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纬武经文

腾骧卫皆是洪武大帝从开国打天下的将士之中,优中选优,拔擢组成的天子禁卫。

而这三十名更是腾骧卫之中的神射手。

领头的红盔将军在皇帝的示意之下,大手一挥。

所有腾骧卫皆是摘弓搭箭,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人!

看到那些文官不禁凛然,而那些武将则是洋洋得意!

红盔将军一声令下,只听弓弦呼啸,箭矢如蝗,嗖嗖地扎入箭靶之中。

三轮箭矢过后,这些腾骧卫士卒凛然收弓,朝着皇帝郑重行礼。

红盔将军高声道:“启禀陛下,腾骧卫三十人,三轮皆是命中两百步远靶心,无一脱靶!”

“好!”朱元璋朗声而笑。

朱元璋转过头来,对着文武百官道:“这些都是军中精锐,能开二石弓,两百步内百发百中!乃神射手也!”

大明军中,弓以七斗、九斗、一石为三等,马射九斗、八斗为二等。

至于连七斗都开不了的,那还是当马前卒好了!

而这些能开二石弓的,都是万中无一的神射手!

定远侯王弼笑道:“陛下有这些健足,便是北元有控弦之士十万,我大明又有何惧!”

朱元璋摇摇头:“北元有控弦之士十万,我大明想要培养一个弓手却是需要两年!花费大量财力物力!”

“但如今,我们有了燧发枪!”

朱元璋拍了拍手,立即又有三十士卒站了出来,他们扛着一米长的细长杆子,在场的众人,除了朱元璋与朱标,百官纷纷面面相觑,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分为两列。

将燧发枪竖在地上,咬开弹药,在火药池中撒了一些火药。

又将火药和弹丸一起倒入燧发枪的枪管中,接着使用枪管下挂着的通条,将火药和弹丸压实。

直接将枪端起,也不瞄准,直接扣动扳机就射。

燧石击打火镰。

“砰砰砰!!”

一排硝烟升腾而起。

前排士兵射完一发,立即退后,后排士兵补充而上,他们也是端枪便射。

两排士兵交替射击。

“砰砰砰!!”

随着密集的枪声,青烟飘荡,火药味传便广场。

五轮过后,两排士兵收枪而立。

定远侯王弼道:“陛下,臣可否近前看看。”

朱元璋对于王弼的捧哏十分满意,点点头:“去吧。”

王弼先是在肃立的士兵面前转过,他的目光转过那些燧发枪。

这东西与粗苯的火铳不同,后面有木柄,前面的铁管也细长了许多,还有一些金属构件,看过去十分复杂。

王弼又来到箭靶前,一看之下不禁咂舌。

许多箭靶直接被打烂了,完全看不出原本面目。

朱元璋笑道:“王弼,朕的神机营与燧发枪如何?”

王弼道:“陛下,这燧发枪射速远胜于火铳,但与弓箭却是更有千秋。”

朱元璋也不生气:“你且说说看。”

而百官也是看着他。

“弓手的箭矢可穿透箭靶,而燧发枪可打烂箭靶,在杀伤力上分高下。”王弼道。

“但弓手可射两百步,而燧发枪的射程不过一百二十步,若是对抗北元骑兵,只能放出两枪,就要与骑兵肉搏,这是劣势。”

“微臣以为,或可以组建一营枪兵,以为策应。”

“战场之上,还是弓箭手抛射更具有杀伤性。”

朱元璋微微颔首:“你说得不错,但你不知道的是,神机营这些士卒只是稍经训练的新兵,而那些腾骧卫士却是百战老卒,更是万中无一的神射手。”

朱元璋问道:“朕问你,北元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王弼不假思索地答道:“自然是他们的骑兵。”

“鞑靼人自小在马背上长大,个个弓马娴熟,骑射之术,大明士卒不可比也!”

“而我大明训练一支可战的骑兵却是需要几年的时间。”

“你说的不错!”朱元璋深以为然。

“鞑子自小便要为了牧场,为了牛羊与其他部落厮杀,他们成年便是合格的战士。”

“而我大明士兵需要训练才能成为可战之兵!”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即便是普通士兵,扛起火枪训练两个月,那也能轻易杀死一名鞑子骑兵。”

“这就等于鞑子自小训练的弓马骑射在火枪面前再也没有任何作用!”

“以我大明万民之优势,何愁不能犁其庭扫其穴,让漠北再无威胁!”

王弼以及那些武将顿时凛然,在大规模战争之中,火枪准头不足的弱点将会无限量缩小。

而强弓虽然射程远,准头足。

但拉开强弓是需要耗费极大气力的,即便是神箭手,两石弓也只能连开六七次,便是无力再射了。

而燧发枪只要有弹药便是能够持续地杀伤敌人,这又是另外一个优势!

朱元璋又是一声令下,将士们又推上来一窝蜂、群鹰逐兔箭、七星箭等火器,一一演示。

这些武器比起火铳各有优势,五花八门。

广场上硝烟阵阵,烟尘滚滚,厉啸不断,看的那些武将眼放精光。

他们都有种感觉,时代要变了!

武将齐齐拜下:“恭贺陛下又添利器,以此火器,定立万世之功!”

那些文臣虽然不满于武将势大,但此时大势所趋,也没有哪个白痴会跳出来找不痛快,也是齐齐拜下。

“陛下纬武经文,功胜汤武!”

“陛下万年!”

“大明万年!”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那些文臣,心情十分舒畅。

但他深谙大棒加萝卜的道理,打了一棒,就要钓一个萝卜,让他们吃点甜头。

“朕也明白,文武并用,方为大明盛世。”

“如今西山研究出新式印刷机,朕欲要在浙江、河南、四川三地建官办印刷工坊,如此一来,今后书籍的价格定能大量降低,我大明也能有更多百姓可以读书识字,习圣贤文章。”

文武群臣又是齐齐拜下:“陛下英明!”

朱元璋宣布散朝,他与太子回到御书房。

“若是这燧发枪能再早些研制成功,那便可以让老四他们带上了。”朱元璋叹道。

“父皇不用担心。”朱标说道。

“如今刚开始生产燧发枪,日产量还不多,等过段时间工艺成熟了,那产量便能提高起来。”

“那时候,应该信国公正要进发扶桑,正好能装备上一批士兵。”

朱元璋微微颔首:“那就好!”

“李存义勾结胡惟庸之事,那是证据确凿。”朱标道。

“如今咱放过了李存义,李百室竟然不知感激!”

“此外,看来他还是不服啊!”

朱标沉默片刻道:“父皇,或是韩国公老糊涂了,不如我亲自登门拜访一番。”

“哼!他确实糊涂了!”朱元璋冷哼一声。