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专属物种!马岛红鸭!

“抱歉!百人斩里并没有白起!”

“百人斩指的是在冲入战场,连杀百人,全身而退。”

“这百人中有的是千户长,有的是百户长,甚至有的是万户长,每一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白起虽然被称为人屠,但他是在战斗结束以后,屠灭成千上万士兵的。”

“真正的百人斩,不是小说里面的“万人敌”,也不是电视剧里面的“单骑救主”,就是普普通通的战场上真刀真枪地一次性格杀一百名以上的敌军。”

“古代的名将,大多是在中军指挥,亦或是与地方将军一对一单挑。”

“即使作为先锋,也有排头兵,很少有主将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的。”

“因此,百人斩大多出现在先登、陷阵中的几率比较高,而在三军统帅中的几率比较小。”

江南连连摇头,并做出解释,道:

“百人斩中的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将——项羽。”

“他不仅仅是百人斩,更是四人中唯一的千人斩。”

“项羽基本上是打遍秦末无敌手,就连同时期的猛将彭越、樊哙、周勃、灌婴,包括项羽自己的“四大将”龙且、英布、季布、钟离眛这些都被他远远地甩在身后。”

“羽之神勇,不必我多言。”

“第二位便是武悼天王——冉闵!”

“此人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内黄西北人。”

“父亲冉良,是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

“冉闵的父亲冉良在年幼时,曾被后赵石勒俘获,命石虎收为养子。”

“冉良生下冉闵后,自然也在军中效力。”

“长大后,冉闵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过人,足智多谋,先后担任过后赵的建节将军、北中郎将,封修成侯。”

“冉闵所处的时代为五胡乱华之时,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尸横遍野。”

“尤其是汉人百姓,在西晋政府的颓废下,几乎被杀光。”

“公元304年,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南下劫掠中原,除了抢劫了无数金银财货外,还掳走数万名汉人少女。”

“回师途中,他们一边大肆乱搞,一边将这些汉人少女宰杀烹食,用作军粮,美其名曰“两脚羊”。”

“对汉人最为残暴的,当属羯族。”

“其建立的后赵政权杀人最多。”

“后赵皇帝石勒在与晋军的战斗中,仅河内之战中就活埋降卒数万人。”

“在其征伐中,屠城略地上千里,杀人无算。”

“石勒的儿子石虎更为残暴,他与邺城北修华林苑,征发男女壮丁十六万,因暴雨而不停工,鞭打催工死伤一半。”

“修洛阳行宫,征发汉人四十万,随意杀害,造成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后赵军队在每次打胜过来,都会掠杀汉人百姓,并将人头斩杀做成“景观”,恐吓世人。”

“汉人的使者从长安进过洛阳到达邺城,一路之上城墙上、房屋上、大树上到处都是残肢碎肉,令人不寒而栗。”

“残酷的血腥屠杀和民族压迫,造成北方汉人数量从两千四百锐减至四百万。”

“自此,北方土地上赤地千里、无人耕种。”

“存活下来的汉人也是到处躲藏,无家可归。”

“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简单地说,中原汉人已经到了快要灭种的危险了!”

“冉闵对于胡人的暴行熟视无睹,但是仇恨的种子已在心中萌芽,只是等待机会的爆发。”

“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石虎病死后其子孙自相残杀争夺皇位。”

“冉闵支持石鉴,却被后者暗算。”

“公元350年,冉闵杀死后赵皇帝石鉴,同时杀灭石虎的三十八个子孙,尽灭石氏。”

“同年,冉闵自立为帝,国号大魏,年号永兴。”

“冉闵认识到胡人的残暴,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知道只有把汉人团结起来,才能使自己壮大,免于灭顶之灾。”

“于是,冉闵颁布了历史上著名的“杀胡令”。”

“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我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闵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此杀胡令分为三段。”

“第一段杀胡令是冉闵在邺城囚禁石鉴时所颁布。”

“内外六夷,敢称兵者斩之,就是说有敢拿武器的胡人一律斩杀。”

“此令一出,各地传檄,汉人士族积压了许多年的仇恨终于爆发,纷纷拿起武器驱赶胡人。”

“胡人闻风丧胆,争相逃跑。”

