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刺身!起源于华夏!

“好神奇的小虾!”

“这玩意可以放在家里的水箱中嘛?”

“我也想问!忍不住的想养!”

直播间的观众们在听完江南的讲述以后,一个个的眼睛里都在闪烁着亮光。

有的想要饲养,有的想要体验被清洁虾清洁牙齿的感觉。

江南点点头,道:

“清洁虾当然可以饲养。”

“它们性情温和,饲养难度不大。”

“而且不需要刻意的喂食,鱼类的食物残渣对它们来说也是极好的食物。”

“将清洁虾养在水箱里,对水质还有着一定的净化作用。”

说话间,江南已经回到了别墅。

没有多言,一头扎进厨房。

江南边处理着海胆,边开口道:

“今天的午餐有三道菜,海胆汤、海胆炒饭和猪齿鱼刺身!”

“海胆汤最为简单。”

“首先,要用刀慢慢把海胆外壳切开,用小勺慢慢的把海胆的肉挖出来。”

“紧接着,姜切片葱香菜切段,锅里加小量的水把姜倒入烧开,把海胆肉用小勺挖进锅里。”

“最后,放盐葱花香菜煮一分钟,小放一点鸡精即可出锅。”

“当然不喜欢吃香菜的,完全可以不放。”

江南边讲解,边制作。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切开了七八个海胆,并开始挖肉。

接下来,就是按照刚才讲述的过程进行制作。

“海胆炒饭也比较简单。”

“只要会蛋炒饭的,基本上就会做。”

“首先,用勺子将海胆轻轻的挖出来备用,把两个鸡蛋的蛋黄和蛋白分开,蛋黄打散加适量盐,均匀的拌到米饭里。”

“再然后,开中小火放多点油,放姜蒜爆香。”

“再放点料酒或柠檬汁之类的去腥,加一点生抽把海胆炒至粒粒散开,炒好后的海胆放碟子里备用。”

“接着,将蛋白开中小火炒散,把炒好的海胆和拌好蛋黄的米饭倒进锅里。”

“最后,与蛋白一起混合后放适量的香葱。”

“切记,炒制时要控制好整体的水分,炒干一点会更好吃。”

江南每讲解一句,就亲自制作一步。

直播间的观众们看的一目了然。

稍微有点天赋的,基本上一看就会。

一连制作了两道菜后,江南并没有停下来,继续准备最后的刺身。

还未开始,厨房门口就围满了不少动物。

有小企鹅四兄弟,有小白虎蛋蛋,有小海狗404。

它们对海胆不感兴趣,但却异常的喜欢吃鱼。

看到江南准备处理鱼,前一秒还在嬉笑打闹,后一秒就急匆匆的窜了过来。

看着它们那眼巴巴的模样,还有流出来的口水,江南忍不住的笑出了声。

“想要做好刺身,特别考验刀工。”

“第一步,就要把鱼鳞刮掉,再去掉内脏清洗干净。”

“随后,要将猪齿鱼就被大卸八块了,两片鱼肉被切出来,而鱼头和鱼骨就被用来做成摆盘装饰品。”

“接着,还要把鱼肉里面的鱼刺拔掉。”

“这个过程是非常需要耐心和细心的。”

“毕竟在刺身中,绝对不能出现鱼刺。”

“在拔完鱼刺之后,就可以把鱼肉切成片了。”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刀工,切成不同的薄厚。”

“而猪齿鱼的鱼肉比较肥美,横截面最好切成两公分厚。”

“最后,只要把刺身摆放在铺满萝卜丝的盘子里,鱼头和鱼骨当装饰即可。”

“当然,配料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放入酱油、生抽、芥末、紫苏和柠檬等各种调味料。”

“如此一来,精美的刺身就完成了。”

话音刚落,一盘刺身已经被江南做好。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

这海鲜也是如此。

虽然这猪齿鱼的卖相和名字都让人感觉不上档次,比较粗俗,但是做成刺身之后瞬间就高大上了。

鱼肉白里透红,看上去就很美味。

“说实话,我的口水已经流出来了!”

“看着挺不错的,好像品尝一下!”

“我一直不喜欢生吃东西,可是岛主制作的刺身看着真的挺好吃!”

“该说不说,岛国刺身真是不错!”

“我去日料店里吃过刺身,确实比其他地方好吃很多!”

直播间的观众们纷纷看的眼馋、心馋、嘴馋。

可聊着聊着,莫名聊到了岛国刺身。

似乎岛国已经和刺身绑定在了一起。

江南看到这里后,眉头不由一皱。

他原本还准备立刻开饭呢,认真想了想后,还是忍不住的道:

“说到岛国美食,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各种各样的海鲜刺身。”

“因为在岛国料理店中,刺身是最为最经典的美食之一了。”

“而且在岛国,刺身还被誉为“国菜”。”

“因此,刺身绝对是岛国美食的一大代表。”

“正所谓靠海吃海,大家都知道岛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这海鲜资源自然是少不了的,再加上岛国人很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所以这海鲜做成刺身就再合适不过了。”

“就算是多么奇葩的鱼,到了岛国厨师的手中都是会变成美味的刺身。”

“然而,我想要说的是,刺身并非岛国的专属,且也并不是岛国发明的。”

“因此,大家没必要将两者绑定在一起,更没必要夸赞岛国刺身,而贬低其他地方的!”

