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最大的蛛网!最硬的蛛网!

“死得好!”

“鼓掌!”

“这可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啊!”

“这件事情值得放鞭炮!”

直播间的观众们纷纷欢呼。

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看得出来,他们对司马家的印象并不好,甚至到了厌恶的地步。

毕竟如果不是因为司马家,历史上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改变。

至少汉人的命运不会在那段时间如此凄凉。

江南同样也在心里问候了一番后,继续之前的话题,道:

“下一个要讲的是东晋特种兵。”

“这同样也是一个由流民组成的部队,不过相比起乞活军,似乎要更正规些,其名字就叫做北府军。”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其基地所在地京口历来是征北、镇北、北中郎将府所在地,简称北府,故而得名。”

“北府兵建立的背景还要从魏晋时期开始说起。”

“曹魏后期,大权落入司马氏集团手中。”

“公元265年,司马氏废魏帝自立,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公元316年,匈奴贵族刘聪攻陷长安,西晋灭亡。”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南北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在建康,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重建晋的统治,史称东晋。”

“公元265年,司马炎开始大封同姓王,一开始就封有二十七个王,大国五个,次国六个,小国十六个。”

“大国食邑两万户,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

“次国食邑万户,置上、下两军,兵三千人。”

“小国食邑五千户,置一军,兵一千五百人。”

“灭吴统一天下后,司马炎认为天下大定,应该“偃武修文”。”

“于是,下令撤各州郡地方武装,以加强中央集权。”

“与此同时,司马炎以宗室诸王出掌外军。”

“比如:秦王司马东都督关中,淮南王司马允都督江、扬二州,楚王司马璋都督荆州,等等。”

“这些改革措施,不但没能加强中央集权,反而使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宗族血缘关系没能阻止各诸侯王之间的争权夺利。”

“各王掌有重兵,没能起到维护中央集权的作用,反而成了中央集权的最大破坏者。”

“兼任都督的诸王,既是方面军的统帅,又是地方民政长官。”

“既有诸侯王的一套官属,又有以大将军身份开府后任用的一批幕僚。”

“由于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从而刺激了他们分裂割据和争夺全国统治权的胃口。”

“司马炎死后不久,就发生了八王之乱。”

“这次动乱历时十六年,先后有八个诸侯王参与。”

“八王之乱动摇了西晋的统治基础,导致了也西晋的灭亡。”

“西晋的兵役制度是世兵制,中外军全部兵员都来自军户。”

“凡为兵者皆入军籍,不与民户相同。”

“军户的社会地位较郡县民户为低,但尚未被社会贱视,许多士族名流还不耻于与世兵子弟交往,世兵子弟也照样可以当官为吏。”

“根据《晋书·王尼传》记载,世兵子弟王尼在护军府任军士,负责养马。”

“当时名士胡毋辅之、琅玡王澄、北地傅畅等人都愿和他交往,在一起“炙羊饮酒,醉饱而去。”

“正因为如此,世兵制在西晋时完全可以保证中外军的兵源。”

“而且世兵的战斗力也较强,从而使世兵制进入全盛时期。”

“西晋建立后,不设丞相,国家的政务由中书省和尚书台负责。”

“在军事方面,任命重臣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代表皇帝指挥全国军队。”

“日常军务方面,由尚书台的五兵曹负责。”

“除都督中外诸军事外,西晋还设有众多的将军。”

“比如: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抚军、辅国、四征、四镇、四安、四平等将军。”

“这些将军都是官阶,而非官职,并非一定统军。”

“真正统军的武官,一般都要加上都督诸军、监诸军、督诸军的职称和使持节、持节、假节的称号。”

“其中以使持节、都督诸军的权力最大,所属军队中的人事任免、奖惩、管理训练、作战指挥以及后勤供应等方面事务,均在其职权范围内。”

“持节、监诸军的权力次之,假节、督诸军又次之。”

“西晋的中军驻守京师,其中警卫宫廷和京城的部分称为宿卫军,驻屯在京郊,作为国家控制的机动部队的称牙门军。”

“宿卫军和牙门军统称为中军。”

