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豹纹变色龙!拥有七种颜色!

“可惜!”

“可悲!”

“活到四十六岁,在古人中,也算不错了!”

“谢玄的墓地在哪里?想去祭拜一下!”

直播间的观众们有的感叹,有的疑惑。

江南讲解道:

“谢玄墓址有两处。”

“一说在南京市徐府西园中凤游堂后。”

“建园取土时,曾见其墓石,确认为谢玄墓,于是将其掩埋。在园东南有谢玄庙,庙中有侍郎罗玘所撰碑一通。”

“另在上虞县也有一处谢玄墓,”

“根据《会稽志》记载:谢安墓在上虞县西北四十里。”

“当然,真实性还有待考究。”

“关于谢玄,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

“传闻他酷爱钓鱼,每每钓鱼大有收获,则做成腌鱼送给亲友。”

“《全晋文》收入他十篇文字中,竟然有四篇都与钓鱼有关。”

“正因如此,他曾被王珉取笑为“吴兴溪水中钓鱼的羯奴”。”

“还有吴兴的太守“晋宁侯”张玄之也与谢玄一样,以才学显名。”

“从吏部尚书任上与谢玄同年到会稽郡做官。”

“因此,他们被人称为“南北二玄”。”

讲完谢玄,江南马不停蹄的就开始讲起谢安。

“谢安字安石,出身于名门世家。”

“其父谢裒,官至太常。”

“谢安四岁时,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说这孩子风采神态清秀明达,将来不会比王东海差。”

“而他所说的王东海,是东晋初年的名士。”

“在童年时,谢安就表现出超乎同龄人的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工于行书。”

“在少年时,便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导的器重。”

“且已经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

“朝廷最初征召谢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职,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后来,拒绝应召的谢安干脆隐居到会稽郡的东山。”

“每日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

“或是出门便捕鱼打猎,或是回屋就吟诗作文,反正就是不去当官。”

“当时的扬州刺史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督促逼迫。”

“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

“仅隔一个多月,他又辞职回到了会稽。”

“后来,朝廷又征召他为尚书郎、琅玡王友,谢安一概推辞。”

“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为吏部郎,也被他写信拒绝。”

“有关官员上疏认为谢安被朝廷征召,历年不应,应该禁锢终身,谢安便放浪于东部的名胜之地。”

“谢安曾到临安山,坐在石洞里,面对深谷,悠然叹道:“此般情致与伯夷有何区别。”!”

“他又曾与名士孙绰等人泛舟大海,风起浪涌,众人十分惊恐,谢安却吟啸自若。”

“船夫因为谢安高兴,照旧驾船漫游。”

“风浪转大,谢安慢慢说:“如此大风我们将如何返回呢?”!”

“船夫听从吩咐,立即驾船返航。”

“通过这些小故事,可以看出谢安宽宏镇定的气度。”

“最最重要的一点,谢安虽然纵情于山水,但每次游赏,总是携带歌女同行。”

“美人相伴,欣赏美景,试问谁人不想拥有这样的生活呢?”

“当官,哪有纵情山水来的快活!”

“谢安虽然屡屡不愿出山,但当时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说:“安石既然能与人同乐,也必定能与人同忧,再征召他,他肯定会应召。”!”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他对谢安的器重。”

“没办法,当时谢安的弟弟谢万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担负守边的重任。”

“谢安虽然隐遁山林,但其名声超过了谢万,有任宰辅的声望。”

“公元359年,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兵分两路,北伐前燕。”

“谢万在北伐时不能抚慰将士,又误认为敌军抵达,导致手下士卒惊扰奔溃。”

“至于谢万,也是单骑狼狈逃还。”

“如果看在谢安的份上,当时可能就把他杀了。”

“不久后,谢万被免为庶人。”

“这件事情让谢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

“自此,谢安才开始有做官的志趣,同时也是为了恢复谢氏家族的威名。”

“可是,当时的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由于他经常待在现如今的浙江省上虞市曹娥江中游东岸东山湖,成语“东山再起”便由此而来。”

“到了第二年,谢安就应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邀约,担任他帐下的司马。”

“谢安从新亭出发,百官都为他送行。”

“御史中丞高崧对他开玩笑说:“足下屡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东山,众人常常议论说,谢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江东百姓!而今江东百姓将怎样面对出山做官的谢安石呢。”!”

