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老家出事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不然也不会抱着东西过来找宋巧,不就是怕不识字的自己被刷下去吗?

宋巧也表示首要条件就是会识字,现在有扫盲班,边上班边学习也是社会常态。

最后让大家松口气就是,宋巧表明会有两个困难家庭的名额,从家属院和渔村中各选一个。

不过这个就没有固定的保准,因为宋巧说这个会是妇联和指挥部开会决定。

她这边刚宣讲完,大门口等待的渔村妇女也知道七七八八。

一个个议论村里谁家困难。

“李念娇不是就是?几月家里也吃不上一顿肉的。”

“她?要说条件她附和,可前些日子她还污蔑宋干事呢。”

宋巧看到渔村拟出的名单的时候,第一个就划掉李念娇。

她不是圣母,除了两人平时不对付,大哥有回说漏嘴,自己生产的时候,李念娇好像还给自己使过绊子。

最终选了一个带五个孩子,可家里只有一个男人是劳动力的妇女。

名单公布后,老乡一家四处借了一篮子鸡蛋上门感谢宋巧。

原先家里条件还不错,可自从公公和小叔子出海遇难死了,家里的重担都落在自家男人身上,除了自己和三个孩子,家里还有一个年迈的婆婆和被弟媳抛下两个孩子。

宋巧看着大人沧桑的脸庞和孩子充满苦难却稚嫩的脸庞,顿时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

她没要鸡蛋,反而多给了几个,看样子孩子们也是几月没吃过荤腥。

赵主任在自家的厨房里看得真切,回头跟自己的好友,营地里政治部副主任讨论起宋巧。

“这个姑娘是个人才,也是东山岛的福气。”

副主任拿着报纸抖落一下,缓缓开口:“人家估计呆不久了。”

“你知道什么?”赵主任猜应该是跟苏钟军有关。

好友杨副主任放下报纸,让赵主任坐下,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眶,接着说:“刘师长看中苏钟军,我想肯定表示过副师长之位,可听说上头要空降一位。”

东山岛的副师长已经病休在家多年,旁人都猜测等他病退就是苏钟军上,现在听到这消息,赵主任不免吃惊。

忍不住又问一遍:“真的?”

杨副主任不敢打包票,可既然就传言那就是有一杆子的事。

“听说苏钟军的也会走,可具体去哪儿,还没消息。”

升不到副师长,既然要重新谋出路。

一个级别呆久了,时间一到还升不上去就只能复员回老家。

像苏钟军这种人才,复原太可惜了,一般是去艰苦地儿当几年参谋长锻炼几年,再升上去或者就是降一级去基地或者机关坐办公室。

世事无常。

两人聊完苏钟军的事都沉默下来。

赵主任忍不住看向厨房的方向,要是宋巧跟着苏钟军走了,这东山岛的妇联可咋办,她可是好不容易找到接班人。

这命令还在蓄力中,苏钟军这边就接到红星镇的电报,说是小弟和别人打架,失手伤了别人的眼睛。

丢了砖厂的会计工作就算了,没准还会进劳改班被教育几年。

这封电报是苏父拟的,希望苏钟军能回来一趟,至少别让小弟去劳改。

自己只有这一个弟弟,苏钟军连夜就给刘师长请了假,宋巧瞧出他看似冷静,其实整个人六神无主,担忧他回去出乱子。

“我跟你一块回去吧,嫂子之前也想回去看望她的父母。”

有妻子陪着自己,苏钟军慌张的心宁静几分。

“你能请到假吗?”

人防小组虽然成立了,可宋巧还得每日过去教他们人防防护规则,也算是半个扫盲班了。

“家里出这么大的事,我就是没假也要请假。”

第二天她就带着假条去找了赵主任,赵主任一听二话没说就给宋巧批了五天的假期,不算路上来回的。

孩子他们都带着,家里就留宋建国照看。

临上船的时候,宋建国不舍絮叨许久,也怕妻子回去受欺负。

“大哥,现在钟军心里压着火呢,瞧着脸黑的,旁人不敢轻易惹他。”

氛围有些沉重,宋巧故意讲些俏皮话。

面对的妻子的打趣,苏钟军无奈笑了笑。

孩子们不清楚大人们为啥突然要回老家,但是路上的公交车、火车甚至是人力三轮车都让人十分好奇。

一路上三个孩子都很活跃,各自拉着妈妈的手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一开始宋巧还有耐心给孩子们解释,可上了火车后,见苏钟军一脸凝重,沉默不语的模样,宋巧哄着孩子们喝过奶粉后就赶紧睡觉。

“爸爸,喝奶风。”

苏珠舔了舔嘴边的奶粉泡沫,虽然舍不得,可见爸爸眉头一直拧着,还是把奶瓶递到苏钟军手里。

苏珍和苏珠念不清奶粉两字,怎么教也学不会,之前还说不出奶字,急得宋巧以为两孩子的语言系统有问题。

有一天哥哥宋靖说了奶粉两字,两个孩子就跟开窍似的,抓着宋巧手膀子就要是学会念‘奶粉’。

没想到说话漏风,把粉说成风。

妹妹要哄爸爸,姐姐也不甘示弱。

两个孩子都递上自己的奶瓶,对面的哥哥平静地喝完奶粉,打个一个饱嗝,捏着妈妈的虎口乖巧睡过去。

宋靖就是一副天塌下来都不怕的样子。

看着两个圆溜溜的孩子,苏钟军的心一下就软和下来,他抱起两个孩子,一人靠着爸爸是肩膀昏昏欲睡。

孩子睡着后,这片忽然就安静下来。

车上人杂,宋巧不好问苏钟军心中的打算。

她抿嘴努力挤出笑容看向苏钟军,表示自己在他身边。

住了两夜的火车,孩子们都有些乏了,特别是大姐苏珍,扭着宋巧非要下车,多少大白兔糖都哄不住。

周围人看向自己,宋巧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