“宿卫军主要由左右卫、骁骑、游击、领、护六军组成。”

“另外,还有左、右、前、后四军,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翊军六校尉。”

“此外,太子东宫的前、后、左、右、中五卫率也属宿卫军。”

“宿卫军兵力有五万,后来因为经过八王之乱,中军兵力受到削弱,所以最后在洛阳被刘渊全部歼灭。”

“西晋的外军是指屯驻在京城以外各地的驻防军,包括两部分。”

“一是各地都督府统领的军队,一是各封国所置的军队。”

“西晋建立过许多都督府,其中最重要的有关中都督、幽州都督、荆州都督、豫州都督、徐州都督、扬州都督、冀州都督、沔北都督。”

“都督一般都有将军或大将军官阶。”

“各都督府所统军队,数量很大,总兵力有三十万人左右,远远超过中军。”

“大的军府兵力有四五万人,小的军府也在万人以上。”

“各封国所属军队,也属外军。”

“由于西晋共分封了五百多个王、公、侯国,封国均可设军队。”

“若把所有封国军队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中外军制度到东晋开始走向混乱。”

“东晋的中军名称叫做依西晋。”

“还有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六军和五校尉,但兵力大为缩小。”

“与中军同驻建康的,还有扬州都督所属军队。”

“因此,东晋的中外军名号虽存,制度却非常混乱。”

“东晋的外军是由都督率领的中央直辖军。”

“各都督所领兵力多少不一,战斗力也强弱不等。”

“东晋的兵役制度仍以世兵制为主,但由于世兵社会地位日趋卑贱,世兵的战斗力逐渐下降,这一兵役制度从此趋向衰落。”

“东晋建立后,由于兵源缺乏,不得不采用调发奴隶、查征隐户、搜捕逃民和使用罪犯等手段增补军户。”

“这样一来,东晋军户的成份便大异于西晋的军户了。”

“加上当时门阀制度已经形成,封建等级和门第观念,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军户本身所受到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又比一般民户更重,生活极为困苦,实际上已接近于贱民阶层。”

“在这样的情况下,世兵因反对压迫而逃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战斗力也越来越弱,士气越来越低。”

“东晋政府只能转而依靠招募来补充军队。”

“比如:东晋初年,祖逖北伐,因兵力太少,只能自行招募。”

“招募兵与世兵不同,既非终身为兵,更非世代为兵,待遇也较好。”

“正因如此,由募兵组成的军队,士气较高,战斗力也较强。”

“总结起来很简单,因为种种原因,西晋的士兵靠世袭,东晋的靠招募。”

“而因为魏晋这段时期的社会太混乱,战争太频繁,从而导致流民太多太多,根本数不过来。”

“而当时京口是一个十分贫苦的地方,但是因为有长江这个天然的屏障存在,所以才会让那些无法生存的流民没办法进入京口之中。”

“且京口和北方在地理位置上是十分接近的,于是也有一些流民开始组成自己的武装部队,防止其他民族南下。”

“另外,在此之前秦朝已经统一了我国的北方,东晋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非常需要强悍的兵将来协助他镇压北方地区,但是一时之间却始终没有办法得到。”

“就这样,北府军应运而生。”

“其次,北府兵的建立与维护谢家的权力地位有很大关系。”

“东晋政治最大的特点莫过于门阀专政,谢家作为大的士族门阀,必然会试图扩大自己的权力。”

“这时候的谢安是当时朝廷中的权臣,于是便将自己的侄子谢玄举荐给东晋朝廷。”

“于是,谢玄便成为了当时的建武将军。”

“为了安顿大量的流民,谢玄从这些人之中选拔能人志士建成了特殊的军队。”

“之后,又根据当时京口的名称将这支队伍称为北府兵。”

“谢玄组建北府兵,不仅有利于提升谢家在东晋朝廷中的地位,并且使谢家掌握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江南一口气讲完了北府军的建立原因。

由于魏晋这段时期的社会成分太复杂,朝堂太混乱,因此,江南只能讲的仔细一些。

尤其是军事和募兵这一方面,从而方便直播间的观众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