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袁术弃豫州刘辩巧撤兵

袁胤、袁嗣两人退出了袁术幕府,便走到了无人之处。

袁胤看向袁嗣道,“原本还不确定你所谋之事。”

“如今水军葬送,方知你以与京中有联系。”

“我且问你,可保汝南袁氏之言是虚是实?”

面对袁胤的疑问,袁嗣叹了口气,他选择与这位多年的同族好友敞开心扉。

袁胤听罢他所言,微微点头道。“其实你我都知道,袁绍覆灭之日,若是张鲁未能起事成功,下一个便是我豫州之地了。”

“这几年朝廷一改前朝制度,连战连捷,又兼民心所向,我也曾不止一次的劝说主公。”

“但主公终是听不进去的。”

“如今看来,你能如此选择倒也不差。”

袁胤点了点头认可了袁嗣的计划。

“谁说不是呢?”

“你未曾入京,确实不知,我一如京中,便见了各种臣公。”

“更是私下打点了些吏员,有幸看了看京中禁卫之军。”

“若是我等真的等待天子来亲征,只怕届时我汝南的袁氏一族便要彻底消亡了。”

袁嗣摇着头说道。

“如今我既然已经知道你的计划了,自然要助你一助。”

“我虽然向主公谏言了放弃豫州回兵一事,却也并非为了与朝廷久持。”

“你只需书信一封,将此事告知朝廷,朝廷那边自由决策应对无虞。”

袁胤看了看左右,说罢此言,便示意袁嗣就此别过。

袁嗣望着袁胤的背影,此刻的他除了相信袁胤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余的选择了。

想到此处,他当即回府,将袁术要舍弃豫州回兵之事写成了书信,遣送家奴送往周瑜军中。

与此同时,袁胤也在家中吩咐好了此事,前传令官于陆路连夜动身,将消息传递道平舆。

然而,袁嗣想不到,袁胤更想不到的是,许褚与赵云已经在寿春附近灯下黑了多时。

次日清晨,那传令兵刚到下蔡近郊,正欲往林中抄近路时,便被赵云安排的巡逻队逮个正着。

两人截获了书信,想也不想,立刻在与甘宁水军安排的会面地点,射出了响箭。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正当周瑜拿着袁嗣送来的书信,想要去找甘宁议论一番时,甘宁同样拿着截获的书信,来寻周瑜。

两人将书信一换,各自读罢,皆是满脸的笑意。

“既是如此,可见袁嗣不仅已经心向朝廷,还拉拢了其余人。”

“如今就看这信是送还是不送了。”

甘宁看向周瑜说道。

“将军,我看这样,截获的信暂时扣留,我在书信一封表明实情,连同袁嗣之信一起发往京中如何?”

“这般做法好是好,只怕拖延太久,袁术那边会起疑心啊。”

“将军,如此正好啊,若是袁嗣拉拢了其余之人弃暗投明,刚好以此事试探一番。”

“你的意思是?”

甘宁眉头一挑问道。

周瑜微微一笑,将想法附耳告知了甘宁。

甘宁闻言,拍了拍他的肩头道,“好,就依公瑾之言罢。”

三日后,勤政殿内,周瑜同袁嗣的书信一起出现在了刘辩的桌案之上。

“陛下,既然如此,我等不如将计就计,撤回兖州之兵,先行将分兵的事情做了,也好减缓国库的压力啊。”

郭嘉拱手道。

“但若是让袁术在平舆的人马回到寿春,那届时防卫寿春与合肥之兵,便要不下十万了。”

“朕可不想让袁术的家底,全部消耗在防卫之上。”

刘辩认真地说道。

他对于袁术的家底,可是十分动心的,有了这一笔钱粮,起码能缓解朝廷大半年的入不敷出。

荀彧见状开口道,“陛下,可别忘了许褚将军与赵云将军都在下蔡隐匿。”

“这平舆兵马何时会到寿春,他们是第一个知晓的。”

“若是我们将信息同步给甘宁、孙策,定能在袁术调遣兵马之前攻下合肥。”

“届时陛下以兵围寿春不攻,定然能激袁术再提议和之事。”

“届时议和,陛下只管狮子大开口便是,先咬他一口。”

荀彧说道此处,郭嘉立刻接上。

“届时袁术未免家底消耗过大,定然会对孙策用兵,只要他兵出寿春,陛下可立即遣拿下了豫州的刘表从陆路发兵。”

“而甘将军从安丰塘发兵,围剿袁术。”

“如此一来一回,袁术的大半家底,还是落在陛下手中的。”

郭嘉说罢,刘辩略作思索。

不得不说,要说温润如玉,没人比得上荀令君,但要说坏,荀令君也是不遑多让的。

只要是了为了国库民生,他还是很愿意想出这种较为奸诈的计策的。

“好,既然奉孝与文若都如此说了,便按此计传旨吧。”

待到刘辩的命令回到甘宁之处,一来一回也不过用了六日。

却也算是合情合理的时间。

他们立刻安排许褚放了那传令之人,未免其走漏消息,许褚还特地送了一块金饼给他。

那传令官虽然被扣留了六日,却也是受到了好吃好喝的招待的。

此刻又得了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金饼,自然愿意给汉军卖命。

他立刻带上原本的书信,一头扎入了前往平舆的路上。

待着传令官回到了寿春时,时间又过了八日。

这一来一回用了半月之久,饶是傻子也会起疑的。

但袁术一问,袁胤却是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主公,此刻平舆被围,送信能到已是不易,就不必苛责了。”

袁术听闻此言,也只得罢了。

而孙策那里,自动知道了安丰塘水军被灭,便在这半月时间内做好了进攻合肥的准备。

此刻算上吴郡送来的新兵,孙策麾下满打满算有两万五千人马。

而那驻守合肥的纪灵却有三万人之多。

加之合肥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城高池深,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这才让孙策不得以只得请求自己的同窗兄弟周瑜,于水上发一支奇兵,来合肥相助。

要说从安丰塘去到合肥也是不远。

但由于其中水道狭窄,所以以往去到合肥的水路援军也多以送兵员为主,倒是从未有过在水上攻击协助陆军的先例。

甘宁与周瑜收到了孙策的求援信,也是有些许为难的。

但经过两人的讨论后,最终还是决定由周瑜带领一万水军相机而动。前往协助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