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如果百姓被带坏了!那就是我们当官的无能!
有官员在听完了陈寒的这一番话之后站出来哈哈一笑。
“看起来陈大人,这是要效仿苏秦舌战群儒啊。”
陈寒听了这个话,之后觉得特别的熟悉。
原来就是三国演义里边,诸葛亮舌战群儒之时,有人嘲讽他的那些言论。
于是陈寒立刻是回道:“那您的意思是说,只能由你们来提出反对意见,而不由得我来反驳吗?”
那名官员脸上的表情一僵,接着再次说道:“我等只不过是想说,那些买卖人毫无信誉可言,乃是低贱之人。”
“他们走南闯北把消息无穷泛滥,导致舆论汹汹,使百姓不得安宁,使天下难以平静。”
“这些都是不安定因素制造分子。”
“此样人等要是掌握如此好的技术,岂不贻害天下?”
“像这类人就应该将他们全封杀,使我大明百姓能够安安心心种田养家,安安心心男耕女织,岂不更好?”
“我儒家圣人,早已将治国理念贯通于儒家经典,只需按照儒家经典来治国,便能够使我大明王朝实现大同。”
“使我大明王朝从此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反倒是阁下在此贩卖商人言论,请问您是做官的,还是做买卖的?”
这个话一说出来,就连朱元璋在上面听了之后都觉得是啊。
这个家伙真的是尖酸刻薄。
真是读书人当中的败类。
这个家伙就完全是将所谓的儒家的经典,当做了真正的治国的要点。
其实朱元璋很明白,真正按照他的这一套去治理国家的话,那么势必会天下大乱。
但是又不得不去承认,有时候是需要有这样的人来稳定天下的读书人。
天下人对于读书,对于做官是有着十分强烈的向往。
只有让这条道路一直通向神圣的皇宫,他们才能够安安心心地去一门心思读书。
这样一来的话,那么造反的人就会少很多。
这是每个皇帝都想要去做的事。
但同样的每一个皇帝也都知道,这样出来的人大部分都是书呆子。
但是能够砂中淘金,这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像这样掉书袋的人,是不可以大用的。
但是这样的书呆子必须得多,只有这样的书呆子多了,才能够在这书呆子当中选择出一些有用的人才。
这名文官说完了之后非常的得意。
其他的官员也都说道:“我等都是读书人出身,实在是明白那些买卖人心里面到底在想些什么。”
“他们眼里边只有利益,而没有大义。”
“他们只有眼前的苟且,而没有整个大明王朝的未来。”
“我大明王朝应该诗书传家,而不应该以这些个买卖人斤斤计较。”
“如果让买卖人地位得到提升,如果让买卖能参与到其中。”
“那么我大明王朝将会变成什么样?”
“估计所有人都会觉得大明王朝,现在鼓励所有的人去逐利。”
“大明王朝将鼓励所有人,去崇拜这些个买卖人。”
“那届时我大明王朝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就可想而知了。”
“他们将会忘记大义。”
“他们将会忘记忠义,而是一味地追逐钱财。”
当这种话被说出来之后,就连朱元璋也不得不去考虑这么一个后果。
朱允熥如此的支持陈寒,这个时候也必须得要去考虑,这是一个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十分的尖刻。
因为这个问题,真正掺杂到了社会舆论问题。
整个思想的建设,将会在这一刻,会变得越发的难以掌控。
所以陈寒必须得要在这个时候,给出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并且能够说服所有的人,才能够让陈寒在这个时候成立商会。
而朱元璋之所以一直拖着,让陈寒不要这么快去召集王公大臣,以及买卖人来联合成立这个大明商会。
老朱的意思是,如果连制度都没有设计好的话,强行推出大明商会有可能适得其反。
这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
他知道陈寒搞出了这一套大明商会的东西,能够为大明王朝带来极大的利润。
但是也会带来巨大的考验。
这种考验将会考验朱元璋这位皇帝,能否掌控整个局面。
能否压得住这些买卖人抬头。
同时也考验陈寒制度的设计。
爷俩这个时候都将面临着一场考验。
而此时的朱元璋没有发一句话。
任由
就等待着陈寒如何来应对。
只听陈寒说道:“诸位大人,如果我们推广商业,就能够败坏整个天下民风,那只能说,我们这些当官的无能。”
这话说出来,官员们立刻是怒目而视。
“什么,我们无能是我等无能吗?”
“我等早已是说了危害,而你却视若无睹,是你始作俑者的无能而已,关我的什么事?”
“说的就是,我们现在可不同意你这么做。”
“如果真出现那样的问题,也是你的问题。”
“陈大人你这么把责任撇到我们的身上来,可就不道德了。”
“我们可没有同意你去推广这所谓的商业,我们对这买卖人永远都保持着我们应有的怀疑。”
“你跟那些买卖人混在一块的时候,是因为有赈灾这个前提,如果不是捐出钱来赈灾的话,我等是不会同意拿那些买卖人的钱财来救济灾民的。”
“现在灾民都回到家乡去了,不存在买卖人再次参与的事件,您这么说,那可真的是往我们头上泼脏水,我们不会同意的。”
陈寒这一说,让朱元璋也感觉到挺搞笑的。
明明是你提出来,要让这些买卖人参与进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