“刺身其实就是我国古代的“鱼脍”,历史相当的久远,可以追溯到周朝。”

“早在周朝有吃生鱼片的记载。”

“根据出土青铜器“兮甲盘”的铭文的记载,周宣王五年的时候,周师于彭衙,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白水县之内,迎击猃狁,凯旋而归。”

“大将尹吉甫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主菜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

“《诗经小雅六月》记载了这件事。”

“只有八个字,乃是:饮御诸友,炮鳖脍鲤。”

“脍鲤就是生鲤鱼。”

“《礼记》又有相关记载:脍,春用葱,秋用芥。””

“《论语》中也有对脍等食品“不得其酱不食”的记述。”

“故先秦之时的生鱼脍,当用加葱、芥的酱来调味。”

“包括《孟子尽心下》中,也有提及脍。”

“曾晰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

“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曰:“脍炙哉。”!”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这亦是成语“脍炙人口”的由来。”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春秋时期,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

“父亲曾皙爱吃羊枣,也就是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

“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

“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

“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

“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得到的回答是:“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

“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脍炙,但却是曾皙特别爱吃的东西。

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

就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

因为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

“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听完江南所讲,直播间的观众们顿时茅塞顿开。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成语“脍炙人口”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成语,但是在上学时期,仅仅只是记住了这四个字,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没办法,相信很多人在面对语文课本上的一些内容,得到的都是老师要求的死记硬背,而不是认真的去讲一讲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原来脍炙人口是这样来的!”

“学到老!活到老!”

“岛主科普的太棒了!鱼刺本来就是咱们国家的,可别被某些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岛国给偷走了!”

“说得到!鱼刺是我们大华夏发明的,而且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弹丸之地休想抢走!”

经过江南的这番讲述,直播间的观众们不仅仅知道了成语“脍炙人口”的故事,更是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之心。

江南端着做好的海胆汤、海胆炒饭和猪齿鱼刺身来到大厅的餐桌前,开始细细品味。

期间,他还将鱼头和鱼骨头丢给了一旁等待的小白虎蛋蛋等动物。

这玩意本来就是装饰品,他根本没有打算吃,还不如交给小动物们去解决。

江南边品尝着鱼刺,边继续道:

“关于我国南方食用生鱼片的记载,最早追溯至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

“根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所载,吴军攻破楚郢都后,吴王阖闾设鱼脍席慰劳伍子胥,吴地才有了鱼脍。”

“当时是公元前505年。”

“秦汉之后,牛、羊等家畜和野兽的脍渐少见。”

“脍通常都是鱼脍。”

“紧接着,又衍生出一个“鲙”字专指生鱼片。”

“鱼脍在古代是很普遍的食品。”

“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收录了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奇人奇事。”

“其中有一件事情讲的是,广陵太守陈登很爱吃生鱼脍。”

“因为过量食用,而得肠道传染病及寄生虫一类的重病。”

“后经名医华佗医治才康复,但他康复后仍然继续吃生鱼片。”

“最终,因为贪吃生鱼片而死。”

“由此可见,生鱼片在当时多么抢手,哪怕吃完会得病,哪怕吃完可能会死,也要争着品尝。”

“三国魏的曹植也喜欢吃鱼生。”

“他的《名都篇》里有记载:“脍鲤臇胎虾,炮鳖炙熊蹯。”!”

“意思是指要把生鱼片,蘸着小虾酱来吃。”

“南北朝时,出现金齑玉脍。”

“这是我国古代生鱼片菜色中最著名的。”

“此名称出现在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书中。”

“在“八和齑”一节里,详细地介绍了金齑的做法。”

“所谓“八和齑”,其实就是一种调味品。”

“是用蒜、姜、橘、白梅、熟粟黄、粳米饭、盐、酱八种料制成的,用来蘸鱼脍。”

“隋朝时,隋炀帝到江都,吴郡松江献鲈鱼,炀帝说:“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

“由此可见,隋炀帝也很喜欢吃鱼脍。”

“唐代是食用生鱼片的高峰期,还留下了不少诗句。”

“李白的《鲁中都有小吏逢七朗以斗酒双鱼赠余于逆旅因鲙鱼饮酒留诗而去》于诗题就提及生鱼片。”

“王维在《洛阳女儿行》诗中写道:侍女金盘脍鲤鱼!”

“王昌龄的《送程六》诗道:青鱼雪落鲙橙虀!”

“白居易的《轻肥》诗就提到:脍切天池鳞!”

“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宠妃花蕊夫人的《宫词》也提到:日午殿头宣索鲙!”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唐至五代时,生鱼片不但是宫廷中常见的食品,也是平民的日常菜肴。”

“甚至出游时也会就地取材。”

“也正是从唐代开始,生鱼片才传至岛国。”

“后来,酱油传入岛国,并被广泛使用以后,刺身才逐渐蘸酱油。”

江南仿佛是在将刺身的历史,基本上各个朝代都讲了一遍。

听到此处,直播间的观众们纷纷动容。

“李白还有那么长的诗吗?”

“幸亏没有出现在语文课本里!”

“我就知道刺身是从唐朝传过去!”

“如果不是我们传过去酱油,它们甚至都没有作料!”

“它这个字,用的很灵性啊!”

“我明白了,如果不是学习我们的各种文化和饮食,岛国其实还处于原始社会,就跟在非洲部落里的原始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