东大明的军队居然如此的艰苦。
难怪很难坚守得住,难怪对小小的女真族都没有办法做到全力的打击。
一开始他总以为驻守辽东的这些个将士不合格。
总以为宁王、辽王这些藩王们都是个个的吃干饭的。
可是自己到了这里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这样。
只能说辽东地带的气候环境,实在不适合中原地带来的大明王朝的军队作战。
在这漫天冰雪当中,寒冷就是最大的阻碍。
蓝玉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后,也是积极的备战,积极的调整方略。
而如今他最缺的御寒之物以及充足的粮饷,都能够从陈寒的举动当中得到巨大的缓解。
蓝玉看着曹振、张翼、张温三个人脸上的担忧,然后将手中的信件给了他们。
“你们看一看,这是京城王弼刚刚送过来的信。
这上面可是详细的诉说了,先生在京城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
你们看了之后,应该就不会有那么多担忧了。”
说着将信件递给了景川侯曹振。
曹振看完了之后,越看眼睛瞪得越大,越看越是惊心动魄。
他看完之后,手中的信纸就开始随着他的手颤抖起来。
“大帅这是真的吗?真能做到这一步?先生真的如此之厉害?”
蓝玉点头,“王弼这个人出了名的小心谨慎,要不然当年捕鱼尔海,不会助本帅立下那么大的功劳。
他不会在信件当中掺杂一丝一毫的假话,是真的。
就算是陛下的反应也是真的,所以不用怀疑。”
信件到了鹤庆侯张翼的手上。
张翼在看了之后也是十分的震惊。
接着会宁侯张温看完了更是瞪大了双眼。
“厉害,老天爷,我的老天爷,真的可以做到这一步吗?
咱们从京城到辽东这一路上,除了几个重要城池的路面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之外,其余的路面那都是不忍直视。
如果先生真能够将水泥路面铺设到辽东来的话。
那么从京城或者从其他地方运送粮食运送援兵,那还不得事半功倍?
最重要是运送粮饷,粮饷到位,辽东必定能够大规模地动兵。
如今制约咱们最大的就是粮饷问题。
辽东实在是远离了中原太远太远,路面又实在是过于泥泞不堪。
这一路上面谁都无法预料运送粮草会遇到什么麻烦。
就算是走海路,如今海面上面海盗倭寇猖獗也不安全。
如果是真能够修建一条如此平坦的道路,从京城一路到辽东,那今后的格局可就不一样了。
就算是让咱们打到李氏朝鲜去,那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景川侯曹振非常的诧异,同时也是感到意外,“如果真能做到这一步的话,辽东地区将不再成为孤悬于大明王朝中原之外的飞地。
将可以和中原地带紧密地联系在一块,有着更多的军事潜力。”
惠宁侯张温则注重陈寒纺织厂的效率,“大帅,如果先生的纺织厂真能够比普通的手工纺布效率多达几百倍的话,一夜之间就能够支出无数的布匹。
到时候咱们辽东最缺的御寒之物,说不定就有来源了。”
蓝玉点头,“本帅终于知道在咱们出京城之时,先生说的那句话了。”
“什么话?”
“先生曾说,让我们好好在辽东镇守,他一定会在后方支援咱们。
不管是粮食、衣物还是在武器方面都不会亏待了咱们。
一开始本帅还以为得有个四五年的时间,可没有想到半年过去,就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