“于是?,冉闵颁布了第二道“杀胡令”: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

“此令?一出?,各地?胡人?纷纷?逃出城市??,汉人?纷纷?涌入城市?。”

“接着,?冉闵?颁布?第三道?杀胡令?:?内外赵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

“于是一天之内,数万胡人被杀。”

“冉闵亲自领兵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短短数日,死者达二十余万。”

“在?杀胡令?的?带动下?,各地?汉人?纷纷?拿起?武器?,斩杀?胡人?。”

“几百万羯族、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灭亡,近百万胡人士兵被斩杀。羯?、氐?、羌几乎?被?灭族?,其余?的人纷纷?外逃?,胡人?在中原?几乎?被?灭绝?。”

“公元352年,冉闵率军十战十捷击败前燕慕容恪。”

“却在最后的魏昌城被鲜卑十四万骑兵包围被俘,押送至蓟城。”

“北燕皇帝慕容儁质问冉闵:“你是人家的仆人的下人,怎么敢妄称天子?”!”

“冉闵笑道:“天下大乱,你们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我乃一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呢?”!”

“慕容儁大怒,鞭打冉闵三百下,并将其押解至遏陉山斩杀。”

“史料记载,冉闵被杀当天,遏陉山周围七里地草木枯死、蝗虫遍地。半年之内,天上一滴水也没有下过。”

“慕容儁大惊,派人携六牲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

“当日,天降大雪,没人双膝。”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冉闵确确实实是民族英雄。”

“如果没有他,我们汉人会死的更多。”

听完江南的讲述,直播间的观众们全都有些震惊。

因为这样的民族英雄,他们还真的未曾听过。

如果不是江南科普,他们恐怕一辈子也不会知道。

“下一个百人斩,知道的人应该也会很少。”

“他生活在五代时期。”

“众所周知,那个时期,用一个字形容的话就是“乱”。”

“用两个字形容的话是“很乱”。”

“虽然乱世是英雄的温床,但芸芸众生在乱世中却倍受煎熬。”

“因为那些所谓英雄不是他们想要的英雄,他们既不开疆拓土,也不保国卫民,只是一味争权夺利、屠啖生灵。”

“但是,有一位英雄却让人们暂时脱离了乱世的荼毒,仿佛置身桃花源中,这样的英雄才是百姓渴盼的真英雄,是迥乎蔡宗权、李罕之辈的真豪杰,他就是擅长用枪的一代忠烈夏鲁奇。”

“夏鲁奇,一个今人听起来非常陌生的名字,在五代乱世里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他生于公元882年,也就是朱三叛变,黄巢渐成明日黄花的那一年。”

“当时,一个乱世枭雄既将谢幕,另一个窃国大盗隆重登场的苦情大戏正在上演。”

“夏鲁奇呱呱坠地就赶上了这样的日子,只能奋力一搏了。”

“夏鲁奇,字邦杰,曾用名李绍奇,青州人,与人死留名、豹死留皮的王彦章和宽仁得众的葛从周,同为山东老乡。”

“虽然史书语焉不详,并未述及他的成长史。”

“但生长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自会熏陶出他“仁民爱物”的仁政思想,这对他未来治事至关重要,使他脱离了一勇之夫的低级趣味,最终成长为一位遗惠深远、军政双优的真英雄。”

“那时候的青州一带,一直是后梁的势力范围。”

“夏鲁奇最初加入的也是后梁的军队。”

“这点与王彦章一般无二。”

“不过,他虽然在后梁军中闯出了些小名头,似乎还与王铁枪有过交集,但却因为人正派,与主将发生了冲突,在梁军中难以立足,于是选择用脚投票,一走了之,加入了李存勖的阵营。”

“因为夏鲁奇作战勇敢,在唐庄宗李存勖军中以骁勇著称,很快让李存勖相中,成了护卫指挥使,负责李存勖的安全保卫工作。”

“别人也许会说,这个工作好,在领导身边当差,离天尺五,大有前途。”

“可是,要知道李存勖可不是个听话的主。”

“他喜欢的是孤胆英雄似的冲阵,给他当保镳,危险系数大。”

“不仅要时刻提防主子的头脑发热,还要舍身挡住敌人的明枪暗箭。”

“总结起来一个字,难!”

“夏鲁奇短暂而传奇的一生,有三次扬名立万的大战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