“谢安深有愧色。”

“当他到桓温的府第后,后者十分高兴,二人畅谈生平经历,欢笑终日。”

“离开后,桓温对左右说:“你们是否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

“后来,桓温去谢安的住处,正碰上谢安整理头发。”

“谢安性情迟缓,许久才理罢,让侍从取来头巾。”

“桓温制止说:“让司马戴好帽子再相见。”!”

“由此可见,桓温非常器重谢安。”

“公元361年,在桓温即将北征时,谢万病逝,谢安似乎也是看透了桓温的为人,乘机投书请求奔丧,离开了这里。”

“不久,被任命为吴兴太守。”

“之后,又被征召入朝,担任侍中,又升任吏部尚书、中护军。”

“十年之后,桓温在北伐时于枋头惨败。”

“为了重立威名,桓温听从心腹郗超的建议,废黜了海西公司马奕,另立丞相司马昱为帝,即晋简文帝。”

“公元372年,即位不到一年的司马昱因受制于桓温而忧愤非常,以致病重。”

“无奈,桓温上疏举荐谢安接受遗诏。”

“七月二十八日,司马昱驾崩。”

“公元373年,桓温入京朝见孝武帝司马曜,太后褚蒜子命谢安及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

“当时,建康城里人心浮动。”

“有人说桓温要杀王坦之、谢安,晋室的天下要转落他人之手。”

“王坦之非常害怕,谢安却神色不变,说:“晋室的存亡,就取决于此行。”!”

“桓温抵达后,百官夹道叩拜。”

“桓温部署重兵守卫,接待百官。”

“当时,有官位声望的人都已经惊慌失色。”

“王坦之汗流浃背,连手版都拿倒了。”

“只有谢安从容就座,他坐定以后,对桓温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守卫在四邻,明公哪里用得着在墙壁后面安置人呀。”!”

“桓温笑着说:“正是由于不能不这样做。”!”

“于是,就命令左右的人让他们撤走,与谢安笑谈良久。”

“由于谢安的机智和镇定,桓温始终没敢对二人下手。”

“不久,就退回了姑孰。”

“王坦之当时与谢安齐名,可这一件事情后,中人便分出了二人的优劣。”

“当时孝武帝年幼力弱,在外又有强臣,谢安与王坦之竭尽忠诚辅佐护卫,最终使晋室得以安稳。”

“同年三月,桓温病重,暗示朝廷对他加九锡,让袁宏起草奏表。”

“谢安见后,动手修改原稿,十多天还未改好,等桓温一死,加九锡之事因此搁置。”

“桓温死后两个月,谢安升任尚书仆射,总领吏部事务,加后将军,与尚书令王彪之一起执掌朝政。”

“公元376年,谢安打算让外戚王蕴出镇,于是让桓温之弟桓冲解任徐州刺史,由王蕴接任,朝廷命谢安总领中书事务。”

“为了缓和矛盾、稳定政局,谢安实行了着眼于长远、以和谐安定为重的执政方针。”

“当时桓冲也深明大义,认为自己的德望不及谢安,心甘情愿地以镇守四方为己任。”

“谢安也用桓冲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和徐州刺史,镇守京口,后又转任都督七州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

“他对桓冲虽有猜忌,但总体还是达到了“荆扬相衡,则天下平”的目的,共同对付北方的前秦政权。”

“谢安心存仁义,辅助朝廷,劝导百官。”

“即使是会稽王司马道子也依赖于谢安的辅助调和。”

“当时前秦侵犯边境,告急文书频频传来,梁、益等州先后失陷。”

“他面对危机,镇定自若,作长久打算,以宽仁安定内外。”

“广行德政,百官同心同德,不计小过,专心国事,恩威流布广远。”

“当时人赞扬谢安,将他比作王导,并认为他在文雅方面则更胜王导一筹。”

“当时,建康的宫殿毁坏,谢安打算整修宫殿。”

“王彪之等人以外敌入侵为由谏阻谢安,谢安不听,竟独自决定修宫。”

“宫室设计,都依照天象,合符北极星的方位,而役夫也没有什么怨恨。”

“同年,谢安兼任扬州刺史,朝廷允许谢安可带甲仗百人入殿。”

“当时,孝武帝开始亲政,升谢安为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谢安坚决辞让了骠骑将军之职。”

“当时天象失常,大旱连年,谢安上书主张复兴衰败灭亡的侯国和贵族世家,寻找晋初开国功臣的后代加以封赏。”

“再然后的故事,便是大家所熟知,也是刚才提到的淝水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