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人多,一张大圆桌早就坐不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换成了几张方桌凑成的长大桌,一家人围着长桌团团坐下。
各家的小孩子归各家管,吃饭可以说话,但不能闹。
没有徐玉瑾想象中的吵吵闹闹,大宝、二宝、三宝、四宝、五宝都很乖,即使是最小的五宝,人家也是乖巧地坐在朱二的怀里,等着他爹一口一口的喂。
至于三宝、四宝,已经能够自己独立吃饭了。
徐玉瑾诧异地看了三宝、四宝好几眼,不怪她惊讶,实在是她哥的那几个孩子,比三宝、四宝还长两岁,但还不会自己吃饭,是奶娘喂的。
徐玉瑾:“……”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儿,叶瑜然便带着朱三夫妻二人去隔壁院子认门去了。
要不是今天也是朱三壮、朱四虎成亲的日子,叶瑜然都想早点带人过去。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他们到的时候,那边也已经敬完了婆婆茶,吃完了早餐,就等着叶瑜然等人上门。
叶瑜然向徐玉瑾介绍了朱老爷子、朱老婆子,以及隔壁房的两位叔叔、婶婶。
跟这边两个新娶进门的媳妇一比,千金小姐出身的徐玉瑾自然更加年轻漂亮,就跟从画里走出来似的,让一帮没怎么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根本不敢亲近,只能一个劲地说:“好好好
,果然不愧是千金大小姐,看着就不一样。”
“大嫂,还是你有福气,你这儿媳妇娶得漂亮。不像我家的,一比都成抹布了。”
“老三家,以后跟你媳妇好好过日子,别犯糊涂。”
……
一个插一句嘴,一人交待一句,就能够说上好半天。
至于新进门的两个媳妇,突然被人这么“比”下去,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就没有人知道了。
大概,有些不好受吧。
可有什么办法呢?
谁让你不会投胎,人家是千金大小姐,你却只是一个乡下丫头,比不上也正常。
这不,朱四虎娶进门的那个媳妇,眼睁睁地看着婆婆跟三伯母捧着一个外人猛夸,还得上赶着帮忙伺候,那心里能舒服才怪了。
被朱四婶支使着去烧点热水来,她就给念叨上了:“什么嘛,还以为嫁进朱家享清福了,想不到过门第一天就得干活……”
因为同样是李家村出来的,叶瑜然那里已经有了一个姓李的儿媳妇,所以她被人称之为“小李氏”。
朱四婶会选择她,除了朱四虎自己相中的,另一个也是因为她是李家村的。
觉得吧,同样是李家村出来的,叶瑜然那里的李氏就挺不错的,她挑的这个“小李氏”想来也不会太差吧?
只可惜,朱四婶的运气似乎不
太好,一锅热水还没烧热,她已经将屋里的人骂了一圈。
刘雁过来拿东西时,正好听到。
刘雁有点尴尬,因为她跟小李氏是一起进门的,只不过人家嫁的是朱四虎,她嫁的是朱三壮。她与小李氏,今天还是头一回见面,连话都还没说上几句,算不上熟悉。
正抱怨着不满的小李氏,猛然一看是她进来了,顿时有些哑巴。
不只刘雁尴尬,小李氏也尴尬。
只不过跟刘雁的“尴尬”不同,小李氏的“尴尬”在于——她怕刘雁告状。
“三……三嫂……”小李的声音几乎抖了一下,有些不自在地转移着话题,“你咋来了?三婶不是让你在屋里伺候吗?把碗给我吧,我收拾……”
从灶前站起来,十分勤快地抢过了刘雁手里的碗,就要忙活起来。
她想,她都给刘雁帮忙了,只要刘雁要点脸,应该不好意思才嫁进门,就告她的状吧?
“不用,我自己来,娘还有活交给我。”
刘雁怎么可能让小李氏一个人忙活,也在旁边帮起忙来。
“没事,反正我也要烧水,帮你点忙也没什么。”
……
就这样,不熟的两个人不尴不尬地处着,互相磨合着,也不知道未来能不能和平共处。
妯娌这关系,怎么说呢?
有的时候跟性格有
关,有的时候跟经历有关,某一个拐角处的选择不同,未来的结局也就跟着变得不一样了。
没到最后,谁也不能肯定。
现在,大家都是刚进门,都处于互不了解的阶段,试探与磨合,必不可少。
不过跟注定了要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刘雁、小李氏不同,叶瑜然这边,朱家的几个儿媳妇都知道,新嫁进门的徐玉瑾在朱家村呆不长,过几天就会跟朱三去普寿城了。
所以,对于柳氏、刘氏、李氏、林氏来说,徐玉瑾既是妯娌,同样也是“客人”。
她们对着徐玉瑾,也就变得“客气”起来。
大房本来就被分出来了,现在又“借”钱盖了新房子,更是分到了一边,柳氏没事也不会过来讨人嫌,也就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忙活。
大宝、二宝请了一天假参加朱三的婚礼,第二天就被他们爹送到了先生那儿,继续读书。
刘氏、李氏、林氏也对自己的新院子新鲜着,除了吃早饭和必要的事情,也都各忙各的,没有一窝锋的往徐玉瑾面前凑。
如果说谁要凑得多一点,大概就是叶瑜然吧。
其实叶瑜然也很无奈,因为不是她想往徐玉瑾跟前凑,实在是徐玉瑾刚进门,人家人生地不熟的,不在自己院子里呆着,那就只能过来陪她这个新鲜出炉的“
婆婆”。
还好,徐玉瑾是读过书的,不管是说起话来,还是为人处事,跟叶瑜然其他几个儿媳妇完全不同。
叶瑜然也是第一次体会到,有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儿媳妇是一种什么体验。
她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只能跟刘氏、李氏、林氏说点“下里巴人”的话;反而能跟徐玉瑾聊聊“阳春白雪”,说说诗经,说说游记。
上辈子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大学毕业;这辈子也借着朱七、大宝、二宝的名看过不少书,这一说起书来,叶瑜然能说的可就多了。
经过那么多年的书本滋养,叶瑜然自己没感觉,想跟徐玉瑾聊什么就聊什么,不用担心这个儿媳妇听不懂,接不上。
只是她忘了一点,在徐玉瑾的眼里,她还只是一个“乡下婆子”。
所以,当叶瑜然像一位“读过万卷书的老人”一样,跟徐玉瑾谈天说地,溯古论今,徐玉瑾震惊了: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跟婆婆聊什么?
等等,不是说我婆婆是乡下婆子吗,为什么她读过那么多书,能够讲出那么多大道理?
关键是,人家视角新奇,论据充分,逻辑道理十足,还狠狠地压了徐玉瑾一个头。
搞得徐玉瑾都佩服不已,不得不跟朱三说道:“三郎,娘好厉害,她居然懂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